炕窑

✍ dations ◷ 2025-10-06 13:05:35 #窑,户外活动,烧烤,台湾饮食,烹调方法

炕窑(台湾话:khòng-iô),或写为台语谐音的焢窑、控窑,是一种古老的烹饪方式,将食物和炭火埋在土中燘熟。不需要器皿。不同文化中各有不同堆放炭火和食物的方式、烹调时间、以及选用的食材。

由于挖土堆窑需要不少体力,炕窑后来渐渐被可以重复使用的馕坑和石窑(masonry oven)取代。这些方法也比较容易判断食物是否已煮熟、并避免食物上沾到沙土。另一方面,馕坑和石窑一开始的搭建成本较高,而且不能带着走,所以对于常远行或游牧的民族而言不见得有优势。

台湾的炕窑多在空旷的农地上,用土块堆叠一座小塔,中间透空烧放柴火,把土块烧的焦红后,将食物放进去,再把土堆捣毁夯实,闷熟食物破窑取用,而食材多为黄玉米、茭白笋、蕃薯、芋头与全鸡等易烧烤食物。

炕窑是一种很原始的烹饪方式,在石器时代的遗迹中即有发现烹炊事用的土坑。

台湾早期的农业社会,在遇到农作休耕时期,大人会带着小孩们前往田地,堆个土窑并放进一些简单的食材,让孩童体验一下野炊的农余乐趣;而在现今工商社会,人们鲜少务农之状况下,却演变成大人带着小孩回味童乐的,假日休闲亲子户外活动。

台湾的传统炕窑顺序是先堆窑、次烧窑、再破窑与开窑。

在西亚—北非的庆典活动中有时会炕窑,特别是在摩洛哥,会窑焢一整只羊。远行的人在没有锅具时也会用这种方式烤面包。

炕窑也是许多太平洋岛屿民族的传统烹饪方式之一,但因为相对费力,现在多留到特殊节庆活动。

在台湾工商社会繁忙,要享受控窑乐不易,于是有业者提供场所与食材,只要人来即可,结合生态观光与亲子同游,可以训练野外求生的能力,更具有分工合作,共享美食及联谊效果。

台湾政府为提倡民众正当休闲,鼓励亲子同乐,也多次举办活动。如行政院文化部指导与云林县政府办理,2009年水林乡蕃薯节亲子千人炕窑,县长苏治芬亲临体验亲子炕窑乐趣。桃园县政府于2012年10至12月,每周假日于观音乡连续办理之千人炕窑活动。而新竹市政府于2012年冬至与新竹市总工会,也邀集劳工以亲子炕窑,送别过去的一年。另南投县2012年年底,由草屯镇主办的农田炕窑乐,虽然遇到寒流来袭,还是涌进千位民众,一起来享受农村的田园炕窑乐趣。

堆窑:将土块围成圆圈,筑起一座小塔。

烧窑:起火并将柴火放入窑内,使土块烘烤至高温。

破窑:将食物丢入窑中,并将窑打碎,掩盖食物。

等待:在破窑结束后,等待一段时间。

开窑:挖开窑,取出烤好的食物享用。

相关

  • 苏格兰– 欧洲(绿色及深灰色)– 英国(绿色)苏格兰(英语、低地苏格兰语:Scotland,/ˈskɒt.lənd/;苏格兰盖尔语:Alba)是英国下属的构成国之一,位于大不列颠岛北部,英格兰之北,被大西洋环绕包
  • 马奶酒马奶酒,是一种用传统方法将马乳发酵制成的奶酒饮品。马奶酒广受居住于中亚干草原众多民族的喜爱,在游牧民族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包括:哈萨克人、巴什基尔人、卡尔梅克人、柯尔
  • 沈 岩沈岩(1951年10月19日-),北京人,中国医学分子遗传学家。1984年毕业于北京市职工(业余)大学,1989年获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生物化学硕士学位。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
  • 哈梅内伊大阿亚图拉赛义德阿里·哈梅内伊(波斯语:آیت‌الله سید علی خامنه‌ای‎;阿塞拜疆语:سید علی حسینی خامنه‌ای/Seyyid Əli Hüseyni Xa
  • 环境哲学环境哲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它关注于自然环境和人类生存的地方。 环境哲学包括环境伦理、环境美学、生态女性主义、环境神学与生态神学。环境哲学在1970年代成为一个重要的社
  • 教育局教育局可以指:
  • 加拿大加式足球联盟多伦多淘金人(英语:Toronto Argonauts) (17)(总冠军数(1909年首届格雷杯赛事起))加拿大加式足球联盟(英文:Canadian Football League/CFL;法文:Ligue canadienne de football/LCF),简称全
  • 佩卡姆佩卡姆(Peckham)是位于英国伦敦东南部的一个地区。佩卡姆位于查令十字东南3.5英里(5.6千米)处。据2011年人口普查,佩卡姆有人口11,381人。
  • 蜜蜂花属蜜蜂花属(学名:)是唇形科下的一个属,为多年生草本植物。该属共有约4种,分布于欧洲及亚洲。
  • 赵声赵声(1881年3月16日-1911年5月18日),原名毓声,字伯先。江苏省镇江市丹徒人,光复会成员,中国近代民族革命运动先驱。著有《保国歌》。赵声父亲赵蓉曾,夫人严承志,弟赵念伯、赵光,妹赵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