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里斯·瓦西里耶维奇·彼得罗夫斯基

✍ dations ◷ 2025-10-03 17:08:37 #社会主义劳动英雄,圣安德烈勋章获得者 (俄罗斯联邦),二级祖国功勋勋章获得者,列宁勋章获得者,十月革命勋章获得者,二级卫国战争勋章获得者,劳动红旗勋章获得者,人

鲍里斯·瓦西里耶维奇·彼得罗夫斯基(俄语:Борис Васильевич Петровский,1908年6月27日-2004年5月4日)苏联外科医生,医学博士,教授,全苏医学科学院外科中心主任,苏联卫生部长(1965年-1980年)。

1908年出生于叶先图基。1916年至1924年在基斯洛沃茨克中学学习。1930年毕业于莫斯科国立大学罗蒙诺索夫医学院。他对手术产生了极大兴趣,深入研究临床医学、生理学和解剖学,毕业后在波多利斯克等地的医院当外科医生。1932年成为莫斯科肿瘤研究所和莫斯科大学医学院普外诊所的研究人员。期间,他对肿瘤学(主要是乳腺癌),输血(长期大量输血)和休克等课题进行了研究。1937年在《外科学》期刊发表个人首篇学术论文“乳腺癌外科治疗长期结果评估”。

在苏芬战争和苏德战争期间,他担任军事外科医。1948年担任莫斯科国立医学第二研究所外科医。1949年至1951年被派往匈牙利,在布达佩斯大学附属医院担任外科主任。回国后担任第二研究所外科主任。1956年,他成为莫斯科国立第一医学研究所(现莫斯科国立谢切诺夫第一医科大学)外科主任。1953年至1965年出任苏联卫生部第四总局首席外科医。

1964年,他主持了首例二尖瓣膜修复手术,1965年成功实施了肾脏移植手术。他还发表了食道癌和心脏缺陷的外科治疗等系列著作。1966年1月,他主持了对科罗廖夫的癌症手术。他在直肠发现了一颗拳头大小的肉瘤,在切除过程中,科罗廖夫心脏骤停离世。

1966年7月1日当选苏联科学院院士。他在1965年至1980年领导苏联卫生部。1967年提拔恰佐夫担任卫生部第四总局局长(等同于克里姆林宫医院负责人)。

2004年在莫斯科逝世,被安葬在新圣女公墓。

相关

  • 表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英语:epidermoid cyst)是一种通常在皮肤上发现的良性囊肿。表皮样囊肿主要源于表皮上的外胚层组织。在组织学的角度上,它是鳞状上皮细胞所组成的。通常此类囊肿容易
  • 格(拉丁语:casus,英语:case),格位,狭义上称为语法格,在格语法中称为表层格,是名词、代词、分词、数词或形容词等词类当中,反映其在短语、从句或句子中所起语法功能(英语:grammatical fun
  • 约翰·霍华德·诺思罗普约翰·霍华德·诺思罗普(英语:John Howard Northrop,1891年7月5日纽约州扬克斯 - 1987年5月27日亚利桑那州威肯堡),美国化学家,1946年获诺贝尔化学奖。1901年:范托夫 | 1902年:费歇
  • 冠礼冠礼,又称元服,是中国、朝鲜、越南及日本传统的成年礼,于男子20岁时举行,与之相对应的女子成年礼被称为笄礼,一般在女子15岁时举行。冠礼从原始社会的成丁礼(又名“入社礼”)演变而
  • 巴伐利亚王国巴伐利亚王国(德语:Königreich Bayern)是德意志地区曾经存在的一个王国,也曾是莱茵邦联,德意志邦联以及德意志帝国的组成国。该国是于1805年由原先的巴伐利亚选侯国升格而来,并持
  • 成化成化(元年:1465年 - 末年:1487年)是明宪宗的年号。明朝使用成化这个年号一共23年,其年号有“成就德化”的意思。成化二十三年九月明孝宗即位沿用。出自《文子‧道原》:天常之道,生
  • 碳酸亚铁碳酸亚铁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FeCO3。碳酸亚铁可以利用水热法,由硫酸亚铁和尿素于160℃在反应釜中反应得到。硫酸亚铁和碳酸钠的反应亦可得到碳酸亚铁:碳酸亚铁不溶于水,但
  • 英格兰教会英格兰教会(英语:Church of England),或译为英格兰国教会、英国国教会、英格兰圣公会,是基督新教圣公宗的教会之一,16世纪英格兰宗教改革时期,由英格兰君主亨利八世领导,由神学家托
  • 控制单元 (计算机)控制单元(Control Unit),有时为CPU一部分,有时安装于CPU外部,负责指挥CPU工作。通过该设备的运行来控制其他设备的活动,也被视作有限状态自动机的一种。CPU的控制单元曾经只被当成
  • 中比科尔语中比科尔语是南岛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中部菲律宾语群海岸比科尔语言中的一种语言,用于菲律宾吕宋岛东南角的比科尔地方(第五号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