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溪文化

✍ dations ◷ 2025-07-19 04:45:04 #大溪文化
大溪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因1959年发掘的四川省巫山县(今属重庆市)大溪遗址而得名,大溪也是大溪文化的西线。主要分布在峡江地区和两湖平原,长江中游鄂西、渝东山地丘陵地区,洞庭湖周围和江汉平原的一部分。从城背溪文化发展而来。据放射性碳素断代并经校正,年代约为公元前4400~前3300年。大溪文化的发现,陶器多呈红色,普遍以碳化稻壳末为孱和料,代表当时较高制陶水平的产品是篦点戳印纹白陶和薄胎彩陶,揭示了长江中游的一种以红陶为主并含彩陶的地区性文化遗存。营造半地穴式和地面建筑,在居住面下往往铺有厚的红烧土块垫层,有的房屋墙外铺有红烧土渣地面散水或有专门的檐廊,以适应南方多雨炎热气候。死者多数实行单人葬,葬式有仰身直肢、俯身直肢,以及很特殊的仰身跪屈葬、仰身蹲屈葬;随葬品除了陶器和石器外,还放置了鱼和龟,有的把整条鱼放在死者身上、嘴边或臂下,这一罕见习俗与当时人们的生活和原始信仰有关。所有装饰技巧,包括:涂绘、压印、绳纹印花、雕花、贴花、网状细孔等,皆加以应用,常见的图案有尖齿纹、花瓣纹、交织曲线、三角纹等。高而深的豆、圈足碗、盘、杯为最重要的器型。此外,大溪遗址还发现石器,装饰品则有玉、骨、石、贝制成的戒指、项链等。一类陶制出土文物,源于大溪文化,被认为是炊器的一种。三峡地区的城背溪文化和大溪文化饮煮食物时以石块或支座支撑,为炊器的底座和支架。随着技术发展,陶支座逐渐失去实用价值,成为装饰用品。其表面常有戳印、刻划纹样和符号。1998年于湖北秭归县柳林溪出土1000余件陶支座。12000-6000转年、东胡林遗址9000-7000南庄头遗址8500-7700

相关

  • 溶菌酶133L, 134L, 1B5U, 1B5V, 1B5W, 1B5X, 1B5Y, 1B5Z, 1B7L, 1B7M, 1B7N, 1B7O, 1B7P, 1B7Q, 1B7R, 1B7S, 1BB3, 1BB4, 1BB5, 1C43, 1C45, 1C46, 1C7P, 1CJ6, 1CJ7, 1CJ8, 1CJ9
  • 后工业化后工业社会是社会科学名词,指涉开始自1960年代的工业社会转型出现的社会现象,该词最早出自法国社会学家阿兰·图赖讷,后由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的著作《后工业社会的来临》
  • 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部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部(英语:Department of Peacekeeping Operations,缩写DPO,简称维和部)为联合国致力于协助会员国和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单位。维和部向世界各地的联合国维和行
  • 旗舰种旗舰种(英语:flagship species)是保护生物学中的一个概念,指能够吸引公众关注的物种。旗舰种的选择并不完全基于生态学意义上的重要性,而是注重它的公众号召力与吸引力。旗舰种能
  • 线形城市线形城市(西班牙语:Ciudad lineal,英语:Linear city),亦称为线性城市、带形城市、带状城市,简而言之是城市形态呈线型分布的规则或理念,通常与组团式城市、放射型城市相对。西班牙工
  • 北卡罗来纳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是一个由十六所均为公立四年制的北卡罗来纳州大学加上北卡罗来纳科学与数学学校(North Carolina School 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组成的大学系统,并均以"北
  • 清朝政府清朝政府,或称清政府、清廷,是指大清的治权机构,始于后金政权,长达296年,至1912年宣统帝退位后终结。清政府末代总理为袁世凯。清朝政府最初的行政架构始设于后金皇太极时期,天聪
  • 六朝时期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长达三百多年的时期,朝代更迭速度快,存在有多个政权并存的局面,相当长的时间是南北对峙。这个时期由220年曹丕篡
  • 钩毛叶科钩毛树科也叫钩毛叶科,只有1属1种—钩毛树,生长在非洲的索马里、埃塞俄比亚山区以及亚洲的阿拉伯半岛,是一种小乔木,单叶对生。1981年的克朗奎斯特分类法将其列在荨麻目,1998年根
  • 贾湖遗址贾湖遗址是9000年至77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文化遗址,位于中国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北舞渡镇西南1.5公里的贾湖村,面积约55000平方米。出土了现在仍可吹奏的五声至七音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