首页 >
席夫碱
✍ dations ◷ 2025-07-18 23:11:50 #席夫碱
希夫碱(英语:Schiff base),或译为席夫碱、施夫碱、偶氮甲碱(Azomethine),是一类在氮原子上连有烷基或芳基的较稳定的亚胺,名字来源于化学家雨果·希夫。它的通式为R1R2C=N-R3,R3为芳基或烷基,不能是氢。芳香的希夫碱通常由芳香胺先与羰基化合物(醛、酮)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生成类似半缩醛的半胺醛,然后发生失水反应生成亚胺得到。以下是一个典型的希夫碱制取反应:希夫碱的生成也是酶与底物结合的常见形式,例如,醛缩酶与1,6-二磷酸果糖结合,生成3-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
相关
- 纲纲(英语:class,拉丁语:classis,复数:classes)是生物分类法中的一个分类级别,以及该级别中的分类法的分类单元。其他众所周知的级别按照大小降序排列是生物、域、界、门、科、属和物
- 季风季风(又称季候风)是周期性的风,随着季节变化,并且盛行风向(40%以上风频)季节切变达120度以上(按照传统定义,非全球性季风定义)。主要发生在季风亚洲(东亚、东南亚、南亚地区)、西非几内
- 科摩多巨蜥科摩多巨蜥(学名:Varanus komodoensis)又译科莫多巨蜥,俗称科摩多龙,属于巨蜥科巨蜥属,是现存世上体型最大的蜥蜴,仅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四个岛屿。科摩多巨蜥是现今体型最大的蜥蜴,
- 后缀后缀(英语:suffix),又称字尾或词尾,在词汇学的定义中表示一种后置于其他词素后的词缀。以英语为例:establish(动词)+ -ment(后缀)→establishment(名词):借由后缀-ment的使用,使原本的动词
- 对照实验对照实验(英语:control experiment)是在实验中设置比较对象(对照组)的一种科学方法,目的是为了与进行实验的对象(实验组)进行对照,减少实验中不确定的变数带来的影响,以之来显示出实验
- 雕齿兽雕齿兽(学名:Glyptodon)是一属生存于更新世的大型及有装甲的哺乳动物。雕齿兽外型及体重有点像金龟车,但较为扁平。雕齿兽估计是草食性的,以草及其他近河流的植物为食物。它有可
- 分子轨道理论分子轨道理论(英语:Molecular orbital theory),简称MO理论,是处理双原子分子及多原子分子结构的一种有效的近似方法,是化学键理论的重要内容。它与价键理论不同,后者着重于用原子轨
- 奥托·布伦费尔斯奥托·布伦费尔斯(德语:Otto Brunfels,1488年-1534年),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德国的神学家、植物学家。他著有一本重要的草本植物志《活植物图谱》。该书出版于1530年至1536年,同时还附
- 兰氏结兰氏结(英语:Nodes of Ranvier)又名郎氏结,郎飞氏结。是神经元的一部分,以首位描述该结构的法国科学家兰维尔(Louis-Antoine Ranvier)为名。神经元的髓鞘包覆着轴突,兰氏结是神经元
- 郭景坤郭景坤(1933年11月21日-),中国材料科学家。生于上海,籍贯广东新会。195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曾任该所所长、国家高性能陶瓷和超微结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