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trick Charnay

✍ dations ◷ 2025-07-20 08:30:45 #1954年出生,在世人物,出生于1954年,法国生物学家,分子生物学,神经科学,法国科学院院士,法国国家卫生暨医学研究院,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校友

派翠克・尚内 (法语:Patrick Charnay,1954年2月3日-),是法国的生物研究学家。身为法国国家卫生暨医学研究院(Inserm)的荣誉研究总监,他任职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ENS),从事分子遗传学和发育生物学的教学工作。

尚内毕业于巴黎综合理工学院 (École Polytechnique)(1973年届)。离开母校后,他决定钻研基础生物学,并在巴斯德研究所(Institut Pasteur)隶属的Pierre Tiollais的实验室致力撰写科学论文。其中,他更是深入研究乙型肝炎病毒基因体的选殖和排序,以及细菌表面抗原合成的取得。其研究成果对乙型肝炎的治疗贡献良多,为安全且有效的疫苗研发奠定了基础。1980年,尚内荣获法国国家卫生暨医学研究院聘请为院士。他于1981年取得博士学位后,前往哈佛大学 (美国-剑桥)深造,在该校汤姆·马尼亚提斯(Tom Maniatis)的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的是球蛋白 基因表达调节的分子基础。 1984年,他以首席研究员的身份加入了位于德国 海德堡的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EMBL),针对在神经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的转录因子进行研究。自1989年起,他便任职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的生物学系,并持续研究左右神经系统的发展及其功能和调节的基因。尚内任职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期间,先后担任了法国国家卫生暨医学研究院研究单位主任(1993-2005),生物系主任(2000-2001及2016-2017)以及生物学教授的职位(2013-2018)。他也在巴黎综合理工学院担任过教职(1997-2010) 。尚内自1995年起获选为欧洲分子生物学组织(EMBO)的会员,自1998年起获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并且自2004起获选为法国科学院院士 。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参与(主持)了为数众多的科学委员会。

在尚内的职业生涯中,大部分的时间他都将研究重点放在控制脊椎动物的中枢与周围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的基因控制机制上。主要科学贡献:

相关

  • 4d2 5s22, 8, 18, 10, 2蒸气压第一:640.1 kJ·mol−1 第二:1270 kJ·mol−1 第三:2218 kJ·mol主条目:锆的同位素.mw-parser-output ruby>rt,.mw-parser-output ruby>rtc{font-
  • 麦芽三糖麦芽三糖(Maltotriose)为一种三糖,由三个葡萄糖分子组成,并以 α-1,4 糖苷键相链接。果聚糖:菊粉 · 果聚糖β2→6甘露聚糖:低聚木糖:半乳聚糖:
  • 绿宝石祖母绿是一种宝石,常被称为“绿宝石之王”。祖母绿是一种很古老的宝石,在古埃及时代就已用做珠宝。当时的著名矿场-克利奥帕特拉(埃及艳后之名),现已因大量开采而耗竭。现今生产祖
  • 顿河顿河可能是指下列事物:
  • 特奥多尔·艾克特奥多尔·艾克(德语:Theodor Eicke,1892年10月17日-1943年2月26日)是一位纳粹德国党卫队上将(Obergruppenführer),为著名的骷髅师指挥官,同时也是纳粹德国创设集中营的重要人物。他
  • 缝匠肌缝匠肌是连接腰部前侧的带状长形肌肉,与大腿交叉之后延伸至小腿正面。由于以前的裁缝师父在工作的时候总是盘腿而坐,因此才将这个部位的肌肉命名为缝匠肌。负责将膝盖举起、放
  • 马拉提语马拉地语(मराठी Marāṭhī、Marathi language) 是印度的22种规定语言之一,在马哈拉施特拉邦大约有 9 千万使用者。马拉地语有悠久的历史,据报可在8世纪的碑文中找到。马拉
  • 豫州 (九州)豫州,是汉族传统中的汉地九州之一,位于黄河至汉水上游之间的地区,领有中原的主要地域,相当今黄河以南的河南省地区。汉武帝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于豫州地区设置豫州刺史部作为监
  • 遗魮遗魮(学名:)为辐鳍鱼纲鲤形目鲤科的其中一个种。该物种于1903年由George Albert Boulenger描述,分布于非洲尼罗河流域,体长可达5.4公分,可做为食用鱼。 维基物种中有关遗魮的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