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廷

✍ dations ◷ 2025-10-08 23:19:00 #教廷
在天主教会,教廷(拉丁语:Curia;或称为“廷”)是个别教会/地方教会的管理人员与机构组成之团体,主要功能为辅助主教等高级神职人员管理与领导教会。其狭义上指各教区的“教区廷”,广义上则包含罗马教廷等实施圣统制的基督教宗派之核心领导机构。与其他天主教会的机构相同,“教廷”的组织雏形来自于古罗马。“Curia”(英语对应字为“court”,与法院同字)是古罗马的一种地方统治单位,在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后,也负责管理各地方的教会事务。西罗马帝国灭亡后,原有世俗政治的“Curia”消失,但教会的“Curia”仍延续下来,并演变为今日的功能。值得注意的是,在中文的使用上,“教廷”一词常等同于罗马教廷,而天主教会本身也如此使用,如圣座在中华民国的外交代表机构即称“教廷驻华大使馆”。无论拉丁礼教区或东方礼教区(Eparchy),均设有一个“教区廷”(Diocesan curia)来辅助主教管理整个教区。教区廷通常包含副主教(通常兼任教区廷的首席负责人)、主教代表、秘书长(Chancellor)、教会公证人、以及财务长与财务委员会。教区主教可视各地实际需求在教区廷增设机构与职位。在中文环境,教区廷被称为主教公署,部分教区则命名为教区办事处(Diocesan chancery)。东方基督教的宗主教区和大总主教区设有一办事机构,称为“宗主教廷”(Patriarchal Curia),以协助宗主教和大总主教管理自治教会(Sui juris Church),其功能与教区廷略有不同。除了教区廷具有的单位外,宗主教廷还设有常设性的教务会议(Synod)、礼仪委员会、事务委员会与教务法院。最多三名主教会被挑选在宗主教廷服务。圣座拥有一个办事机构,即罗马教廷,协助教宗管理与领导整个拉丁礼教会与公教会。罗马教廷包含国务院、圣部、教务法院、宗座理事会、宗座委员会等单位,组织架构与东方基督教的宗主教廷类似。

相关

  • 荨麻疹荨麻疹(hives、urticaria)是一种很常见的皮肤病,俗称风团或风疹块,有的地区叫鬼风疙瘩,中医称瘾疹,客语称冷瘼,是一种皮肤过敏。症状是局部皮肤忽然成块地红肿,发痒或刺痒。病灶时常
  • 发炎炎症反应、炎性反应,俗称炎症,是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致炎因子及局部损伤所发生的防御性为主的反应,中心环节是血管反应,是生物组织受到外伤、出血或病原感染等刺激,激发的
  • 过敏性休克过敏性休克(英语:Anaphylaxis)反应系指一种严重的全身性过敏反应,发病极快且具有致命性。通常会伴随以下症状:起痒疹、舌头或咽喉肿胀、呼吸困难、呕吐、头晕及低血压;以上症状往
  • 观察员截至2012年,联合国大会共有64个观察员。当中包含2个观察员国、4个观察员实体、和58个观察员组织。联合国在联合国会员国之外,还设有观察员制度,邀请国际组织、非政府组织、实体
  • In4d10 5s2 5p12, 8, 18, 18, 3蒸气压第一:558.3 kJ·mol−1 第二:1820.7 kJ·mol−1 第三:2704 kJ·mol主条目:铟的同位素铟是一种化学元素,符号为In,原子序数49。铟是碱金属除外
  • DsubLCO/sub一氧化碳弥漫量(英语:Diffusing capacity of the lung for carbon monoxide,简称DLCO或TLCO)为一项测量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能力的检查。本方法最早于1909年发展出来。本方
  • 分解代谢异化作用(英语:Catabolism),又称作分解代谢,是生物的新陈代谢途径,将分子分解成更小的单位,并被氧化释放能量的过程,或用于其他合成代谢反应释放能量的过程。 异化作用将大分子(例如
  • 乔治·桑塔亚那乔治·桑塔亚那(英语:George Santayana,1863年12月16日-1952年9月26日)。著名西班牙裔美国哲学家、散文家、诗人、小说家。他出身西班牙,后移居美国,年轻时曾在哈佛大学学习,获得了
  • 冰淇淋冰淇淋(英语:ice cream),港澳惯称之为雪糕,马新、台湾惯称之为冰淇淋,冰淇淋、雪糕皆通行但有所区别,统称“冰淇淋、冰淇淋类”,是一种冷冻的甜品,通常以鲜奶油或奶油等乳制品为原料,
  • 日耳曼语强变化动词在日耳曼语言中,强变化动词是指借由源自印欧元音变换的母音变化来构造时态的动词。像英语的“sing-sang-sung”即其一例。英语的“Strong verb”一词译自德语的“Starkes 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