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身

✍ dations ◷ 2025-07-11 04:58:45 #三身

三身(梵文:त्रिकाया,Trikāya),大乘佛教理论中佛具有的三种身:应身(变化身;梵文:nirmānakāya,藏文:sprul sku)、报身(受用身;梵文:sambhogakāya,藏文:long spyod rdzogs pa'i sku)、法身(自性身;梵文:dharmakāya,藏文:rdzogs sku)。

身(kāya)即聚集之义,聚集诸法而成身 。

此三身之关系,如月之体、光、影,称为一月三身。具体言之,法身之理体是唯一、常住不变,故以月之体为喻;报身之智慧由法身之理体所生,能照明一切,故以月光为喻;应身具变化之作用,从机缘而现,故以月影映现水面为喻。

另外,应身又可叫“变化身”、“父母生身”、“随世间身”、“化身”、“生身”、“假名身”、“二乘凡夫所见身”等,报身又叫“受用身”、“法性生身”、“菩萨所见身”等,法身又叫“自性身”、“真实身”、“佛所见身”等。

印度教亦有三身的说法。在印度教中,信仰湿婆神的这一派,相信湿婆神拥有变化的能力。他们认为,湿婆神的本体,即是法身,是构成这个世界的根本。他的受用身,居住在天界,为大自在天。而他变化出各种相貌,出现在任何一个需要他的地方。如大黑天,就是他著名的化身。

按天台宗说法,‘理’法之聚集称为法身,法身如来名毘卢遮那(Vairocana);‘智’法之聚集称为报身,报身如来名卢舍那(Vairocana);‘功德’法之聚集称为应身,应身如来名释迦文(Śākyamuni),视此三佛为不一不异。

若依三论宗吉藏的解说,则佛真法身“犹如虚空”,应物现形“如水中月”,此为一本一迹。

其中,法身即佛性,修行显出佛性,则为报身。但为“开迹合本”,可合佛性及佛性显,皆名为法身;化菩萨为报身,名卢舍那,化二乘为化身,名释迦。但为“开本合迹”,化众生皆名化身。各经论随义说之,而产生二身、三身或四身的说法。

在西明寺学习唯识义理和《大乘起信论》的昙旷,在回答藏王墀松德赞的《大乘二十二问》中,综合各种大乘三身异说的开合后,解说为:

昙旷主张大乘三身诸佛“非一非异”,因为“诸色法无实体故,真如理智无限碍故”,所以说“一微尘中有无量佛,一刹那中含三世劫,一佛住处有一切佛,一切佛国有一切佛,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同处同时,不相障碍”。

他认为部派佛教经论说法,报,化三身之义与大乘不同,而解说为:

昙旷解说佛身若详细分别,可析为五,依开合不同,可再合为四身、三身、二身(法身、化身)。若合为“一身”,即五中前之四身皆功德法,总名为法。自体依止聚集义故,总名为身。

禅宗慧能要人于自身中,见自性有三身佛:

密乘认为诸佛如来有三轮身(日语:三輪身) :

三身若搭配上天台宗所立的四种净土:

法相宗称常寂光土为“法性土”,实报无障碍土为“报土”,凡圣杂居土为“变化土”,但不立“方便有余土”,并把三身配属四智与清净法界。

三轮身配五方佛如下表:

相关

  • 虹膜炎虹膜炎(Iritis)是一种形式的前葡萄膜炎,指的是发炎的虹膜的眼睛,通常会急性发作,大部分会在6至8周内复元,发作时通常眼睛会红、痛,以及视力模糊。发病时通常只发生在一眼。主要有两
  • 德尔菲法德尔菲法(Delphi method)是一种结构化的决策支持技术,它的目的是在信息收集过程中,通过多位专家的独立的反复主观判断,获得相对客观的信息、意见和见解。调查组通过匿名方式对选
  • 楚科奇-堪察加语系楚科奇-堪察加语系,又名罗拉维特兰语系(Luorawetlan),是古西伯利亚语言的其中一种,通行于东北西伯利亚。虽然古西伯利亚语言本身的成员未必有关连,但楚科奇-堪察加语族之内的语言
  • 马耳他共和国坐标:35°57′32″N 14°24′43″E / 35.95889°N 14.41194°E / 35.95889; 14.41194面积以下资讯是以2011年估计国家领袖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 以下资讯是以2016年估计国
  • 燕昭王燕昭襄王(?-前279年),姬姓,名职,中国战国时期的燕国君主。燕王哙之子。简称昭王或襄王。燕王哙死后,燕人共立为燕王,在位期间燕将秦开大破东胡及朝鲜、上将军乐毅联合五国攻齐,占领齐
  • 西德尼·希恩伯格西德尼·杰·希恩伯格(英语:Sidney Jay Sheinberg,1935年1月14日-2019年3月7日),美国律师兼娱乐业高管,他曾在美国音乐公司(英语:MCA Inc.)和环球电影制片厂担任总裁或首席运营官职位
  • 陆彦章《松江邦彦画像》之陆彦章像陆彦章(?年-?年),字伯达,号紫阳,南直隶松江府华亭县人。明朝政治人物。陆树声子。万历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进士。其父陆树声特遗书戒之,书云:“于家则疑盈满
  • 彭汝砺彭汝砺(1042年-1095年),字器资,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彭汝方之兄长。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第一名进士(状元),授保信军推官,武安军掌书记。元丰初年,出京为江西转运判官,徙提点京西刑狱。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为起居舍人,一年后升中书舍人。绍圣二年(1095年)正月,召为枢密都承旨,未及赴而卒。著有《易义》、《诗义》、诗文五十卷,已佚。后人辑其遗诗为《鄱阳集》十二卷。
  • 贾恩卡洛·贝尔切利诺贾恩卡洛·贝尔切利诺(意大利语:Giancarlo Bercellino,1941年10月9日-),意大利男子足球运动员,场上位置是后卫。他曾代表意大利国家队参加1968年欧洲足球锦标赛,结果获得冠军。
  • 米卡埃尔·安德松 (1966年)米卡埃尔·安德松(瑞典语:Mikael Andersson,1966年5月10日-),瑞典男子冰球运动员,场上位置是前锋。他曾代表瑞典国家队参加1998年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冰球比赛,获得第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