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敕令
✍ dations ◷ 2025-09-28 20:14:20 #敕令
诏令文书,民间俗称为“圣旨”,是皇帝在登基、大婚、亲政、殡天、继承大统等宗室要务,与国家重大灾变、重大革新或隆重庆典时,诏告天下所用之文书。由于拟旨承宣的机构与功能各有不同,功用、名称便不同,如诏书、诰命、敕命、敕谕、敕令、谕令、谕旨、圣旨、皇旨、圣批、圣令、皇令、皇榜、金榜、公榜、册、书、符、檄文等。皇后、皇太后的诏令则称为懿旨。《说文解字》解释“诏”:“告也,从言从召。”郑玄为“诏”作注,谓“诏,告也”。诏书有一定的格式,比如清朝时的诏书起首句一定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结尾语为“布告天下,咸使闻知”或“布告中外,咸使闻知”,中间则叙述诏告天下事件的内容。清朝时,诏书由内阁拟稿,经大学士定稿进呈,皇帝批阅后,以墨笔楷书,由右至左直写,写在大幅黄纸上,中间及纸张接缝处钤“皇帝之宝”玺。制作完成后的诏书称为“诏黄”,以极其隆重而繁复的礼仪,送至天安门城楼上宣读,象征着布告天下。宣诏礼成,由礼部接诏,立即誊写或雕板印刷多份,由驿道分送各地,再由地方官员接诏、宣诏。誊写的诏书,称为“誊黄”,雕板印刷的诏书,称为“拓黄”。注:“奉天承运皇帝”为一个词,奉天承运为皇帝的修饰定语,为明清两代采用。以下为中国历代的诏书简历:诏书在西周时分为“诰命”和“敕命”两种,原是一种训诫勉励的文告。秦始皇于前221年一统天下后,自以为功绩胜过三皇五帝,于是定名号为皇帝,自称为“朕”,命为制,令为诏。秦亡后,汉朝继起,基本上承袭了秦朝的制度。而其中诏旨的写作格式,汉代的开头大多是“某年某月某日,某某皇帝”。《后汉书》卷3《章帝纪》载章帝诏书称:“中元元年诏书,五经章句烦多,议欲减省。”东汉蔡邕在《独断》中有这么一段论述:“秦承周末,为汉驱除,自以德兼三皇,功包五帝,故并以为号。汉高祖受命,功德宜之,因而不改也……汉天子正号曰皇帝,自称曰朕,臣民称之曰陛下。其言曰制诏,史官记事曰上。车马衣服器械百物曰乘舆。所在曰行在,所居曰禁中,后曰省中。印曰玺。所至曰幸,所进曰御。其命令一曰策书,二曰制书,三曰诏书,四曰戒书。”魏晋南北朝时的诏令与汉代相仿,但皇帝即位诏书中多有“应天顺时,受兹明命。”一语。重要原因大概是当时朝代更替频繁,每几十年便更替一次,使皇帝都强调其统治乃天意,他人不得违天。唐代诏令分为册书、制书、慰劳制书、发日敕、敕旨、论事敕书、敕牒七种形式,一般由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核颁行,其中有严格规定:“凡制敕宣行,大事则称扬德泽,褒美功业,复奏而施行之。小事则署而颁之。”(《唐六典》卷8 门下省·给事中条)。所以在颁行的制书之首往往是“门下”两字,如《肃宗命皇太子监国制》开头就是“门下,天下之本……”。而天命所归的话往往见于皇帝的即位诏令中,与魏晋南北朝时略同。而西周时的“诰命”与“敕命”在此时专指帝王授官、封赠的命令。宋代的诏令虽继承唐代,但有所变化。宋代皇帝的诏令,不论事情大小,“非经二府者,不得施行”,但此处二府系指中书门下和枢密院。诏令起草工作都是由中书门下议,学士为之,故许多重要诏令开头与唐代一样,都是“门下”二字。如《宋大诏令集》所载从宋太祖到宋徽宗八位皇帝的即位赦文均以门下置于篇首,同时,《宋大诏令集》中所存的诏令中,以“朕绍膺骏命”或“朕膺昊天之眷命”开头的亦占有相当比例。元代以蒙古语为国语,故以“国语训敕者曰圣旨,史臣代言者曰诏书”。元代汉文圣旨开头都是使用“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皇帝圣旨”的套话。元代不少汉文公文自蒙古文公文直译而来,沿革遵循蒙古语语法和句式翻译,因此与通用汉语的语法差异甚大,这类公文文体被称为硬译公牍文体(又称蒙文直译体)。其中,“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皇帝圣旨”是硬译公牍文体中的一句固定套话,蒙古语为“möngke tngri-yin küčün-dur yeke suu ǰali-yin ibegen-dür qaγan-u ǰrlγ manu”,意为“凭借长生天眷顾、凭借大福荫护助的皇帝的圣旨”。男性皇族(太子、大王、诸王)的令旨用“(长生)天气力里、皇帝福荫里、××令旨”((möngke) tngri-yin küčün-dür qaγan-u suu-dur XX üge (lingǰi) manu);女性皇族(皇太后、皇后、后妃)的懿旨,用“长生天气力里、皇帝福荫里、××懿旨”(möngke tngri-yin küčün-dür qaγan-u suu-dur XX 'iǰi manu);帝师的法旨,用“皇帝圣旨里、××法旨”(qaγan-u ǰrlγ-iyar XX faǰi manu)。明太祖自称法天道、承天命。余继登《典故纪闻》卷一记载,太祖尝言:“见人言动皆奉天而行,非敢自专也。”因而其诏书的开头就是奉天承运,外朝则以奉天殿等三大殿及奉天门为主。明代诏书通常以“奉 天承运 皇帝制曰”(或“诏曰”或“敕曰”)起始,末尾以“咸使闻知”对照明太祖于韩宋时期令旨诏书,“皇帝称旨,吴王令旨”、“奉天承运,吴王圣旨”,可知,若不抬头其断句应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另外,明朝规定亲王、群臣上表笺,都得有“天眷命,统驭万方”或是“天受命,君师宇内”等字样,节日朝贺须用“天永昌”,皇帝郊祀称自己为“嗣天子臣”,其使用的音乐头一句就是“荷蒙天地兮,君主华夷”、皇帝结婚的纳采制词首句也是“朕承天序”,皇帝的宝玺则有“皇帝奉天之宝,奉天承运大明天子宝”字样等等,都认为明朝政权的统治出自天意。此时也形成了非常完备的诰封制度,一至五品官员授以诰命,六至九品授以敕命,夫人从夫品级,故世有“诰命夫人”之说。清承明制,其诏书多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开头,中间为主文,结尾则以“布告天下,咸使闻知”、“布告中外,咸使闻知””、“布告中外,咸使知悉”为多。“中”乃禁中,是京中宫廷,“外”是指外省地方。诏书以外,清代还有制辞(即制书)。其开头一般是“奉天承运皇帝制曰”云云。清代诏书多用大幅硬黄纸书写制成。所谓硬黄纸,是将纸放入黄檗汁浸染至灭白为止,以达到防虫灭菌的效果。诏书纸高约八九十厘米,横宽视文字内容长短而定,长者可达五六米,表里二层成长卷式样,虽大却十分坚固,不容易破损。诏书文字为墨笔楷书,均为满汉合壁,汉文位于右方,竖行往左书写;满文位于左方,竖行往右书写,多用朱圈句读,与一般文书不加标点不同。纸张接缝处正面正中位置盖有骑缝印,印用‘皇帝之宝’,正文之后另起一行偏上位置书写年号及年月日期,并骑年盖月,钤用‘皇帝之宝’。米兰敕令(313): 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颁发的一个宽容基督教的敕令大和朝廷自大化革新以来,慕仿隋唐典制,天皇所命称诏敕,皆汉字文书。任免百官、封赠爵位用之。诏敕并加盖“天皇御玺”。诏敕之发行,概由中务省(唐名:中书省)辅佐之。又有不翻译为汉文之命令,称宣命。1868年开始刊登于太政官政院发行的《太政官日志》,1883年起刊登于《官报》。朝鲜国王诏书原称“王旨”,即国王的旨意。因中国称诸侯王发布的命令称“教”,朝鲜又为中国之属国,故自明朝中期开始“王旨”改称“教旨”。一般材质为高丽皮纸,内容大都十分简单,直接为“某某某为何大臣者”,并署上中国明朝(后为清朝)年号,并钤朝鲜国玺“施命之宝”,如是科举教旨则钤“科举之宝”。高宗称帝后,“教旨”改称“敕命”,开始使用朝鲜自己的年号,一般官员钤“敕命之宝”,高级官员则钤“制诰之宝”。
相关
- 苏达辞书《苏达辞书》或称《苏达辞典》(中世纪希腊语:Σοῦδα,Souda或Suda;亦作Σουΐδας,Suidas)是10世纪末由拜占庭学者编纂的一本百科全书性质的辞书,以希腊语写成,收辞约三万条
- 夺格离格(英语:ablative case,缩写: .mw-parser-output .smallcaps-all{font-variant:small-caps;text-transform:lowercase}.mw-parser-output .smallcaps-all *{font-variant:norm
- 着丝粒染色体着丝粒(centromere),又称中节,主要作用是使复制的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中可均等地分配到子细胞中。在很多高等真核生物中,着丝粒看起来像是在染色体一个点上的浓缩区
- 调频调频(英语:Frequency Modulation,缩写:FM)是一种以载波的瞬时频率变化来表示信息的调制方式。(与此相对应的调幅方式是透过载波幅度的变化来表示信息,而其频率却保持不变。)在模拟应
- 玉米油粟米油,又称玉米胚芽油(简称玉米油),是从玉米的胚芽中提炼的植物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以油酸和亚油酸为主)、维生素E及多酚类物质;不含胆固醇。冒烟点比较其他的食油低,不适合
- 果尔达·梅厄果尔达·梅厄(通称梅厄夫人,或译迈尔夫人,希伯来语:גּוֹלְדָּה מֵאִיר;拉丁转写:Golda Meir,1898年5月3日-1978年12月8日)以色列女性政治家,是该国的创国者之一及
- 肉桂醛肉桂醛(英语:Cinnamaldehyde),亦作桂皮醛,是一种醛类有机化合物,为黄色黏稠状液体,大量存在于肉桂等植物体内。肉桂的树皮(即桂皮)的特殊香味就是来源于这种化合物。 除肉桂外,樟树的
- 托勒密六世托勒密六世(笃爱母亲者)Πτολεμαίος ο Φιλομήτωρ(约前186年—前145年),古埃及托勒密王朝国王(前181年—前145年在位)。托勒密五世之子。在他统治期间,埃及继续与
- Nasub2/subSisub2/subOsub5/sub硅酸钠(化学式:Na2SiO3),俗称泡花碱、玻璃胶,是无色、透明的粘稠状固体。硅酸钠由石英砂与碳酸钠熔合而成;溶于水呈碱性,其透明的浆状溶液称为水玻璃。硅酸钠遇酸分解,析出硅酸的胶
- 卡尔加里卡尔加里(Calgary,发音: /ˈkælɡəri/,当地华人及港澳台均译为卡加利,又译卡加立、卡技利,简称卡城)是一座位于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南部洛矶山脉的城市,亦是该省的最大城市。该市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