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鬣狗

✍ dations ◷ 2025-10-03 17:08:38 #斑点鬣狗属,古动物,更新世哺乳类,亚洲史前哺乳动物,欧洲史前哺乳动物

洞鬣狗(学名:)是斑鬣狗已灭绝的一个亚种,分布于伊比利半岛至西伯利亚东部。虽然洞鬣狗最初因前后肢的不同而被描述成独立的物种,但基因分析显示洞鬣狗与斑鬣狗并没有DNA的明显分别。除了洞鬣狗的化石外,一些石洞壁画亦有发现洞鬣狗。洞鬣狗于约2万至1万年前的冰河时期末灭绝,原因仍然未知,但多半认为是气候变迁以及与其他掠食者竞争造成。

洞鬣狗的体型远大于现存于非洲的斑鬣狗,体重可达 102千克(225磅),掌骨与跖骨也较短而粗壮,肱骨与股骨则较长,这是为了生活于和斑鬣狗不同的环境所做出的适应。与斑鬣狗同样为两性异形,雌性鬣狗体型大于雄性。由一些石洞壁画可知,洞鬣狗和斑鬣狗一样具有斑点。

对于洞鬣狗的社交习性只知很少。一般接受它们都是生活在洞穴中。现时未有显示它们是成群生活或是独自生活的,但更新世环境似乎不可能有成群生活的动物。

洞鬣狗像现今的鬣狗般会在巢穴积存猎物的骨头及角,供日后食用或玩耍,但这些骨头并不清楚是属于腐尸的或是被猎杀的动物。就波西米亚岩洞内遗骸的研究显示,普氏野马明显是它们的猎物,约占16-51%。洞鬣狗最大的猎物是披毛犀,在很多洞鬣狗的巢穴中都有发现它们的骨头及头颅骨。在一些区域,披毛犀占其猎物的25-30%。驯鹿亦是另一个重要的食物来源,约占7-15%。长角野牛及马鹿分别占1-6%及3%,其他的亦包括了爱尔兰麋鹿、臆羚及野山羊则只有少于3%。

一般相信洞鬣狗是将洞熊骨骼拆解及破坏的元凶。这么大型的腐肉是洞鬣狗的重要食物,尤其是在冬季当食物短缺时。穴狮、狼及貂熊的遗骸亦于洞鬣狗的巢穴发现。另外有证据显示洞鬣狗有时会同类相食的。

有证据指洞鬣狗会偷取尼安德特人的猎物,而它们亦会为洞穴而竞争,并会取代对方拥有该洞穴。在洞鬣狗的骨头积存中亦发现有大量的人科骨头,包括尼安德特人的。现今人类亦会与洞鬣狗并存,估计他们之间亦有相似的关系。

相关

  • 絮状表皮癣菌Acrothecium floccosum Harz Blastotrichum floccosum (Harz) Berl. & Voglino Dactylium floccosum (Harz) Sartory絮状表皮癣菌(学名:Epidermophyton floccosum)是一种致病真
  • 水通道蛋白水通道蛋白(Aquaporin),又名水孔蛋白,是一种位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内在膜蛋白),在细胞膜上组成“孔道”,可控制水在细胞的进出,就像是“细胞的泵”一样。水通道是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 敏感性灵敏度和特异度(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是统计学中用来表征二项分类测试特征的数据。灵敏度可以作为避免假阴性的量化指标,而特异度可以作为避免假阳性的量化指标。对于
  • 台湾自来水公司台湾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台水、台水公司,是台湾最大的自来水供应机构,为中华民国经济部管理的国营事业。除了大台北部分区域与金马地区,分别由台北自来水事业处及当地自来水
  • 海王星特洛伊海王星特洛伊(是类似特洛伊小行星的小行星)是与海王星有着相同的轨道与周期的小行星,至2007年3月已经被发现了6颗。这六颗小行星是2001 QR322, 2004 UP10, 2005 TN53, 2005 TO7
  • 士林派士林派,是朝鲜王朝中后期的两班朋党,用来对照戚臣勋臣的勋旧派,由十五世纪朝鲜成宗时代存在至十九世纪。士林派始祖是理学家吉再(1353年-1419年)。朝鲜太祖李成桂篡夺高丽王朝
  • 邮贮银行邮贮银行(日语:ゆうちょ銀行/ゆうちょぎんこう Yūcho ginkō */?)是日本邮政旗下负责经营银行事业的子公司,成立于2007年10月1日,主要继承原日本邮政公社的邮政储金(日语:郵便貯
  • 安加拉河安加拉河(俄语:Ангара)是一条长1,779公里的河流,在俄罗斯东南西伯利亚的伊尔库茨克州和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是流出贝加尔湖的唯一一条河,也是叶尼塞河的主要支流之一。
  • 娘惹菜娘惹菜是流行于东南亚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等地的美食。起源来自于早期定居于槟城,马六甲,新加坡的中国移民。娘惹菜取名于娘惹,指的是中国移民和马来原住民通婚的女
  • 衣部衣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一百四十五个(六划的则为第二十八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衣部归于六划部首。衣部只以左、下方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