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奕
✍ dations ◷ 2025-09-29 12:52:46 #奕
醇贤亲王奕譞(满语:ᡳᡥᡠᠸᠠᠨ,穆麟德:I Huwan,太清:I Huwan;1840年10月16日-1891年1月1日),字朴菴,别称竹窗、兰阳,室名为九思堂、思谦堂、退省斋、退潜别墅。清道光帝第七子,故一般称他为七王爷;母为道光帝庄顺皇贵妃乌雅氏(1822年-1866年),兄为咸丰帝,谥贤。诏定称号皇帝本生考醇贤亲王、皇帝本生祖考醇贤亲王。
奕譞的嫡福晋婉贞是慈禧太后的妹妹,奕譞与她所生的第二子载湉后来成为光绪帝。奕譞与侧福晋所生的五子载沣则继承醇亲王封号,奕譞的长孙溥仪为清朝末代皇帝,即宣统帝。奕譞是清朝皇室任命的名义上的清末海军及北洋水师最高统帅,实际上指挥权属于李鸿章及淮军丁汝昌。奕譞的父亲(道光)、兄长(咸丰)、儿子(光绪)、孙子(溥仪)都是皇帝,自己却不是。1840年出生,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1850年2月咸丰登基时,十岁的奕譞按例封为“多罗醇郡王”。1860年,奕譞奉旨与懿贵妃叶赫那拉氏的妹妹成婚,依例先行分府出宫,他受赐的府邸坐落在宣武门内的太平湖东岸,即现在的中央音乐学院所在的地方,今称南府。分府后,仍留任内廷行走。咸丰年间,奕譞在政治上并不出色,但咸丰帝死后,奕譞积极配合慈安、慈禧太后发动辛酉政变,亲自捉拿了顾命八大臣之首肃顺,再加上娶了慈禧太后之妹为嫡福晋,所以慈禧太后开始重用奕譞。辛酉政变之后,二十一岁的奕譞开始担任正黄旗汉军统帅、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御前大臣、后扈大臣、管理善扑营事务、署理奉宸苑事务、管理正黄旗新旧营房事务、管理火枪营事务和神机营事务。1864年慈禧太后为奕譞“加亲王衔”,任正红旗满洲都统,次年任正黄旗满洲都统、总理善扑勇射大臣、弘德殿行走、稽查弘德殿皇帝读书事务。1869年主驱逐洋人,激励绅民打毁天主教堂,盛传天津教案为他所主使。事后因惩凶赔款,愤请辞职。当年又因支持慈安太后对慈禧的亲信太监安得海处斩,为慈禧太后所恨。1872年晋封和硕醇亲王,是为第一代醇亲王。1873年,同治皇帝亲政,被免去弘德殿行走之职。载湉是奕譞的二子。同治没有孩子,1874年他去世后,慈禧挑选载湉继承大统。在场的奕譞听到这一消息,当场晕厥过去。亲历其事的翁同龢在日记中描述当时的情景道:“维时醇郡王惊遽敬唯,碰头痛哭,昏迷伏地,掖之不能起。”又一说是因为慈禧太后为报复奕譞杀安德海的仇,因此挑选奕
相关
- 相互理解性相互理解性(mutual intelligibility)指语言学上的互通程度(亦称互懂程度),为某种语言的使用者在从未接触另一种语言(包括听或学习)的情况下,能通过听力或(及)阅读理解另一种语言的程度
- 人文人文地理学(英语:Human geography),是一类社会科学分支,关于研究世界、人类社会、文化、经济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强调空间和地区的关系。作为一门学科,地理分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后
- 生物工程学生物工程学(Biological Engineering或bioengineering),是一种即综合利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的知识,以及工程学本身的方法,以应对在生物学及医药学等领域等各种问题,满足人
- 肯尼亚平脸人肯尼亚平脸人(学名:Kenyanthropus platyops)又名平脸肯尼亚人或肯尼亚扁脸人,是350-320万年前上新世已灭绝的人种,于1999年在肯雅图尔卡纳湖发现。化石特征是扁阔的面,并趾骨显示
- 热岛效应热岛效应是一个自1960年代开始,在世界各地大城市所发现的一个地区性气候现象。具体来说,无论从早上到日落以后,城市的气温都比周边地区来得高,并容易产生雾气。这个现象的发现,是
- 洛特-加龙省坐标:44°14′49″N 0°27′01″E / 44.2470173°N 0.4502368°E / 44.2470173; 0.4502368洛特-加龙省(法文:Lot-et-Garonne,发音:;奥克语:Òlt e Garona)是法国新阿基坦大区所辖的
- 名片名片(粤语:咭片;日语:名刺/めいし Meishi;英语:Business card),是一种载有关于公司或个人的联系信息的卡片,常用于商务往来场合之中,作为一种便利和记忆辅助工具的共享。名片通常包括:
- 小头症小头畸形(Microcephaly),又称小头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neurodevelopmental disorder),它指的是一个人的头围相对于其年龄与性别的平均值小三个标准差以上的状况。小头畸形可能是
- 策划企划,又称策划、计划,是一个由个人、多人、组织团体、甚至是企业为了完成某个策略性目标而必经的首要程序。包括从构思目标、分析现况、归纳方向、评估可行性,一直到拟订策略、
- 粉彩粉彩(英语:Pastel)是一种绘画颜料,通常制成笔型,所以又称粉彩笔或粉色画笔,有时为了与油粉彩区别,又称为干粉彩。粉彩起源于18世纪,主要用于绘制粉画,有很强的覆盖性,色彩明快,颜色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