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舌菌

✍ dations ◷ 2025-07-19 17:33:10 #毛舌菌
毛舌菌(学名:Trichoglossum hirsutum)是地舌菌纲的一种真菌,俗称黑毛舌(英语:black earth tongues)。毛舌菌是一种生长在土壤中的真菌,其子实体为黑色,呈棒状,高度约3-8公分。子实体上部膨大,宽5-8毫米,高2公分,呈矛头形至椭球形,触感如天鹅绒般柔软,并可产生孢子。菌肉坚硬且呈灰色,菌柄长度约6公分、直径约2至3毫米,呈圆柱形,触感亦如天鹅绒。毛舌菌地每个子囊有8枚子囊孢子,孢子的大小约80至195微米×5至7微米。呈圆柱形至棍形,中间较宽,两端渐尖,且一般有15个隔板(英语:septa)。侧丝(英语:paraphyses)呈圆柱形、棕色,且顶端呈卷曲状。1797年,真菌学家克里斯蒂安·亨德里克·珀森首次描述毛舌菌,并将其命名为Geoglossum hirsutum。1907年,让·路易·埃米尔·布迪耶将其重新命名为Trichoglossum hirsutum。其种小名hirsutum指毛舌菌的子实体为纤细的毛发所覆盖。毛舌菌分布很广,足迹可以在北美洲、欧洲、马卡罗尼西亚以及非洲的树林中发现。立陶宛政府把毛舌菌列为濒危物种。毛舌菌菌体毛舌菌毛舌菌孢子 (1)毛舌菌孢子 (2)

相关

  • 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是植物学的一个分支科学,它研究植物的功能或生理学。密切相关的领域包括植物形态学(植物结构),植物生态学(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植物化学(植物的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
  • 卡洛·阿尔贝托卡洛·阿尔贝托(意大利语:Carlo Alberto Amedeo,1798年10月2日-1849年7月28日),本名卡洛·阿尔贝托·阿梅迪奥,萨丁尼亚-皮埃蒙特王国国王(1831~1849)。萨伏伊王朝旁系,卡洛·埃曼努埃莱
  • 欧盟统计局欧洲统计局(Eurostat),是欧洲联盟负责统计工作的行政机构,总部位于卢森堡。
  • 苔藓植物门藓类植物门(学名:Bryophyta)是植物界的一门,是一类一般在1到10公分高左右的微小且柔软的有胚植物,但也有些物种会比较高大。只要有潮湿的环境与阳光照射就能轻易生长,没有花朵或种
  • 太平洋板块隐没带 Alps 造山带 30→ 相对于非洲板块的移动速度(mm/Y)太平洋板块是一块海洋地壳板块,大部分位于太平洋海面下。它是法国地质学家勒皮雄1968年首次提出的六大板块之一,自提出
  • 尿刊酸水合酶结构 / ECOD尿刊酸水合酶(英语:Urocanase或 urocanate hydratase以及imidazolonepropionate hydrolase )是催化组氨酸降解代谢中第二步反应的酶,将尿刊酸水合为咪唑-4-酮-5-丙酸
  • 阿诺尔德松克拉斯·蓬图斯·阿诺尔德松(Klas Pontus Arnoldson,1844年10月27日-1916年2月20日),瑞典作家、新闻记者、政治家,1908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 1,2-环己二醇1,2-环己二醇,是从海狸香中发现的一种化学物质。在1,2-环己二醇脱氢酶作用下,反-1,2-环己二醇和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反应,生成2-羟基环己酮,NADH和H+。
  • 古大洋泛大洋(Panthalassa,或Panthalassic Ocean)又译泛古洋、盘古大洋,在希腊文中意为“所有的海洋”,是个史前巨型海洋,存在于古生代到中生代早期,环绕者盘古大陆。泛大洋包含太平洋与
  • 造山带造山运动(Orogeny)是指地壳结构因为板块运动产生剧烈变化,属地壳变动的一种。这种作用会产生岩石高度变形的带状区域,称为造山带(Orogens或Orogenic belts)。“Orogeny”来自希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