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Chicago Pile-1
✍ dations ◷ 2025-09-28 13:53:17 #Chicago Pile-1
芝加哥1号堆(英语:Chicago Pile-1)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核子反应堆,由恩里科·费米、利奥·西拉德等人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建立,于1942年12月2日产生可控的铀裂变链式反应,最初输出功率为0.5瓦特,人类从此进入原子能时代。芝加哥1号堆是美国曼哈顿计划的一部分,其成功运转为1945年7月16日美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Trinity Test)奠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芝加哥1号堆的研究项目属于美国曼哈顿计划的一部分,由阿瑟·康普顿所领导的芝加哥大学冶金实验室负责,恩里科·费米为项目的实际领导。反应堆的具体位置位于芝加哥大学体育场Stagg Field下方。1942年12月2日,芝加哥1号堆内部成功产生可控的铀核裂变链式反应、开启了人类的原子能时代。恩里科·费米、阿瑟·康普顿、利奥·西拉德、尤金·维格纳等等共49位科学家在现场见证了这一时刻。芝加哥1号堆的成功运转为1945年7月16日美国第一颗原子弹的成功爆炸奠基。芝加哥1号堆最初的输出功率为0.5瓦特,它由4万多个石墨块包围着1万9千片铀核燃料构成。费米将芝加哥1号堆的设备描述为“粗制的一堆黑色砖块和木料(a crude pile of black bricks and wooden timbers)”。它是由大量石墨和铀、镉、铟和银的“控制棒”,并且不像大多数随后的核反应堆,它没有辐射屏蔽或冷却系统。芝加哥1号堆于1943年停止运行,并被拆卸运输到芝加哥红门森林(Red Gate Woods),在那里被重新组装并安装了防辐射系统,成为了芝加哥2号堆(Chicago Pile-2, CP-2),而芝加哥2号堆所在的位置就是后来著名的美国第一个国家实验室阿贡国家实验室所在地。1967年,英国著名雕塑家亨利·摩尔设计制作的芝加哥一号堆纪念碑“核能(Nuclear Energy)”在芝加哥大学校园内建成,这个地点现在是一个美国国家历史名胜和芝加哥地标。
相关
- β链2B5I、2ERJ、3BPL、3QAZ、3QB7、4GS7356116186ENSG00000147168ENSMUSG00000031304P31785P34902NM_000206NM_013563、NM_001308535、XM_017318396NP_000197NP_0012
- 子午流注子午流注(midnight-noon and ebb-flow doctrine),意即根据中医学说,一日的十二个时辰,和人体的十二条主要经络互相对应,如下表所列。中医认为,在每一个时辰内,其所对应之经络上之血
- 脱衣舞俱乐部脱衣舞俱乐部(Strip club)是脱衣舞表演者提供成人娱乐的场所,他们主要会表演脱衣舞等艳舞。脱衣舞俱乐部通常都是以夜总会或酒吧模式经营,但也可能会采用卡巴莱或剧场模式。二战
- 热力学热力学,全称热动力学(法语:thermodynamique,德语:Thermodynamik,英语:thermodynamics,源于古希腊语θερμός及δύναμις),是研究热现象中物态转变和能量转换规律的学科。它着
- 土 (消歧义)土,即土壤,是一种自然体,由数层不同厚度的土层所构成,主要成分是矿物质。土还可以指:
- 沃尔巴克氏体沃尔巴克氏体属(学名:Wolbachia)为立克次体目无形体科的一属,是一类感染节肢动物、包括很大部分昆虫以及一些线虫的细菌。它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寄生微生物,可能是生物圈最常见的寄
- 里纳特·卡尔松里纳特·卡尔松(瑞典语:Lennart Carleson,1928年3月18日-),瑞典数学家。生于斯德哥尔摩。1992年因“其在傅立叶分析、复分析、拟共形映射及动力系统理论方面的基础性贡献”获得沃
- IIS互联网信息服务(英語: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ices),在台湾被称为网际网路资讯服务,是由微软公司提供的基于运行Microsoft Windows的互联网基本服务。最初是Windows NT的可选包
- 分子相似分子相似 (英文:Molecular mimicry),在免疫学上指的是当身体感染某些病原体时,病原体产生的抗原和身体某部分的抗原过于类似,导致自身产生的抗体攻击自身抗原的自体免疫疾病。
- 阿瓦士阿瓦士(波斯语:اهواز)是伊朗胡齐斯坦省中部的一座城市,位于卡伦河的岸边。阿瓦士的新区,行政和工业中心建在卡伦河的右岸;居民区位于老城区,在河的左岸。阿瓦士是该省的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