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地貌

✍ dations ◷ 2025-09-28 18:13:58 #岩溶地貌
喀斯特地形(英语:karst topography),又称溶蚀地形、石灰岩地形,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水对可溶性岩石所进行的作用,统称为喀斯特作用。一般指碳酸盐岩分布地区或存在流经石灰岩的地下水所特有的地貌现象。当雨水或者地下水与地面碳酸盐类岩石接触时,就会有少量碳酸盐溶于水中。经过长时期的溶解侵蚀,形成了以地表岩层千沟万壑为标志的地表特征。在喀斯特地貌下往往存在地下河、溶洞等景象。喀斯特地形的地表崎岖、土壤十分贫瘠,不利农业发展,因此在云贵高原有“地无三里平,天无三日晴,人无三両银”的俗谚。但其千沟万壑的特色却十分受到观光客青睐。目前巴尔干半岛及中国重庆、广西、贵州、云南一带均有喀斯特地形的存在。2016年11月24日,陕西省政府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在汉中发现世界级的超级天坑1个,大型天坑17个,常规天坑31个。该种地形得名自克罗地亚的喀斯特高原,地理学家最早在该地做有系统的岩溶地貌研究。喀斯特是位于斯洛文尼亚西南部河谷以南,并延伸到意大利东北角大城邻近狭长地带的一片高地。因为该地区绝大部分位于斯洛文尼亚境内,所以简述为位于斯洛文尼亚是可以接受的。“喀斯特”是斯洛文尼亚伊斯特拉半岛的一个地区。(当地称为Kras,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这里在中生代形成了分布广泛的厚实的石灰岩层。经过长时间的水流侵蚀,形成了可能是世界上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之一。故而地质学家们将这种石灰岩层所特有的地形冠名以“喀斯特”。喀斯特地形的形成通常是温带气候地区pH值较低的酸性雨和石灰岩层所造成的。随着地表下的岩石不断与水反应,将不溶的碳酸盐在与二氧化碳的共同作用下不断生成可溶但不稳定的碳酸氢盐,在排水较好的地下岩层就能形成一个大的溶洞。溶洞中的水在流动时,其溶解的碳酸氢盐就可能分解,再度形成不溶的碳酸盐沉降在地面。溶洞中从高处落下这样的水滴就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将碳酸盐沉降在溶洞顶部,而另一部分则会在地面沉降。上部的碳酸盐沉降往往形成一个倒锥形的钟乳石,而地面上会形成形如其名的石笋。由其他不同成因而产生形态上类似喀斯特的现象,统称为假喀斯特,包括碎屑喀斯特、黄土和粘土喀斯特、热融喀斯特和火山岩区的熔岩喀斯特等。它们不是由可溶性岩石所构成,在本质上不同于喀斯特。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气候暖湿的石灰岩层分布区。较著名的区域有中国广西、云南和贵州等省(区),越南北部,南斯拉夫狄那里克阿尔卑斯山区,意大利和奥地利交界的阿尔卑斯山区,法国中央高原,俄罗斯乌拉尔山,澳大利亚南部,美国肯塔基和印第安纳州,古巴及牙买加等地。中国喀斯特地貌分布广、面积大。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岩出露地区,面积约91~130万平方公里。其中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有著名的云南石林。喀斯特矿泉、温泉富含有益元素和气体,有医疗价值。喀斯特洞穴和古喀斯特面上各种沉积矿产较为丰富,古喀斯特潜山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喀斯特地区的奇峰异洞、明暗相间的河流、清澈的喀斯特泉等,是很好的旅游资源。产生与加剧原因:

相关

  • 会厌会厌(epiglottis、会厌软骨)是覆盖了一层黏膜组织的软骨,和舌根部相连,位于舌头及舌骨稍微偏上的后方。人们通常容易将会厌或者扁桃体这两个词误认为是小舌。会厌形状如同一带柄
  • 模式生物模式生物(英语:model organism)是指受到广泛研究,对其生物现象有深入了解的物种。根据从这些物种所得的科学研究结果,可以归纳出一些涵盖许多生物的模型,并应用在各领域的研究。利
  • 图书馆员图书馆员是负责图书馆运营的专业人员,其工作包括对馆藏资源的采购、加工、描述、流通(借还)、分析报导、点算书籍、盘点书本、检查书籍、把书本排列好次序、上书、帮忙读者寻找
  • 空肠在消化系统的解剖学方面,空肠(Jejunum)是整条小肠的中间,在十二指肠和回肠之间。成人的空肠通常是2.5米长。酸碱度通常是在7和8之间(中性或轻微的碱性)。空肠内部的表面有大量的绒
  • 萨伏依王朝萨伏依王朝(意大利语:Casa Savoia),是欧洲的一个王朝,曾于1861年至1946年统治意大利。其建立者为拥有萨伏依、莱茵河以东及日内瓦湖南部地区的亨伯特一世(卒于1048年?)。中世纪时期,
  • 宝带桥宝带桥位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葑门外约3公里处、京杭大运河旁边,跨澹台湖口玳玳河,为历代纤道所经。桥是联拱53孔石桥;全长316米,宽4米。始建于唐元和十一年至十四年(816年-8
  • 可控飞行撞地可控飞行撞地(英文:Controlled flight into terrain,简称CFIT)为航空事故的一种,意义为一架飞机可由机师正常控制,但因为一些失误而撞上地面、阻碍物或水面坠毁。这个名词是由波音
  • ClO一氧化氯,为氧氯化合物,化学式为ClO。臭氧层破洞与它有关。在臭氧层中,氯原子与臭氧分子发生反应,产生氧分子与一氧化氯 。
  • 乒乓球奥林匹克运动会乒乓球比赛,于198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正式成为比赛之一,初时设男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单打及女子双打;但于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取消男子双打及女子
  • 三峡坐标:24°56′04″N 121°22′08″E / 24.9343387°N 121.368905°E / 24.9343387; 121.368905三峡区,原名为三角涌(罗马拼音Sann-kak-íng)为台湾新北市的市辖区之一,位于台北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