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3夜视狙击镜

✍ dations ◷ 2025-07-15 10:17:05 #枪械瞄准,美国夜视仪

M3夜视狙击镜(英语:M3 Sniperscope)是一款在朝鲜战争时期获美军采用的主动式夜视瞄准镜,为第0代夜视镜,设计用于装设于M3卡宾枪(为M2卡宾枪的可装上红外夜视仪型T3的制式型号)以上,并且在光线条件较差劣的环境(例如夜间)以下使用,探索距离可达150-250米。

二战时期,美国在纳粹德国研制了Zielgerät 1229“吸血鬼”(英语:Zielgerät 1229)的同时间,研制了其红外夜视仪,也就是T-120夜视狙击镜。该红外夜视仪获美军正方采用,命名为M1夜视狙击镜,并且少量发配到美国陆军当中服役。二战结束前后,美国对M1夜视狙击镜作出改进,成果为M2和M3夜视狙击镜,后者参与朝鲜战争,并且装在M3卡宾枪以上,用作协助狙击手寻找目标的夜间近战用途狙击步枪。它们主要被夜间哨兵用于韩国静态防御阵地,以找出企图藉黑暗渗透的敌方。M3的用户不仅能以该卡宾枪击毙个别目标,而且会使用曳光弹标识本队以提高机枪手对敌军所在地的火力集中度。直到被淘汰以前,总共生产了约20,000套,而它们都成为了向民间出售的剩余物资。

与所有主动式红外夜视仪一样,M3夜视狙击镜的设计是由巨大而笨重、高功率的红外线探照灯和红外变像管所组成。先借由红外灯照亮所照射区域,然后以主要由银、铯和氧制成的S-1光电阴极所构成的单级图像增强器(或转换器)管,并利用电子加速的静电反转带来的增幅,为第0+代增强管提供非常清晰清晰的图像。M3夜视狙击镜借由T3镜架装设在M3卡宾枪以上,装上时需要拆卸M3卡宾枪的照门。

M3夜视狙击镜为美军M1等红外夜视仪的改进型,在耐用性和有效射程上有了很大的提高。M3瞄准镜的有效射程从前型的约为70码(64米)、100码(91米)延长至125码(114米)。红外线探照灯的位置从护木以下用以操作控制开关的前握把改为狙击镜顶部,使得用户能够卧姿使用。相应的,M3卡宾枪在枪口上配有T23喇叭形高效消焰器,以减少射击时对夜视狙击镜造成的影响。该消焰器最初是为M1伽兰德步枪而研制,其后该消焰器重新命名为M3消焰器。

从M1到M3都无改变的缺点除了受限于当时的技术因素,不但要在卡宾枪以上安装硕大的红外线探照灯,还要将背在身上的大型电池组用作夜视仪(狙击镜与红外线探照灯)的供电设备,因此整具夜视狙击镜对人而言相当庞大。而且其原理本身也是缺点,即使红外线为肉眼所不可见,但是假如敌军亦配备红外探测装置,亦可借由找出用户的位置。针对后者,因而产生了一种战术,让其他单位安装红外大灯,而主攻单位躲起来用接收端暗中观察,以保护主要的坦克和射手。

由于以上缺点,加上采用第一代S-20多碱光阴极(英语:Photocathode)微光管和光纤面板组成的微光像增强器所制成的AN/PVS-2 4倍倍率微光夜视瞄准镜的服役,M3夜视狙击镜就此被取代。

相关

  • 花生花生过敏(Peanut allergy)是对花生的食物过敏,和树坚果过敏不同。身体的过敏症状包括痒、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皮肤炎、流鼻涕、哮喘、腹痛、低血压、腹泻,也可能会心搏停止。可
  • 力士力士是从事相扑运动的人,狭义来说是指有所属的相扑部屋、并取得四股名、得以参加大相扑的人士。现在的外国力士多数来自蒙古,最重的相扑力士是出身夏威夷的萨摩亚人小锦八十吉
  • 低地国低地国家(荷兰语:de Nederlanden,法语:les Pays-Bas),又译低地诸国(英语:Low Countries),是对欧洲西北沿海地区的称呼,广义包括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以及法国北部与德国西部;狭义上则仅
  • 皮科里韦拉皮科里韦拉(英文:Pico Rivera),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县下属的一座城市。建市于1958年1月29日,面积 大约为8.3平方英里 (21.5平方公里)。根据2010年美国人口普查,该市有人口62,
  • 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加泰罗尼亚理工大学(加泰罗尼亚语:Universitat Politècnica de Catalunya),是位于加泰罗尼亚巴塞罗那的一所著名的公立大学,同时也是一所欧洲顶尖理工科院校。加泰罗尼亚理工大
  • 安德烈·亚历山德雷斯库安德烈·亚历山德雷斯库(英语:Andrei Alexandrescu,1969年-),罗马尼亚裔美国人,C++和D语言专家。从D语言2.0版本之后,他加入D语言核心开发团队,是继沃尔特·布莱特之后的最主要设计师
  • 加藤宽治筑波号、伊吹号 加藤宽治(加藤 寛治 かとう ひろはる,其名也可以按有职读(日语:有職読み)为かんじ),日本帝国海军军人,历经明治、大正、昭和三朝,最终军阶为海军大将。越前福井出身,为
  • 阿列克谢·伊万诺维奇·列别德阿列克谢·伊万诺维奇·列别德(俄语:Алексей Иванович Лебедь,1955年4月14日-2019年4月27日),苏联及俄罗斯政治人物。军人出身。俄罗斯联邦哈卡斯共和国行政
  • 樊一蘅樊一蘅(1574年-1651年),字君带,又字春石,明末官员,多次对农民军作战,南明时总督川、陕军务,意图收复被大西政权占据的川蜀地区,但至死未能实现。樊一蘅是宜宾人。父樊垣是常德府知府。
  • 顾毓珍顾毓珍(1907年3月9日-1968年7月27日),字一真,英文名Eugene Chen Koo,男,江苏无锡人,中国化工学家,教育家。在美国留学期间,曾是麻省理工学院中国留学生同学会会长、中国工程师学会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