姆鲁山猪笼草

✍ dations ◷ 2025-07-12 04:14:57 #姆鲁山猪笼草

姆鲁山猪笼草(学名:)是婆罗洲特有的热带食虫植物。其生于海拔1700米至2400米的地区。其种加词“”来源于姆鲁山。已发现了关于姆鲁山猪笼草的自然杂交种,其中与毛盖猪笼草()的自然杂交种已被命名为沙捞越猪笼草()

1964年3月18日,堀田满在沙捞越姆鲁山西部山脊的第三与第四营地间首次采集到了姆鲁山猪笼草。其模式标本编号为“”,存放于日本京都大学植物学系(KYO)。堀田满在1966年描述了这个物种,因其当时被认为是姆鲁山特有的物种,所以以姆鲁山的名称命名。此外,当时也尚未发现其下位笼,所以该描述不含其下位笼的形态特征。姆鲁山猪笼草的描述距离上一个猪笼草新物种描述已26年,其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现的首个猪笼草属新物种。当时猪笼草属在全球的关注度得以复兴主要归功于堀田满的工作。

姆鲁山猪笼草在文献中至少被错误鉴定过一次;伯特伦·伊夫林·斯迈西斯曾把姆鲁山猪笼草鉴定为西马来西亚特有的瘦小猪笼草()。1965年,这个错误的鉴定还出现在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热带湿地研讨会(Humid Tropics Symposium)的议程中。

姆鲁山猪笼草为藤本植物。茎可长达4米,直径可达5毫米,呈圆柱形。节间距可达8厘米。

姆鲁山猪笼草的叶片革质,无柄。叶片呈披针形,可长达8厘米,宽至1.5厘米。叶尖通常为急尖,叶基渐狭,抱茎。中脉的两侧最多可出现4条纵脉。羽状脉众多,但不明显。笼蔓可长达8厘米。

姆鲁山猪笼草的下位笼可高达7厘米,宽至3厘米。其下半部为卵形,上半部为圆柱形或圆锥形。唇约为圆柱形,可宽达5毫米。内缘的唇齿小,但明显。笼口倾斜,为圆形至卵形。笼盖为卵形,末端为钝尖。笼盖的上表面具许多丝状的附属物,其可长达5毫米。

姆鲁山猪笼草的上位笼可高达10厘米,宽至2厘米。其大部分为圆柱形,基部四分之一通常为球形。其笼翼缩小为一对隆起。内表面的蜡质区极其发达。笼口为圆形。唇为圆柱形,可宽达3毫米。笼盖为圆形,无附属物。在笼盖基部的后方具有一根不分叉的笼蔓尾。

姆鲁山猪笼草的的花序为总状花序。花型极紧凑,总花梗仅可长达3厘米,花序轴可达10厘米。花梗可长达5毫米,无苞片。萼片呈卵形,可长达2毫米。一项对两份标本(和)花粉大小的研究显示,其120粒花粉的平均直径为32.0微米(标准误为0.4,变异系数为8.7%)

姆鲁山猪笼草完全缺乏毛被,植株的所有部分均无毛。

产自姆鲁山的姆鲁山猪笼草,其模式种群的捕虫笼具有特殊的颜色。其下位笼通常为暗紫色且具稀疏的黄色斑点。上位笼通常为紫色且具许多黄白色的斑点。它们的唇和笼盖通常都呈白色。而产自毛律山的种群则可出现颜色更深的捕虫笼。

正如其名,姆鲁山猪笼草最初只发现于姆鲁山。自从其被正式描述后,在沙捞越的其他几个山脉上也发现了它的踪迹,包括阿比山、毛律山、巴杜拉威山及沙巴西南部的一座山。而附近本那拉山的顶峰为石灰岩山峰,且所处的海拔高度超出姆鲁山猪笼草已知的海拔分布范围——海拔1700米至2400米,所以其并不存在姆鲁山猪笼草。

姆鲁山猪笼草生长于高地地区的贫瘠土壤中。其通常出现于山脊顶部苔藓森林的开阔植被区。在姆鲁山,其仅存在于西部山脊海拔1900米至山顶海拔2370米的范围内。山顶的植被都非常的矮小,高度很少超过1米。其主要由杜鹃花属植物,特别是针叶杜鹃(),及簇白珠属()和越橘属()植物组成。姆鲁山猪笼草大部分存在于顶峰石楠林中,在那里可看到具数以百计具白色斑点的捕虫笼悬挂在同域分布的灌木上方。

在毛律山,姆鲁山猪笼草生长于阴暗的苔藓森林中。该种群的捕虫笼的颜色较姆鲁山的更深,可能是由于毛律山的海拔更高而使得其受到紫外线照射强度更大造成的。两种产自毛律山的厚蹼蟾属蟾蜍——林那尼山厚蹼蟾()和毛律山厚蹼蟾()与姆鲁山猪笼草同域分布,并可能生存于其捕虫笼中。

根据2000年的评估,姆鲁山猪笼草已被列入《200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保护状况为易危。而在5年前,世界保护监测中心已将其列为濒危。1997年,查尔斯·克拉克根据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标准,将姆鲁山猪笼草非正式的列为濒危物种,并指出若把保护区内的种群计算在内,那么其等级应为依赖保育。

姆鲁山猪笼草被归入“钩唇组”(Hamata group),其中还包括了另外四种来自婆罗洲和苏拉威西的物种,分别是无毛猪笼草()、钩唇猪笼草()、毛律山猪笼草()、黑猪笼草()和毛盖猪笼草,它们与姆鲁山猪笼草之间都存在着密切近缘关系。

姆鲁山猪笼草特别容易与毛盖猪笼草相互混淆。它们的下位笼几乎相同,仅姆鲁山猪笼草下位笼的笼口为圆形。其攀援茎、叶片和生活习性都很相似,只是姆鲁山猪笼草的叶片更窄。不过,姆鲁山猪笼草的上位笼非常有特点,其笼盖通常为白色,笼口为圆形,且笼翼缩小或消失。

已发现了两种关于姆鲁山猪笼草的自然杂交种:劳氏猪笼草与姆鲁山猪笼草的自然杂交种( × )和姆鲁山猪笼草与毛盖猪笼草的自然杂交种( × )

1993年,J·H·亚当、C·C·威尔科克和M·D·斯温(M. D. Swaine)描述了一个新物种,其命名为沙捞越猪笼草。学者基于笼蔓尾分叉和笼盖上表面外围的丝状附属物将其与姆鲁山猪笼草区分开来。他们还比较了姆鲁山猪笼草与其自然杂交种叶片中酚类化合物的分布。但他们并未具体说明研究植株数量和重复次数的多少。因此也有学者质疑这个自然杂交种的存在。查尔斯·克拉克写道学者在描述沙捞越猪笼草时认为“这样的研究不容易进行重复实验”。尽管这个自然杂交种很可能存在,但沙捞越猪笼草的描述也很可能是基于姆鲁山猪笼草的下位笼标本得出的。

2002年,植物生化素筛查和色谱法被用于研究存在于沙捞越猪笼草及其假定亲本中的酚类化合物和无色花青苷。其中包含8个项目的色谱分析,分别为酚酸、黄酮醇、黄酮类、无色花青苷、未知类黄酮1和未知类黄酮3。这些物质在沙捞越猪笼草、姆鲁山猪笼草和毛盖猪笼草的分布状况如表。同时,还对沙捞越猪笼草的一个组织培养样品进行了测试。

在姆鲁山猪笼草组织中未发现酚酸、未知类黄酮1和花青素,而在毛盖猪笼草的组织中未发现槲皮素、木犀草素、未知类黄酮3和花青素。而沙捞越猪笼草样本的色谱图呈现出与其假定的亲本互补。

在这个分析中没有涉及杨梅素。这与之前其他研究者的研究一致,而对像杨梅素这样并不是广泛存在于猪笼草属植物中的化合物进行检测可以提供更多的鉴定依据。






































丹瑟猪笼草
迪安猪笼草
密花猪笼草
恶魔猪笼草
上位猪笼草
滴液猪笼草
多姆猪笼草
疑惑猪笼草
爱德华猪笼草
鞍型猪笼草
附生猪笼草
毛虫猪笼草
真穗猪笼草
绝灭猪笼草
艾玛猪笼草
法萨猪笼草
杏黄猪笼草
弯折猪笼草
暗色猪笼草
甘通山猪笼草
无毛猪笼草
有腺猪笼草
小花猪笼草
小猪笼草
瘦小猪笼草
裸瓶猪笼草
哈马黑拉岛猪笼草
钩唇猪笼草
汉密吉伊坦山猪笼草
赫姆斯利猪笼草
刚毛猪笼草
粗毛猪笼草
霍尔登猪笼草
胡瑞尔猪笼草
无刺猪笼草
卓越猪笼草
泉氏猪笼草






































贾桂琳猪笼草
马桶猪笼草
容洪猪笼草
贾斯汀猪笼草
贡布猪笼草
克尔猪笼草
印度猪笼草
奇坦兰山猪笼草
克罗斯猪笼草
空堪达猪笼草
甲米猪笼草
蓝姆猪笼草
拉蒂夫猪笼草
熔岩猪笼草
莱昂纳多猪笼草
莱特岛猪笼草
小舌猪笼草
长叶猪笼草
长翼猪笼草
劳氏猪笼草
麦克法兰猪笼草
大叶猪笼草
大型平庸猪笼草
马达加斯加猪笼草
马来亚猪笼草
马里木木山猪笼草
马诺波猪笼草
曼塔灵阿汉山猪笼草
马普鲁山猪笼草
玛丽亚猪笼草
马索亚拉半岛猪笼草
大猪笼草
巨大猪笼草
美林猪笼草
小瓮猪笼草
迈克猪笼草
棉兰老岛猪笼草






































迷你猪笼草
惊奇猪笼草
奇异猪笼草
柔毛猪笼草
山地猪笼草
姆鲁山猪笼草
毛律山猪笼草
龙猪笼草
云雾猪笼草
内格罗斯岛猪笼草
新几内亚猪笼草
黑猪笼草
诺斯猪笼草
卵形猪笼草
巴拉望岛猪笼草
圆锥猪笼草
潘托浪山猪笼草
巴布亚猪笼草
微小猪笼草
盾叶猪笼草
伯威尔猪笼草
有柄猪笼草
菲律宾猪笼草
细毛猪笼草
皮托庞猪笼草
宽唇猪笼草
美丽猪笼草
莱佛士猪笼草
马来王猪笼草
岔刺猪笼草
拉莫斯猪笼草
两眼猪笼草
菱茎猪笼草
硬叶猪笼草
罗伯坎特利猪笼草
莲座猪笼草





































罗恩猪笼草
萨马岛猪笼草
血红猪笼草
萨兰加尼猪笼草
辛布亚岛猪笼草
欣佳浪山猪笼草
斯迈尔斯猪笼草
匙叶猪笼草
显目猪笼草
窄叶猪笼草
萨马加亚山猪笼草
苏门答腊猪笼草
素叻猪笼草
苏里高猪笼草
塔兰德猪笼草
塔蓝山猪笼草
缇伯利猪笼草
坚韧猪笼草
毛盖猪笼草
细猪笼草
泰国猪笼草
高棉猪笼草
多巴猪笼草
托莫里猪笼草
特勒布猪笼草
宝特瓶猪笼草
超基猪笼草
波叶猪笼草
维奇猪笼草
葫芦猪笼草
维耶亚猪笼草
长毛猪笼草
绿猪笼草
佛氏猪笼草
维达湾猪笼草
共轭猪笼草





































阿里猪笼草
石龙门猪笼草
坎特利猪笼草
雪线猪笼草
红脉猪笼草

 × 
 × 
 × 
 × 
 × 

哈里猪笼草
虎克猪笼草
基纳巴卢山猪笼草
古晋猪笼草
美翼猪笼草

 × 
 × 
 × 
 × 
 × 

妙翼猪笼草
潘丘卢保山猪笼草
梨形猪笼草
沙捞越猪笼草
沙礼花-哈萨猪笼草

 × 
 × 
 × 
 × 
 × 

毛果猪笼草
宝翼猪笼草
特鲁斯马迪山猪笼草
曾氏猪笼草
红瓶猪笼草

 × 
 × 
 × 
 × 
 × 

相关

  • 北极点北极点,又叫北极(英语:North Pole),用于称呼地球上的地理北极,即在地球表面上最北的点,也就是地球的自转轴在北半球与表面相交会的点。北极点周围的地区称为北极地区。地理上的北极
  • 折衷风格折衷主义是指在途径或操作运用上,以不同的理论、方法、风格,拣选其中最佳要素,应用在新的创作中。在艺术或建筑批评的特定脉络场合,意指挪借多种视觉资源来创作新作品。折衷主义
  • 劳伦斯·克莱因劳伦斯·罗伯特·克莱因(英语:Lawrence Robert Klein,1920年9月14日-2013年10月20日),生于美国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著名经济学家,担任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教授,为1980年诺贝尔经
  • 货物崇拜科学货物崇拜科学(英文:Cargo cult science)出自美国物理学家理查·费曼于1974年于加州理工学院的一场毕业典礼演说,描述某些事物类似科学,却遗漏了“科学的品德,也就是进行科学思考时
  • 唐鲁孙唐鲁孙 (1907年1月15日-1985年8月22日),本名葆森,字鲁孙,生于北京,为1970至1980年代活跃于台湾的中文作家。唐鲁孙之父为满族镶红旗他塔喇氏之世家子弟,高祖裕泰曾任陕甘总督、盛
  • 西阿尔卑斯山脉西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的山脉,是阿尔卑斯山脉的西面部分,横跨摩纳哥、法国东南部、意大利西北部和瑞士西南部,长300公里、宽150公里,最高点白朗峰海拔高度4,810米。
  • 李佳薇李佳薇可以指:
  • 约瑟夫·法尔斯约瑟夫·法尔斯(Josef Fares,1977年9月19日-)是一名黎巴嫩裔瑞典藉电影导演、编剧、游戏设计师。他的哥哥法瑞斯·法瑞斯是一名瑞典演员,多次出现在他的作品中。约瑟夫·法尔斯出
  • 神咲诗织神咲诗织(日语:かみさき しおり,1990年8月25日-),日本已引退的AV女优,京都府出身,在大阪府长大。※关于惠比寿★麝香葡萄的演出请参照惠比寿★麝香葡萄#媒体,关于惠比寿麝香葡萄1.5的
  • 双坑站双坑站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黄田镇,建于1986年。距来舟站88公里,距福州站106公里。现为五等站。客运办理旅客乘降,不办理行李包裹托运;不办理货运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