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绝书

✍ dations ◷ 2025-10-02 16:28:18 #越绝书
《越绝书》,又称《越绝》、《越绝记》,成书大约在东汉,记录了春秋末期越王勾践兴越灭吴的相关历史,是中国最古老的方域史,也是记载越国历史的文献中内容最为丰富的权威著作。《越绝书》补充了《春秋》、《左传》、《国语》、《史记》皆记述未详的吴越史事,有相当的历史价值。其编著情况模糊不清,书名、年代、作者、卷帙等均存在不少争议问题。最常见的书名为“越绝书”,此外在藏书目录、注疏征引中也称为“越绝记”、“越绝”。:2,31书名中“绝”字的含义历来众说纷纭。书中倒数第二篇《德序外传》称:“于是度兵徐州,致贡周室,元王以之中兴……越专其功,故曰《越绝》是也。”表示“绝”字指的是越王勾践有奇绝经历、卓绝功勋。书中最后一篇《篇叙外传》称:“圣人发一隅,辩士宣其辞,圣文绝于彼,辩士绝于此。故题其文,谓之越绝。”表示“绝”指的是《春秋》这样的著作和子贡这样的辩士在各自之后都已经断绝了。书中首篇《外传本事》则试图综合这两种意见。:48-50郑张尚芳认为,“绝”字记录的不是汉语,而是古越语的发音。古越语与泰语同属侗台语,泰语中有จด(/.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tium Alternative","TITUS Cyberbit Basic","Arial Unicode MS","IPAPANNEW","Chrysanthi Unicode","GentiumAlt","Bitstream Vera","Bitstream Cyberbit","Hiragino Kaku Gothic Pro","Lucida Grande",sans-serif;text-decoration:none!important}.mw-parser-output .IPA a:link,.mw-parser-output .IPA a:visited{text-decoration:none!important}tɕot˨˩/)一词,意为“书写、记录”,古越语则用对应的词作为越国史书的名称。该词用发音相近的汉字记下来,就是“绝”(上古汉语“绝”字拟音为*dzod)。《德序》和《篇叙》中对“绝”的解释是后代整理越国史书者的附会。:267《越绝书》今存十九篇,分十五卷(或将《外传本事》单独分出一卷)。各篇内容如下:今本《越绝书》的篇目次序、标题、内外之分,与《越绝书》原始面目有较大差异,据考证大约在五代末期、北宋初期有过一次较大变动。:131-132,136,223据《德序》和《篇叙》记载,《越绝书》成书时有主要篇文八篇,依序为:《太伯》、《荆平》、《吴人》(或《吴越》)、《计倪》、《请籴》、《九术》、《兵法》、《陈恒》。《太伯》篇即今本《外传记吴地传》,《吴人》篇即今本《吴内传》。这八篇主要篇文为内篇,其余为外篇。《越绝书》成书至北宋,已有五个篇章失传,之后又失传一篇。清代钱培名校勘《越绝书》时,曾辑佚二十八条。当代李步嘉校释《越绝书》,又辑佚十二条。《德序》、《篇叙》所记八篇之一的《兵法》(《文选》李善注引作《越绝书·伍子胥水战兵法内经》)大约在北宋初年失传,现只存数条佚文,内容与水战船舰、阵法有关。:159-162今本《越绝书》正文最后一篇《春申君》,讲述的内容发生在勾践灭吴两百年之后,可能是原书没有的篇章,五代末到宋初才被人加入书中。:137《隋书·经籍志》称作者为子贡。北宋《崇文总目》称,也有人认为作者是伍子胥。后人多不相信这两种说法,因为书中还有秦汉的地名、年号。《越绝书》末篇《篇叙》末段说:“句践以来,至乎更始之元,五百余年……记陈厥说,略其有人。以去为姓,得衣乃成。厥名有米,覆之以庚。……文属辞定,自于邦贤。邦贤以口为姓,丞之以天。楚相屈原,与之同名。”明代杨慎注意到,“去”字得“衣”组成“袁”字,“米”上覆“庚”组成“康”字,承“口”以“天”组成“吴”字,屈原之名即为“平”字,因此判定《越绝书》的作者是袁康和吴平,时代是在东汉。目前学界多认为,《越绝书》中的原始材料来自战国时期或稍后。在东汉前后,有人对这些原始材料进行编辑,整理、编次、增删、夹注、加工文字,使《越绝书》成书,并先后增补《德序》、《篇叙》、《本事》这三篇极具公羊学色彩的序跋。袁康和吴平(可能是化名)即为其中两次编订工作的主要贡献者。最晚到西晋初年,《越绝书》基本面貌已经定型,开始被其他文章引用。:97,247,302,306南宋以前,《越绝书》只有手抄本。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年),丁黼在夔州刻印《越绝书》,是第一个刻本。此后流行于世的各版本之间差别相当微小,均出自丁黼本这同一个源头。现存的最早版本为明初刻本。:9-10:222清代,卢文弨、钱培名先后根据其他著作中的引文来校勘《越绝书》。钱培名校《越绝书》尤其被视为善本,广泛流行。1956年,浙江图书馆馆长张宗祥《越绝书校注》出版,开注释《越绝书》的先河。1996年,俞纪东《越绝书全译》出版,是较好的普及性入门读本。:195,199-201《越绝书》与《吴越春秋》大约作于同一时代,两部书都以吴越争霸的史事为主题,有不少重复的内容。《越绝书》持越国立场,《吴越春秋》则持吴国立场。 针对两书的先后和高下,历来有不同看法。陈恺、钱培名、徐益藩、晁岳佩等认为《吴越春秋》借鉴《越绝书》;黄震、乔治忠等认为《越绝书》因袭《吴越春秋》。《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认为《越绝书》“博丽奥衍”,超过《吴越春秋》;晁岳佩、乔治忠等认为《吴越春秋》严谨清晰,胜于《越绝书》。 :82,140《越绝书》是中国记载越国历史的文献中内容最为丰富的权威之作,尤其留下了珍贵的语言学和地名学资料。《越绝书》也被视为兵家之书,不仅谈论具体兵法、术数等战术,还广泛涉及权谋、后勤、外交等战略问题。书中经世致用的农业和经济思想,也为后人所重视。《吴地传》和《地传》详细记载了吴越两国国都及周围的山川地理,是中国地方志之先导。

相关

  • 椭圆在数学中,椭圆是平面上到两个相异固定点的距离之和为常数的点之轨迹。根据该定义,可以用手绘椭圆:先准备一条线,将这条线的两端各绑在固定的点上(这两个点就当作是椭圆的两个焦点
  • 软组织肉瘤肉瘤(英语:sarcoma;希腊语:σάρκωμα,sárkomma,源于sárka,意为肉、软组织,词尾~om指肿瘤)是一种恶性肿瘤,组织来源为支持组织—间胚叶组织(准确一点,来自中胚层)。与上皮组织恶性
  • 贺尔蒙激素(英语:hormone)也音译作荷尔蒙或贺尔蒙,在希腊文原意为“兴奋活动”。激素是指体内的某一细胞、腺体或者器官所产生的可以影响机体内其他细胞活动的化学物质。仅需很小剂量
  •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英语: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缩写NOAA, /ˈnoʊ.ə/;也简称国家海洋与气象局、国家海洋大气局)是隶属美国商务部的科技部门,主要
  • 覆盆子覆盆子(学名:Rubus idaeus)是蔷薇科悬钩子属的木本植物,其果实味道酸甜,植株的枝干上长有倒钩刺。覆盆子有很多别名,例如: 红桑子、 覆盆、覆盆莓、托盘(东北)、饽饽头(东北)、公饭(广东
  • 尤金·R·布莱克小尤金·罗伯特·布莱克(Eugene Robert Black, Jr.,1898年5月1日-1992年),美国银行家、商人、经济学家,曾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1933年-1934年)。
  • 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未受国际普遍承认国家 被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俄语:Донецкая народная республика,罗马化:Donetskaya narodnaya respublika)是乌克兰东部与俄罗斯接
  • 弗里德里希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德语:Caspar David Friedrich,1774年-1840年),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风景画家。他出生于瑞典波美拉尼亚的格赖夫斯瓦尔德镇,而当时的波美拉尼亚属于瑞典王国
  • 台湾闽南语推荐用字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抽动综合征抽动综合症(又称不随意动作,英文名称为:Tics)是一种突发性、重复无规律的发出声音或肌肉抽动 。有些特定的不随意动作很难被旁人察觉,例如:脚趾的扭动或腹部肌肉的抽动。通常抽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