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一苇

✍ dations ◷ 2025-07-11 17:16:06 #1922年出生,1997年逝世,姚姓,南昌人,鄱阳人,厦门大学校友,台湾战后江西移民,台湾白色恐怖受难者,台湾剧作家,吴三连奖得主,中山文艺奖得主

姚一苇(1922年-1997年),本名姚公伟,生于江西鄱阳县,祖籍江西南昌,台湾著名剧作家、评论家、翻译家与美学评论家。

其家族为书香世家,祖父为清朝进士,父亲为一名教师,因家学渊源,自幼遍读《左传》、《春秋》等经典。

1938年,入吉安中学,因中日战争,随学校迁到厦门。1941年,入厦门大学机电工程系,后转银行系,姚一苇在校时就对戏剧有兴趣,毕业前一年(1945年)发表了第一篇戏剧评论《论总建筑师》,评论易卜生的剧作。1946年毕业。

不久后随中国国民党主政的国民政府来台,在台湾银行任职达30年,兼任文化大学艺术研究所教授。

1951年,在白色恐怖下,入狱七个月后获释。1953年,因翻译《汤姆历险记》,王梦鸥为其取笔名为姚一苇。根据王梦欧教授于政治大学授课时的学生尉天骢先生在其著作《回首我们的时代》(印刻文学出版),第 127 页中述及 : 姚一苇先生夫妇为王梦欧教授任教于厦门大学的学生,因一九五一年左右,姚先生因被牵连到白色恐怖案件中,出狱后非常消沉,当时因地缘关系,王、姚二人都住在当时的台北县中和市,王先生除经常邀请姚先生喝酒谈天,并鼓励其专注于写作。后来台湾文坛谈起批评理论,经常王、姚并称,姚一苇之笔名,便是由这一段姻缘发展出来的。

1962年和余光中、何欣负责《现代文学》编务工作,主持该杂志最后五年的总编辑。1968年,因陈映真被捕入狱,写下《红鼻子》。

1982年自银行退休后,创办了台湾“国立艺术学院”戏剧系,为著名美学及艺术理论家、戏剧家,一生写了14部戏剧,如《红鼻子》、《一口箱子》、《重新开始》等。

1997年4月因心脏病辞世。

相关

  • 比重比重(Specific gravity)是一物体或者气体密度与同温同压下水或者空气的密度之间的比值,为一个无量纲量。比重若大于1,在水中会沉下,反之若小于1,则可以浮在水上。比重会因参考物的
  • 集体自卫权集体自卫权是集体主义在军事运作方面的一种超越自我“国防”范畴的概念,简言之就是,在自我没有受到任何军事威胁的状态下,积极出兵海外、参与多方军事集团共同介入他国战争事务
  • 救护人员紧急医疗技术员(英语:Emergency Medical Technician,缩写作 EMT)或称救护技术员(Ambulance Technician),通称救护员、急救员,通常是指提供紧急医疗服务的专业人员,惟在一些国家,亦会被
  • 1,3-二碘丙烷1,3-二碘丙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3H6I2。1,3-二碘丙烷可由1,3-二溴丙烷和碘化钠在丙酮中于50 °C反应得到,1,3-二氯丙烷和碘化钠在四丁基碘化铵的催化下于DMF中加热至1
  • 泰奥多尔·贝扎泰奥多尔·贝扎(Theodore Beza),又译狄奥多·贝沙,或泰奥多尔·德贝兹(法语:Théodore de Bèze 或 de Besze)(1519年6月24日-1605年10月13日),是一名在早期的宗教改革运动中扮演了重要
  • 军人身份确认牌军人身份确认牌(亦称兵籍牌、军籍牌、兵籍名牌、金属身份识别证),又俗称“狗牌”(Dog tag),始于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是为了便于对战场上的伤亡士兵进行身份鉴别,以及了解诸如血型、预
  • 奥林巴斯PEN F系列PEN F系列是由奥林巴斯公司推出的半幅单反相机系统,采用可换镜头设计。全系统自1963年推出 PEN F 机身开始,一直到1970年的 PEN FV 生产结束,一共有3台机身与18枚镜头。所谓半
  • 九位抒情诗人九位抒情诗人(英语:Nine lyric poets),由亚历山大的学者们提出。他们按照诗歌的韵律对诗人们进行了分类,归纳出值得重点研究的古希腊九位抒情诗人。古希腊九位抒情诗人即:一些诗人
  • 李汉李汉可以是下列人物:
  • 热巧克力效应热巧克力效应(英语:Hot chocolate effect)声音在盛有一定液体的杯内传播;液体内有气泡和无气泡时的速度(频率),人耳就能听出不同的效应,称为热巧克力效应。这是一种波动力学效应;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