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野草莓
✍ dations ◷ 2025-07-19 03:04:30 #野草莓
野草莓(学名:Fragaria vesca),又名森林草莓,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北半球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常在退化森林或曾受干扰的地区内茁壮生长。在夏威夷、留尼汪及新西兰等地被视为入侵物种,形成相当高密度的匍匐林区。野草莓是一种颇粗生的植物,一般栖地为道路及小道两旁、河堤、山坡、石或碎石铺成的行径两旁、草地、年轻的林地、疏林地、林地的边缘及丛林中的空地上。即使在光线不足以结果的地方也能生长。在其分布较南的区域上则只能在较阴暗的地方生长,而在较北的地方对阳光的适应较好。能适应不同的湿度环境(除了极端干燥或湿润的地方),能抵受中等程度的山火,并于山火过后能快速生长。虽然野草莓多透过匍匐茎(变态茎的一种)繁殖,但在泥土种子库(soil seed bank)中也找到为数不少的种子。当土壤受到干扰后便会发芽,并远离原本群落生长。其叶为不少陆上有蹄类动物的食物来源,包括骡鹿及加拿大马鹿等,而其果则广受其他哺乳动物及鸟类的欢迎。野草莓能透过此方法将种子散播开去。人类的食用纪录可追溯至石器时代。于古波斯时期农夫已懂得种植野草莓并制成各式食品。其种子经丝绸之路带到远东及欧洲地区并被广泛种植。直至目前惯常食用的草莓(学名:Fragaria × ananassa)的出现,因具备较大的果肉及更多的种植变化等优势,才令野草莓的种植历史告一段落。野草莓有强烈的香气,目前仍有家庭式的种植或收集以作小规模的商业用途,如作为另类食材、果酱、调味料、力娇酒、化妆品及另类药物等。在土耳其,每年仍有数以百吨计的野草莓被收割使用。大部分栽培种均有较长的花期。其中一些常称作高山草莓的品种实际为本种的栽培变种(学名:Fragaria vesca ssp. vesca f. semperflorens,异名:Fragaria alpina)。多形成匍匐茎或呈多冠状的簇,能结出较大及较长时间的果。在18世纪法国地区因其结出较大的果而成为食材之一,并称作Fressant。个别栽培种甚至能长出如白色及黄色的果实,而非一般的红色。因其长出丰裕的花及果,本种多在数年生长期后便会失去活力。能长出匍匐茎的种可作为减少水土流失的地被植物(groundcover),而其他可作为装饰用的边护植物(border plant)。森林凤梨草莓(Fragaria × vescana),由本种与食用草莓杂交得到的品种,能结出细小但却有精致香味的果子。而本种与绿色草莓(Fragaria viridis)的杂交种曾广泛种植,但在1850年后则逐渐式微。本种偶尔作为天然草药服用。其根、茎及花均能作为冲泡花茶的材料。维基共享资源中有关野草莓的多媒体资源
相关
- 中暑中暑(英语:Heat stroke)是一种受室外空气的高温多湿或阳光过久直接照射动物体、人体等造成体温异常升高不降所引起的症状的通称。从病情的差异大致上可分为以下四类:
- 吡喃糖吡喃糖(英语:Pyranose)是一种糖,用于总称碳水化合物所具有的化学结构,其中包含一个由5个碳原子和1个氧原子所组成的六元环状结构。可能会有其他的碳原子在环以外。吡喃糖是吡喃
- 梦游症梦游症(Somnambulism),在神经学上是一种睡眠障碍,症状一般为在半醒状态下在居所内走动,但有些患者会离开居所或作出一些危险的举动,如翻窗、开车甚至一些暴力活动,如杀人等。1846年
- 19-去甲睾酮19-去甲睾酮(英语:19-nortestosterone)也被称为诺龙(Nandrolone)是一种雄激素和同化类固醇(AAS)。其酯类衍生物(如其苯丙酸酯、癸酸酯等)常作为贫血、恶病体质、骨质疏松症、乳癌的治
- 圆柱数学上,圆柱(古称圆堡壔、圆囷,英语:cylinder)是一个二次曲面,也就是说,一个三维曲面,满足以下直角坐标系中的方程:这个方程是用于椭圆柱的,是对于普通圆柱(a=b)的一个推广。更一般的是
- 英国文学英语文学(英语:English literature)指英语写成的文学作品,作者不一定是来自英格兰。如约瑟夫·康拉德是波兰人,罗伯特·伯恩斯是苏格兰人。詹姆斯·乔伊斯来自爱尔兰,爱伦·坡来自
- OLET有机发光晶体管(英语:organic light-emitting transistor,简称OLET;也称有机发光敏晶体管)是一种新型的发光晶体管。该种晶体管已被声称具有显示器和片上光互连的潜力。OLET是一
- 海盆海盆(英语:Oceanic basin)在海洋学上可以指被海水覆盖的所有地方,但在地质学上,海盆则是指位于海底的盆地,他的水深比起周围地区深。以下所称的海盆,皆指地质学上的海盆。 地质学上
- 天气纪录列表天气纪录列表纪录了不同项目的极端天气现象。各项记录采取的是特定监测标准,像是表面温度、风速等,以保持数据外部影响的一致性。标准测量状况是将仪器架设高于地面2米,并搭配
- 马其顿斯基亚历山德鲁·马其顿斯基(罗马尼亚语:Alexandru Macedonski,1854年3月14日-1920年11月24日)是罗马尼亚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和文学评论家,因在自己的祖国弘扬法国象征主义而闻名,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