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 (数学)

✍ dations ◷ 2025-10-10 06:08:15 #集合论基本概念,类的理论,罗素公理体系,范畴论

在集合论及其数学应用中,类是集合(或其他数学物件)的搜集(collection),可以依所有成员所共享的性质被无歧定义。有些类是集合(例如由所有偶数构成的类),但有些则不是(如所有序数所构成的类或所有集合所构成的类)。一个不是集合的类被称之为真类。一个是集合的类被称为“小类”。

在数学里,有许多物件对集合而言太大,而必须以类来描述,像是大的范畴和超实数的类体之类等。要证明一给定“事物”为一真类,一般的做法是证明此一“事物”至少有着如序数一般多的元素。有关此一证明的例子,请参见完全自由格(英语:Free_lattice#The_complete_free_lattice)。

真类不能是一个集合或者是一个类的元素,而且不受ZF集合论中的公理所限制;因此避免掉了许多朴素集合论中的悖论。反而,这些悖论成了证明某一个类是否为真类的方法之一。例如,罗素悖论可以证明由所有不包含集合自身的集合所构成的类是一个真类,而布拉利-福尔蒂悖论则可证明所有序数所构成的类是一个真类。

标准的ZF集合论公理不会论及到类;而在元语言中,类只作为逻辑公式的等价类而存在。冯诺伊曼-博内斯-哥德尔集合论则采取了另一种方式;类在此一理论中是基础的物件,而集合则被定义为可以是其他某些类的元素的类。真类,则为不可以是其他任何类的元素的类。

在其他集合论如新基础集合论或半集合的理论中,“真类”的概念依然是有意义的(不是任一堆事物都会是集合),但对集合特质的认定并非依据其大小。例如,所有包含全集的集合论都会有个是集合的子类的真类。

“类”这一词有时会和“集合”同义,最为人知的是“等价类”这一术语。这种用法是因为从前对类和集合不如现今一样地区别的缘故。许多19世纪之前对“类”的讨论提及的实际上是集合,又或者会是个更为模糊的概念。

相关

  • 研究研究是用主动和系统方式的过程,是为了发现、解释或校正事实、事件、行为、或理论,或把这样事实、法则或理论作出实际应用。“研究”一词常用来描述关于某一特殊主题的资讯收集
  • 腹股沟疝腹股沟疝是指发生在腹股沟区的腹外疝,即腹腔内的器官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形成的疝囊通过腹股沟管内口或腹股沟三角进入腹股沟管或阴囊。可分为腹股沟斜疝(简称斜疝)和腹股沟直疝
  • 三人三人性行为(英语:threesome)是群交的一种,俚语又称“3P/三劈”、“一王二后”、“起双飞”(MFF、两女一男)、“两王一后”(MMF、两男一女),有时另包括男男性行为或女女性行为。在多配
  • 蛇油蛇油(英语:Snake oil)是一种从中国水蛇的脂肪中萃取出来的中药。这是一种发红剂(英语:Rubefacient)/药膏,用于缓解身体轻微的疼痛。而在俚语中的“蛇油”,意思是指被夸大成效的一种药
  • 渡渡鸟渡渡鸟(学名:Raphus cucullatus)又称毛里求斯愚鸠、愚鸠、孤鸽,是已灭绝的渡渡鸟属的唯一物种,属鸽形目鸠鸽科,仅产于南印度洋马达加斯加岛东侧的毛里求斯岛上,是一种不会飞的鸟。
  • 清洁剂清洁剂是具有清洁功能的化学品,可以是纯净物,也可是混合物。清洁剂基本上都为水溶液。除此之外,组分还有:以下是几种常用的清洁剂:
  • 厌氧性生物厌氧生物,或称厌气生物,是指一种不需要氧气生长的生物。它们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种,即专性厌氧生物、兼性厌氧生物及耐氧厌氧生物 。人体内的厌氧生物多存在于消化系统中,有些种类
  • 冰雪圈冰雪圈(英语:cryosphere),这个名词来自于希腊文中的κρύος(cryos),指"寒冷"、"霜"或是"冰";以及σφαῖρα(sphaira),指"球体"。冰雪圈是用来描述在地表上,水以固态形式出现的
  • 爱新觉罗氏清朝: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退位诏书》)爱新觉罗氏(满语:ᠠᡳ᠌ᠰᡳᠨᡤᡳᠣᡵᠣ,穆麟德:Aisin Gioro,太清:Aisin Giuro),是清朝国姓。清朝皇室以《爱新觉罗宗谱》来记录宗族成员。爱
  • 浦贺浦贺(日语:浦賀/うらが Uraga */?)位于神奈川县横须贺市东部,1854年美国海军准将马休·佩里率领舰队驶抵江户附近的浦贺,敲开了日本国门。浦贺位于三浦半岛东部,浦贺水道面向东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