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格纳齐·武卡谢维奇

✍ dations ◷ 2025-07-21 07:08:12 #1822年出生,1882年逝世,亚美尼亚裔波兰人,石油工程师,波兰企业家,波兰发明家,波兰慈善家,药剂师出身的商人,波兰化学家,雅盖隆大学校友,维也纳大学校友,

扬·约瑟夫·伊格纳齐·武卡谢维奇(波兰语:Jan Józef Ignacy Łukasiewicz,波兰语发音:,1822年3月8日-1882年1月7日)是波兰药剂师、化学家,石油工业的先驱者,于1856年建立了世界第一座炼油厂。武卡谢维奇其他的成就还有发现如何从油苗中取得的原油精炼出煤油,以及于1853年发明现代形式的煤油灯和在欧洲引进现代化的街灯,更于1854年建立波兰境内第一口油井。

武卡谢维奇相当富有,并且是加利西亚一带最有名的慈善家之一。因为他支持加利西亚一带的经济发展,当地有个流传很广的传说是他使用他的莱茵盾铺设了当地所有柏油路。

武卡谢维奇于1822年生于奥地利帝国统治下梅莱茨附近的 Zaduszniki,双亲分别是阿波利娜·斯威特利克(Apolonia née Świetlik)和约瑟夫·武卡谢维奇(Józef Łukasiewicz),两人的身份分别是知识阶层和柯斯丘什科起义的民兵。武卡谢维奇的双亲原本在 Zaduszniki 租了一个庄园居住,但在他出生后因为经济问题迁往热舒夫。武卡谢维奇在热舒夫的文科中学(今热舒夫科纳尔斯基中学)就学,但在1836年放弃学业。为了帮助家计,武卡谢维奇迁往万楚特,并且在当地担任药剂师助理。在这个时候武卡谢维奇加入了许多以恢复波兰主权为目标的政治组织。1840年武卡谢维奇回到热舒夫,并持续在爱德华·胡布尔的药房工作。1845年武卡谢维奇认识了爱德华·登博夫斯基,并获准加入被奥地利帝国列为非法组织的波兰民主会。该组织的目标是准备进行一次全波兰民族大起义以对抗瓜分波兰的列强。武卡谢维奇在1846年2月19日被奥地利当局逮捕,并被监禁在利沃夫;不过在1847年12月27日因为证据不足被释放。被释放后他终身被奥地利当局认为是“政治不安全”人物,并且被要求留在利沃夫。

武卡谢维奇留在利沃夫期间曾经在彼得·米科拉什的 药房工作。之后在他的努力下被准许离开利沃夫,并得以进入位于克拉科夫的克拉科夫大学就读,并在数年求学期间接受米科拉什的资助。之后武卡谢维奇因为未能通过生药学考试而无法毕业。不过在1852年7月30日,武卡谢维奇从维也纳大学药学院毕业,之后回到利沃夫。

武卡谢维奇长期以来就对岩石中渗出的石油感兴趣,并认为它是鲸油的便宜代替品。1853年时他和扬·策(Jan Zeh)首次从渗出的原油中分馏出精炼的煤油,只在加拿大的亚伯拉罕·格斯纳于1846年从煤中提炼出煤油之后。1853年7月31日,武卡谢维奇制作的其中一个煤油灯被使用在利沃夫一家医院的紧急外科手术中照明,这一日被认为是石油工业的起点。

1854年初,武卡谢维奇迁往戈尔利采继续他的石油事业,并且在当地和许多企业家与地主建立了多家公司。同年他在克罗斯诺附近的博布尔卡附近建立了世界第一座油井(至2006年仍在开采)。同时武卡谢维奇仍持续改进他的煤油灯。同年他在戈尔利采辖下的市镇 Zawodzie 装设了第一个煤油街灯。之后数年他和多位当地商人在加利西亚合资再设立了数个油井。1856年武卡谢维奇在亚斯沃附近的 Ulaszowice 建立了原油分馏厂,是世界第一个工业炼油厂。在当时对煤油的需求仍不高,因此该厂的产品大多是人造沥青、机油和润滑油。该工厂于1859年因为火灾焚毁,但隔年就在克罗斯诺附近的波兰卡建立了新炼油厂。

武卡谢维奇于1858年迁到亚斯沃,到了1863年时他已经是位富豪。他公开支持1863年爆发的一月起义,并以金钱帮助难民。1865年他购下了位于 Chorkówka 的一座大庄园,并且在当地建立另一座炼油厂。武卡谢维奇不但成为加利西亚最有钱的富豪之一,并且致力于发展杜克拉和戈尔利采一带的石油工业。并且他的名字被当地数个石油开采企业用来命名,其中包含位于 Ropianka、Wilsznia、Smereczne、Ropa 和 Wójtowa 的油井。武卡谢维奇还出资建立位于博布尔卡的温泉度假村、Chorkówka 的小教堂和 Zręcin 的大教堂。因为他是当时加利西亚最著名的企业家之一,因此被选为加利西亚国民议会的议员。1877年武卡谢维奇举办了第一届石油工业大会,并建立了国家石油学会。

武卡谢维奇于1882年1月7日因为肺炎病逝于 Chorkówka,葬于 Zręcin 的一个小墓地,就在他曾经资助建立的哥德复兴式教堂旁。

相关

  • 布鲁塞尔– 欧盟(灰色及浅绿色)– 比利时(灰色)布鲁塞尔(法语:Bruxelles;荷兰语:Brussel)是比利时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欧洲联盟的主要行政机构所在地。布鲁塞尔市位于布鲁塞尔-首都大区
  • GhotiGhoti是一个为表现英语拼写的不规则性而被人为创造出来的单词。这个单词与“fish”(/ˈfɪʃ/,意为“鱼”)一词发音相同,被认为是fish的另一种拼写形式。“ghoti”一词包括三个
  • 麦秆.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s:
  • 高镇同高镇同(1928年11月15日-),中国疲劳科学专家。生于北京,原籍江西都昌。1950年毕业于北洋大学航空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1991年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Category:北京
  • 庚醇可以指下列同分异构体:庚-1-醇庚-2-醇庚-3-醇庚-4-醇
  • 气象站气象站(英语:weather station)指为了取得气象资料而建成的观测站,不少气象站内设有气压计、温度计及雨量计等被动式感应器来量度各种气象要素,部分气象站还设有地表及不同深度之
  • 采光采光是指为调整建筑物室内环境,而从室外引入自然光。与通风都是维持室内环境卫生舒适的必要行为,是建筑装设窗户的重要目的之一。另外,在人工照明发达的现代,采光也包含了节约能
  • 韩国自杀现象自杀在韩国是一个严重且普遍的问题。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12年的卫生统计数据,韩国的自杀率位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立陶宛,并列居经合组织成员国之首。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韩国
  • 胡安娜三世胡安娜·达尔布雷(法语:Jeanne d'Albret;巴斯克语:Joana III.a Albretekoa;1528年11月16日-1572年6月9日),又称为胡安娜三世(法语:Jeanne III),是1555年至1572年期间纳瓦拉王国的女王。
  • 什拉赫塔什拉赫塔又译成众议院贵族、施拉赤塔(波兰语:,立陶宛语:šlėkta)是广义、狭义下的波兰贵族称谓,包含了波兰王国、立陶宛大公国、以及两国在1569年合并为波兰立陶宛联邦的贵族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