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N'-二環己基碳二亞胺(DCC)

✍ dations ◷ 2025-07-12 22:00:36 #N,N'-二環己基碳二亞胺(DCC)

,-二环己基碳二亚胺(简称为DCC)是一个常用的脱水剂,化学式为C13H22N2,在多肽合成时尤其重要。

白色有气味的晶体,熔点很低,可溶于二氯甲烷、四氢呋喃、乙腈和二甲基甲酰胺,但不溶于水。

分子中的C-N=C=N-C一部分不是平面结构,为正交排列,类似于丙二烯。它有以下共振式:

DCC的制取方法有:

1、环己胺和环己基异腈在乙酸钯、碘和氧气作用下,偶联生成DCC, 产率可达67%:

2、两分子环己基异氰酸酯在OP(MeNCH2CH2)3N催化下缩合生成DCC,产率92%:


3、两分子环己胺与二硫化碳缩合生成二环己基硫脲,再用氧化汞处理得到DCC:


4、二环己基脲与芳基磺酰氯、碳酸钾和氯化苄基三乙基铵(相转移催化剂)反应生成DCC:


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作失水剂,可用于酰胺、腈和酮的合成,自身转化为同样不溶于水的二环己基脲(DCU)。它也可使二级醇发生构型翻转。

Moffatt氧化:DCC和二甲基亚砜(DMSO)的混合溶液是Pfitzner-Moffatt氧化反应的氧化剂,可以将醇氧化为醛/酮。反应控制在醛一步,不生成羧酸。


失水:DCC使醇失水,经由-酰基硫脲中间体,生成烯烃。

构型翻转:二级醇与DCC和甲醛混合得到甲酸酯类,再用甲醇钠之类的碱处理,发生皂化反应,得到发生构型翻转的醇。

酯化:DCC和催化量的4-二甲氨基吡啶(DMAP)作用下,醇(包括一些三级醇)可与羧酸发生酯化反应。

使用失水剂DCC是除活化羧基外,另一个比较重要的接肽的方法。首先用苄氧羰基、叔丁氧羰基等保护基保护氨基,用酯类保护羧基,并将侧链保护起来。然后让反应物与DCC作用,两个底物缩合成目标多肽,DCC转化为二环己基脲。最后用Pd-C催化氢化除去保护基,就得到游离的二肽。

相关

  • 阿肯色河阿肯色河(Arkansas River)是美国密西西比河的主要支流之一,流经科罗拉多州、堪萨斯州、俄克拉何马州和阿肯色州。全长1,469公里,流域面积435,122平方公里。
  • 泰国行政区划泰国的行政区划大致分为四个等级:府、县、区、村。第一级行政区在泰语称为“จังหวัด”( changwat),中文译为“府”。全国共有77个一级行政区,其中包括76个府与府级直辖市
  • HK P30半自动手枪HK P30是一系列由德国枪械制造商黑克勒&科赫在2006年研制和生产的紧凑型、全尺寸及䄂珍型半自动手枪,是HK P2000的改进型,在2005年公开的早期型P30原型又被称为P3000。先后推
  • 2019年世界游泳锦标赛2019年世界游泳锦标赛是第18届世界游泳锦标赛,于2019年7月12日至28日在韩国光州广域市举行,该城市曾举办过2015年夏季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国际游泳联合会于2013年7月19日在西班
  • 布尔巴赫瓦尔德魏尔湖坐标:49°15′33.4″N 6°56′46.6″E / 49.259278°N 6.946278°E / 49.259278; 6.946278布尔巴赫瓦尔德魏尔湖(德语:Burbacher Waldweiher),是德国的湖泊,位于该国西南部,由萨尔
  • 铃木直铃木直(日语:鈴木直/すずき ただし ,1951年6月25日-),日本古生物研究人员。福岛县磐城市内乡出生。磐城市菊石中心主任研究人员。双叶龙(拉丁语:)的发现者。从年幼的时候对化石有兴趣
  • 巴休姆巴赫河坐标:51°28′9.5″N 7°56′42.0″E / 51.469306°N 7.945000°E / 51.469306; 7.945000巴休姆巴赫河(德语:Bachumer Bach),是德国的河流,位于该国西部,处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属
  • 新九站站新九站站是位于吉林省吉林市九站镇郊的一个铁路车站,邮政编码132101。车站建于1971年,有长图铁路经过该站,现仅办理货运业务,不办理客运业务,车站及其上下行区间均未电气化。车站
  • 克里特战争 (1645年-1669年)克里特战争(希腊语:Κρητικός Πόλεμος, 土耳其语:Girit'in Fethi),又称干地亚战争(意大利语:Guerra di Candia)或第五次奥斯曼-威尼斯战争,是威尼斯共和国及其盟友(主要有马耳他骑士团、教皇国和法国)与奥斯曼帝国、巴巴里海岸诸国之间的一场战争,战争的主要目的是争夺威尼斯最大、最发达的海外领地(英语:Stato da Màr)克里特岛。战争于1645年爆发,1669年结束,克里特岛,尤其是干地亚城是主要战场,除陆上战斗外,双方海军还在爱琴海海域多次交战,达尔马提亚
  • 奥斯曼建筑奥斯曼建筑是奥斯曼帝国统治时期在帝国统治地区内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发源于塞琉古建筑,受影响于拜占庭建筑、马木留克建筑、亚美尼亚建筑和伊朗建筑,成型于14到15世纪的布尔萨和埃迪尔内两地。实际上,奥斯曼建筑可以说是拜占庭建筑的变体,有着巨大的圆形拱顶,注重内外设计的和谐统一。例如奥斯曼式的清真寺建筑风格几乎都是参照自圣索菲亚大教堂,只不过奥斯曼建筑在其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的中东地区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