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恰亚诺夫

✍ dations ◷ 2025-07-05 19:43:13 #1888年出生,1937年逝世,苏联经济学家,俄罗斯人类学家,俄罗斯科学家

亚历山大·恰亚诺夫(А.В.Чаянов,1888年-1937年),苏联经济学家,“组织—生产”学派主要理论家。生于莫斯科。1905年起成为民粹派思想家,加入社会革命党。十月革命后支持苏维埃政权,任过彼得罗夫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农业人民委员部部务委员,长期主持农业合作社的领导工作。1930年因“劳动人民党”案件被捕,后被枪决。1987年被平反恢复名誉。很重要的一个观点是,他提出小农的生产曲线与资本主义农场企业有不同的生产曲线,小农的劳动力供给是既定的,没有弹性,他往往只能在劳动的边际产出接近于零的时候才停止劳动。起决定作用的是生存的需要,而不是工资和利润的需要。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30521173516/http://cpd1.ufmt.br/ichs/territorios%26fronteiras/artigos/2010-1-8.pdf

相关

  • 中间宿主中间宿主(intermediate host或secondary host)是指寄生物的幼虫、童虫或于无性生殖阶段时用以寄生的物种。如需两个以上中间宿主,则依顺序称第一、第二中间宿主等。 这类宿主也
  • 兽亚纲后兽下纲 Metatheria 真兽下纲 Eutheria兽亚纲(学名:Theria,源自希腊语θηρίον,野兽之意)是分类学上的一群哺乳类动物。这些动物从出生到幼年时期,不须经历在蛋中的生活。而
  • 拉腊马里亚诺·何塞·德·拉腊因(Mariano José de Larra)(1809年3月24日-1837年2月13日)是西班牙浪漫主义作家,最出名的是杂文。他最后自杀身亡。马里亚诺·何塞·德·拉腊因的作品往
  • 生产力生产力(英语:productive forces,德语:Produktivkraft)是人对自然的关系,是改造自然和影响自然并使之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概念。通常认为,生产力有三
  • 非洲艾虎(I. striatus)非洲艾虎(学名Ictonyx striatus),属于食肉目鼬科,它主要生活在干旱和干燥的气候下,如非洲中部、南部和撒哈拉以南的大草原和开放地区,但不包括刚果盆地和西非沿海地区。夜行动物。
  • 亨利三世 (英格兰)亨利三世(英语:Henry III;1207年10月1日-1272年11月16日),是金雀花王朝时期的英格兰国王,由1216年到1272年在位。虽然他的在位时间相当长,但却是英格兰历史上最不出名的国王之一。亨
  • 史蒂文·兰兹伯格史蒂文·兰兹伯格,芝加哥大学数学博士。现任罗切斯特大学经济学教授。兰兹伯格在Slate网络杂志撰写《每日经济学》,也在《财富》、《福布斯》、《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
  • 马兰 (植物)马兰别名红梗菜、鸡儿肠、田边菊、紫菊、鱼鳅串,螃蜞头草等,菊科马兰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嫩叶可做食用,称“马兰头”,中国江南地区常用做蔬菜,多清炒或凉拌,与枸杞头、菊花脑并称为
  • 爱德蒙·哈雷爱德蒙·哈雷(英语:Edmond Halley/ˈɛdmənd ˈhæli/,1656年11月8日-1742年1月14日)是一位英国天文学家、地理学家、数学家、气象学家和物理学家,曾计算出哈雷彗星的公转轨道,并
  • 蒙山都法蒙山都法或孟山都法是化学工业上利用甲醇羰基化制备乙酸的办法;1970年,孟山都公司建造了首个使用铑为基础的催化剂的设备。使用铑或铱代替钴做主催化剂,以碘为活化剂的可溶性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