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云娥

✍ dations ◷ 2025-07-11 18:52:33 #杨云娥

杨云娥(越南语:Dương Vân Nga/楊雲娥,952年-1000年)是越南丁朝唯一一位皇太后,也是前黎朝的第一位皇后。

杨云娥最早是丁朝皇帝丁部领的五位皇后之一,979年丁部领被暗杀后,丁璿即位,杨云娥成为皇太后。在此期间,杨云娥与十道将军黎桓私通,并一起代理年仅6岁的皇帝执掌朝政。

后来在宋朝南下进攻时,杨云娥指使范巨俩拥立黎桓为皇帝,建立前黎朝;随后杨云娥被黎桓立为皇后,成为越南历史上第一位嫁给两个皇帝的人。

根据一些史料的说法,杨云娥出生于爱州(今越南清化),是静海节度使杨廷艺的孙女;而另一些史料则声称杨云娥与丁先皇同为华闾人。

作为丁先皇的皇后之一,杨云娥在974年为他生下了次子丁璿。979年年底,丁先皇同其长子丁琏为杜释所杀。年仅6岁的丁璿被拥上了皇位,是为丁废帝。其母杨云娥则被尊为皇太后。十道将军黎桓总揽朝政,与杨云娥共同掌权。

丁废帝即位之后,朝廷大臣丁佃、阮匐等人不满黎桓的专权,起兵发难。与此同时,丁先皇女婿吴日庆,引导占婆军队入侵南方边境。丁佃、阮匐之乱不久即为黎桓所镇压,但北方的宋朝却趁乱南下攻打丁朝。最终,杨云娥以及朝廷中的大臣达成共识,指使将军范巨俩在军中拥立黎桓即位,以便在遭到入侵期间国家有一个强有力的统治者。980年,黎桓建立前黎朝,取代了丁朝的天下。

黎桓即位事件的详细情况,各史料记载有着细微的不同。例如,在《越史略》和《大越史记全书》的记载中,范巨俩建议杨云娥将丁朝的皇位让给黎桓。而根据《钦定越史通鉴纲目》的说法,杨云娥与黎桓在同掌朝政期间有私通的行为,丁佃、阮匐为了保护幼帝、推翻黎桓,因此发动了叛乱;杨云娥在黎桓即位一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她信任抵抗宋军的黎桓,因此劝说黎桓接受范巨俩的建议即位。陈仲金在其所著的《越南史略》中支持《钦定越史通鉴纲目》中杨云娥与黎桓通奸的说法。

关于黎桓登基之事,虽然目前仍有争论,《越史略》、《大越史记全书》、《钦定越史通鉴纲目》、《越南史略》中记载略有出入,但总体保持一致。总之,杨云娥在此期间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正是在她表示赞同之后,黎桓得以顺利登基。

黎桓称帝后,于981年成功抵御了宋朝的进攻;随后,黎桓册立前皇太后杨云娥为新的皇后,号称大胜明皇后(越南语:Đại Thắng Minh Hoàng hậu/大勝明皇后)。杨云娥也因此成为了越南历史上第一位先后嫁给两位皇帝的女人。

前黎朝应天七年(1000年),杨云娥逝世。黎桓的长子黎龙�与其同年逝世。

杨云娥与黎桓的婚姻受到了后世越南史官的猛烈抨击。吴士连在《大越史记全书》中认为黎桓立杨云娥为皇后是非常无耻的行为,黎桓的儿子效仿他的荒淫,导致了前黎朝的灭亡。另一位历史学家吴时仕也认为,丁先皇的称号是“大胜明皇帝”;与其相对地,黎桓给予杨云娥的称号是“大胜明皇后”,黎桓的做法“贻笑千古”。

如今,杨云娥与黎桓、黎桓的两个儿子黎龙铤和黎龙钺,一起供奉在华闾的黎大行庙中。而黎大行庙的旁边,则是杨云娥的第一个丈夫丁先皇的坟墓。

由于经历了一系列越南历史上的动荡年代,杨云娥成为了越南民间嘲剧(chèo)、改良剧(cải lương)中的重要角色之一。同时,她也是小说《两朝皇后杨云娥》(Hoàng hậu hai triều Dương Vân Nga)中的主人公。

相关

  • 人类牙齿人类牙齿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切割和磨碎的方式来分解食物,并且为吞咽和消化作准备。人类共有三种不同类型的牙齿,即门齿、犬齿和大臼齿。每种类型的牙齿有不同的用途。门齿用于切
  • 奶渣奶渣是一种酸奶制品,属于起司的一种,将牛奶中的乳清分离后提炼出的白色渣状物即所谓的“奶渣”,在东欧及北欧国家是相当普遍的食品。奶渣中富含蛋白质、矿物质、乳糖、酵素及多
  • 战略轰炸机战略轰炸机(Strategic Bomber)是轰炸机的一种,从高空对地面进行远程投弹的大型军用飞机。与战术轰炸机被用于对某个交战区内的军队和军事设备轰炸不同,战略轰炸机的用途是执行远
  • 龙虱总科见内文龙虱科(Dytiscidae),亦作龙虱科,为水甲虫(英语:water beetle)的一种,隶属于鞘翅目之下的肉食亚目。生活在田野、水沟、小溪等水体中,是一种掠食性水生昆虫。其学名源于希腊文δ
  • 谷氧还蛋白结构 / ECOD1ykaA:17-81 1wikA:250-314 2cq9A:69-131 2flsA:69-131 1jhb :15-80 1b4qA:15-80 1kte :15-80 1nm3B:172-230 3grx :4-63 1ilbA:4-63 1
  • 奥西普·曼德尔施塔姆奥西普·埃米尔耶维奇·曼德尔施塔姆(俄语:О́сип Эми́льевич Мандельшта́м,1891年1月15日-1938年12月27日),苏联诗人、评论家,阿克梅派最著名的诗人之
  • 张碧梧张碧梧(1897年-?),江苏仪征人,中国小说家,翻译家。早年家道中落,自学英文,得表兄毕倚虹之助,到上海读书,曾翻译《断指手印》、《电贼》、《人猿泰山》与《侠盗亚森·罗平》等侦探小说,在
  • 费利克斯·魏因加特纳保罗·费利克斯·冯·魏因加特纳(德语:Paul Felix von Weingartner,1863年6月6日-1942年5月7日),奥地利指挥家,作曲家。生于一个下层贵族家庭,1883年到魏玛从李斯特学习,之后在德国各
  • 李念兹李念兹(1837年-1909年),字铁帆,号慕皋,直隶盐山县(今河北省盐山县)人,清朝政治人物。同治六年,乡试中举。同治十三年,贡士。光绪二年,登进士,以主事用签分刑部云南司行走。光绪十一年,兼秋
  • 罗斯·格兰维尔·哈里森罗斯·格兰维尔·哈里森(英语:Ross Granville Harrison,1870年1月13日-1959年9月30日)是一位美国生物学家和解剖学家,耶鲁大学斯特灵教授,1913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40年当选英国皇家学会外籍会士,是组织培养研究的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