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破坏

✍ dations ◷ 2025-10-07 09:47:08 #创新经济学,技术变革,历史理论,社会文化进化,奥地利经济学派

创造性破坏(德语:Schöpferische Zerstörung;英语:creative destruction,又称创造性毁灭)是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提出的重要观点,是其创新理论与经济周期理论的基础。

“创造性破坏”的理论起源可以追溯到德国社会学家维尔纳·桑巴特1913年所著的《战争与资本主义》(Krieg und Kapitalismus)。在早期著作中,马克思认为该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不断产生和消灭财富,而且通过战争和经济危机不断毁灭人类财富。

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1942)中,熊彼得发展了马克思的理论,并在书的第二部分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创造性破坏”最终会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的解体。

后来,自由主义和自由市场派经济学家把“创造性破坏”视为资本主义的优点,用于描述公司和杨也的兴衰使市场向更有效率的方向进行。在这种观点下,创造性破坏是资本主义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企业家的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驱动力,而创新能够从内部不停地革新经济结构,即不断地破坏旧有的秩序和结构, 同时再不断地创造新的结构。这一过程便被称为“创造性破坏”。通过创新,企业家不断创造性地打破旧的市场均衡,而经济增长就是以这种“创造性破坏”为特征的动态竞争的过程。

相关

  • 工业技术研究院工业技术研究院(简称工研院,英文简写:ITRI),总院位于新竹县竹东镇,为中华民国经济部成立的公设财团法人,在台北市、新竹市、新竹县、台中市、南投县、台南市等地皆设有院区或办事处
  • 海军军官学校中华民国海军军官学校(R.O.C. Naval Academy),简称海军官校,是一所专门培育中华民国海军军官的军校,位于中华民国高雄市左营区海军左营基地,以“培育第一等人才,建设第一等海军”为
  • 防晒霜防晒霜(英语:sunscreen)是防止皮肤受紫外线晒伤的护肤品。有不同的防御指数SPF(Sun Protection Factor),指在一段情况下可延长避免晒伤的时间。如用SPF4太阳油,则在每平方公分的皮
  • 内政部营建署内政部营建署(简称营建署)是中华民国内政部附属机关,为中华民国国土资源规划、利用与管理之最高主管机关。营建署同时也是各国家公园的主管机关,由国家公园组负责掌管。依照《内
  • 萤火《萤火》是熊宝贝乐团的第二张单曲,于2008年5月31日发行。饼干(主唱·贝斯手)在访问中提到,此张EP是一个关于“失去、追寻,与希望”的故事,如果灰色是一部曲的话,那萤火就是二部曲
  • 氯化铟氯化铟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InCl3。这种无色的盐在有机合成中用作路易斯酸,它也是常见的可溶性铟化合物之一。作为相对正电性的金属,铟可以和氯反应,生成氯化铟。氯化铟易
  • 霍茹夫霍茹夫(波兰语:Chorzów)是波兰西里西亚省的一座城市,位于拉瓦河畔,波兰最大的都市区之内,是波兰重要的工业都市。波兰民主化后许多企业都被私有化,服务业得到了发展。是上西里西亚
  • 正房瀑布正房瀑布(韩语:정방폭포),是韩国济州岛西归浦地区著名的瀑布,高23米,宽可达8米,是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也是济州的十大风景奇观之一。瀑布的源头是东宏津溪,正房瀑布是亚洲唯一直接流
  • 查尔斯·基泰尔查尔斯·基泰尔(英语:Charles Kittel,1916年7月18日-2019年5月15日),美国物理学家,曾任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教授,现为该校荣誉退休教授。基泰尔于英国剑桥大学获得文学士学位,之后于19
  • 汉惹拔汉惹拔(马来文:Hang Jebat,又译作汉惹伯、汉泽拔、汉日拔、汉嘉伯、汉杰巴、杭兹巴特等)是马来传奇故事中的人物,他最早出现于马来古典小说《汉都亚传(马来语:Hikayat Hang Tua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