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孔

✍ dations ◷ 2025-10-08 23:19:54 #核孔
核孔是镶嵌在真核细胞细胞核核膜中的一种复合物,是细胞核与细胞质间物质交流的通道。细胞核内合成的RNA、大多蛋白质与核糖体等进入细胞质的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而细胞质中的大分子物质也需经过核孔进入细胞核。脊椎动物细胞的核膜上平均拥有约2000个核孔,但核孔的数量也会根据细胞转录活动的旺盛程度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组成核孔的蛋白质是核孔素。约有一半的核孔素典型地包含α螺旋和β螺旋团,或包含结构域,因为另外一半的一级结构中包含许多重复的缩氨酸、苯丙氨酸及甘氨酸,所以这一半表现出蛋白质自然发展所形成的典型结构特征,亦即缺少整齐次组织的高度弯曲蛋白质,这些发生病变的蛋白质称作细粒核孔素。核孔允许载有水溶性分子的运输工具通过核膜。这些运输工具包括从细胞核输出到细胞质中的RNA或进入细胞核的蛋白质(例如:DNA聚合酶及核纤层蛋白)、糖类和脂质。核孔可以主动引导复合物每秒移动一千次。虽然小分子可以直接以扩散作用通过核膜,但大分子必须被特别的信号序列识别,然后才能在某些蛋白质的辅助下进出细胞核,这也就是所谓的“运行周期”。每八单位围绕在实际核孔周围的蛋白质会使进入的孔通道按照蛋白质轮廓突出,而在核孔中心往往会出现由类似塞子的结构,但对这种结构的作用仍不明晰。

相关

  • 显生宙显生宙(Phanerozoic),或称显生元、显生代,是5.41亿年前大量生物出现的时期。显生宙即意为这个时期地球上有显著的生物出现。而那些看不到或者很难见到生物的时代统称为隐生元或
  • 恩斯特·鲁斯卡恩斯特·奥古斯特·弗里德里希·鲁斯卡(德语:Ernst August Friedrich Ruska,1906年12月25日-1988年5月27日),德国物理学家,电子显微镜的发明者,1986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恩斯特·鲁
  • 肾上腺脑白质失养症肾上腺脑白质失养症(ALD, Adrenoleukodystrophy),是一种脑内去髓鞘化白质化的遗传病,其通常分作儿童型脑白质化、青少年大脑型、肾上腺脊髓性神经病变型及女性异型合子病征基因
  • 喷嚏喷嚏,又称喷嚏反射,是一种人和动物的生理反射行为。反射的感受器在鼻黏膜,由三叉神经传导到脑部。打喷嚏前,鼻子变得发酸、发痒。过程一般为急促吸气,张嘴,然后高速(可达每小时50公
  • 右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是一种非苯二氮类的短期镇定慛眠剂,是一种有活性的佐匹克隆右旋异构物;是一种环吡咯酮类化合物(英语:cyclopyrrolones)。主要被用于治疗失眠,通常用在短期治疗,长期治疗
  • 罗非昔布罗非昔布或罗非考昔(英语:Rofecoxib,/ˌrɒfᵻˈkɒksɪb/)商品名Vioxx、Ceoxx和Ceeoxx。是一种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由默克公司制造、出售。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于1999年5
  • 昏睡昏睡(Somnolence)也称为想睡,是有强烈想要睡眠的欲望,或是睡眠的时间异常的长(嗜睡症)。昏睡有许多不同的意义及其原因,可能是指平常在要睡着之前的状态、因为昼夜节律失调而进入的
  • 脏器逆位脏器逆位,亦称内脏逆位(situs inversus)是一种先天性的结构缺陷,症状是患者的内藏各器官的位置与一般人正好左右相反(镜像对称),譬如患者的心脏位在右手边,肝脏位在左手边。这种先天
  • 十二指肠悬肌十二指肠悬肌(Musculus suspensorius duodeni),又称屈氏韧带(Ligament of Treitz)。为一连接十二指肠空肠曲(英语:duodenojejunal flexure)和上肠系膜动脉(英语:superior mesenteric a
  • 神秘动物学隐匿动物学(英语:Cryptozoology),又称传说动物学,神秘生物学,是一种专门研究未知或传闻动物的动物学,为神秘生物学之一支(另一为隐匿植物学),主要包含两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