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1公羊坦克

✍ dations ◷ 2025-10-09 04:07:27 #C1公羊坦克
C1公羊坦克(C1 Ariete)是意大利陆军的第三世代主力战车。由意大利国内自行研制与生产,并于1995年开始服役至今。意大利在1982年提出研制新型主战坦克的计划,以替换300辆旧式的M60巴顿。由多家公司共同研制。1984年完成整体规划及系统设计。该计划共包括了两种装甲战斗车辆:半人马装甲车和C1主战坦克。而公羊首辆原型车于1986年推出,1988年时已经完成六辆原型车。虽然是战后第一次开发的国产坦克,但是大量采用120mm滑膛炮和复合装甲等战后世界先进技术,还算是比得上第三世代坦克的性能。C1公羊坦克是由多间公司分别研制的计划成品。一辆公羊主战坦克的制造成本为700万美元。主炮为莱茵金属设计的120mm44倍径Rh-120滑膛炮,授权奥托梅莱拉公司生产,配用的弹种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破甲弹,可携带42发炮弹。指挥塔盖上的7.62mm机枪,可由车长在车内操作射击。炮塔两侧共8座多用途发射器。 装甲采用全焊接车体与炮塔,炮塔正面与车体又配有复合装甲,此外能挂载更多装甲套组。 火控系统TURMS(Tank Universal Reconfigurable Modular System)FCS具有猎歼能力,附有激光测距仪与红外线热影像仪。 另外具有核生化防护系统SP-180和英国宇航的激光警示装置。公羊坦克的动力装置为水冷式涡轮增压柴油机,最大功率956千瓦,坦克的最大行驶速度为65KM/H。 传动装置为德国ZF公司制的LSG-3000自动变速箱。悬挂装置为扭力杆式,并有附液压避震器。原本在1994年之前预定购买300辆的公羊坦克,由于意大利的国家财政危机和冷战终结,又在军费预算中被优先削减。该坦克最终于1995年~2002年间共计生产200辆,较原定计划减少了许多。目前正在进行公羊MK-2的研发,预计配置500辆。

相关

  • 泰妙林泰妙菌素又称为“硫姆林”“泰妙霉素”“泰妙林”“泰妙灵”“枝原净”“泰牧霉素”,是一用于猪和禽等动物的抗生素,属于截短侧耳素类抗生素。泰妙菌素为双萜类(英语:diterpene)
  • 青霉素G苄青霉素(英语:Benzylpenicillin),也称青霉素G(penicillin G),是一种窄谱青霉素类抗生素,用于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治疗儿童的各种细菌感染。通常直接用青霉素指苄青霉素。苄青霉素被
  • 小纺锤菌纲小纺锤菌科(Atractogloeaceae) 石花菌科(Mycogelidiaceae) 锤耳科(Phleogenaceae)小纺锤菌纲(学名:Atractiellomycetes)是担子菌门柄锈菌亚门下的一个纲。该纲仅含一目,即小纺锤菌目(学
  • 苯海索苯海索(英语:Trihexyphenidyl;或 英语:Benzhexol,亦称为三己芬迪或安坦)是一种主要用来减轻帕金森氏症的药物,属抗蕈毒碱药物。著名品牌有“Artane”,其锭剂在台湾的中文名为“阿丹
  • 比得哥什比得哥什(波兰语:Bydgoszcz,德语:Bromberg,音译“布龙贝格”,拉丁语:Bydgostia)是波兰北部的一个城市,位于巴达河和维斯瓦河之上,人口369,151人(2004年)。自1999年起该市是库亚维-波美
  • 语音识别语音识别(speech recognition)技术,也被称为自动语音识别(英语:Automatic Speech Recognition, ASR)、电脑语音识别(英语:Computer Speech Recognition)或是语音转文本识别(英语:Speech
  • 阿道夫·布特南特阿道夫·弗里德里希·约翰·布特南特(德语:Adolf Friedrich Johann Butenandt,1903年3月24日-1995年1月18日)是一位德国化学家。1903年生于不来梅逝于慕尼黑,1939年获诺贝尔化学奖
  • 二分裂分裂(英语:Fission),又叫裂殖,在生物学中是指一个细胞(或身体、种群或物种)分为两个或多个部分,以及这些部分再生为细胞(身体、种群或物种)。通常是单细胞生物所形的生殖方式。该种生
  • 蓝湖蓝湖可以指:
  • 钍-232钍(标准原子质量(英语:Standard atomic weight):232.0377 )有6种天然存在的同位素,但没有任何一种是稳定的。其中,232Th最为稳定,半衰期长达140亿年(1.4×1010),比地球的年龄和普遍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