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省人

✍ dations ◷ 2025-09-27 09:33:03 #本省人
本省人为1945年10月25日国民政府接管台湾之后产生的名词,是指1945年8月15日日本二战投降前就已定居台湾的人,主要是指河洛人与客家人,而原住民也被中华民国政府列入本省人的范围。“外省人”是本省人的对应词,系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国大陆各省移居台湾的人(特别是1949年跟随国共战争失败的国民党政府逃难到台湾的),因为他们原先并非居住在台湾省,而从台湾清治时期、日治时期结束前为了生计来台湾开垦并定居在台湾的人的后代便称为“本省人”。随着时间的推移,“本省人”、“外省人”的分别也逐渐受时代减弱。台湾日治时期以“本岛人”一词称呼“台湾人”,而以“内地人”一词称呼日本本土的人士,“唐山人”一词则是称呼当时由中国大陆渡海来台活动的人士,可推知“本省人”一词,是在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华民国接管台湾后才产生的,与其相对的名词则是“外省人”。客家人虽然和闽南人同时移民来台,但台湾族群中以汉族福佬人为多数,迄今约占台湾人口的四分之三,因此其母语闽南语也成为台湾的强势语言,在日治时期被总督府称为“台湾语”。又因其常自称“本省人”、“台湾人”,对其他语族则另称“客人”、“原住民”、“外省人”的语言背景下,在其语境自然产生和其语言相同者为“本省人”、“台湾人”,不同者为外省人、客家人等等,每种语言有各的用语,相对国语使用者常称其为闽南人、客家人称其为福佬人,也有其自称词。在此区分下,“本省人”是指1945年前即移民台湾,且使用台湾闽南话的汉族福佬人,甚至被闽南化的福佬客家人与平埔族原住民亦属之。相对之下,同时期移民台湾而使用客家话的客家人及更早即居住于台湾的原住民等族群亦可能不被持这种观点的人视为“本省人”,因其另有称呼区分。本省外省的区分,有时候并不如此的严苛,如二次大战后来台的文学家林语堂,依照惯例他是外省人。不过籍贯福建省漳州平和的他就说过:“人家不觉得我是外省人,我自己也不觉得我是外省人,或许有时候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语言是有亲切感的。”林语堂认为语言亦是省籍区分的一大因素。林语堂也曾写下《来台后二十四快事》一则是:“初回祖国,赁居山上,听见隔壁妇人以不干不净的闽南语骂小孩,北方人不懂,我却懂。不亦快哉!”,另一是“到电影院坐下,听见隔座女郎说起乡音,如回故乡。不亦快哉!”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来台时,出访溪头,蒋经国见其与乡民以闽南语相谈甚欢,感到沮丧。在国民党会议上,与党政要员们说:“我们一直想要打进台湾人的圈子里边,台湾人不习惯、不认同,因为我们不亲切。我们就是先天劣势,连李光耀都能跟台湾人通话,我们不能。”蒋经国还沮丧的对立法委员康宁祥说:“国外的元首访问台湾,竟然可直接与台湾民众交谈,而我身为台湾的总统,不会讲台湾话,连李光耀与台湾民众说什么都听不懂。”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说,有一年李光耀来访,与蒋经国到溪头,当时李光耀可用闽南语跟台湾民众直接沟通,让蒋经国好羡慕,蒋经国自惭自己身为国家领导人,反而听不懂台湾民众说什么,于是才开始学闽南语,到蒋后期,虽仍不太会讲,但听都已经听得懂。综上所述,“本省人”一词除了作为指示省籍的本义之外,很多时候也有作为指示身家背景的涵义。因此即使彼此的居住地或出生地皆为台湾,却仍有本省与非本省的区别。台湾史上,族群为争夺商业、土地与水源等利益,福佬人、客家人、原住民族之间发生过不少激烈血腥的械斗。然随着历史的流转以及日本人等新势力的出现而使本省人族群之间的裂痕逐渐淡化。且战前来台者并非皆为闽南、客家地区所移民,亦有畬族、回族等非汉族来源等。随着国民党政府迁居台湾的外省人,自认与近年来台的陆籍人士有区别。台湾本岛轮廓类似番薯之形状,故台湾河洛人往往以台湾话“番薯仔”自称。惟番薯原产于美洲,是台湾荷治时期由荷兰人引进台湾。与蕃薯相对,而以“芋仔”称呼二次大战结束后由中国大陆迁居来台的外省人,如习惯称呼年纪较大的外省军人为“老芋仔”。有些台湾人与外省人通婚的后代,会被戏称为“芋仔番薯”。

相关

  • 飞米飞米(又称费米,符号fm,英语:femtometer)是长度单位,常用于描述原子级别的物质。1飞米相当于10-15米。人们为了纪念最著名的原子物理学家恩里科·费米,将“费米”作为长度单位名。命
  • 护坡蛇笼(英语:Gabion),又称石笼、箱笼,一种建筑工法,以立体网状的笼子、圆桶或是筐簏,中间填充卵石、水泥或沙土,之后用来修建道路、挡土墙、堤防、甚至是作为军事防御阵地之用。日本与
  • 约瑟夫·里欧纳德·戈尔茨坦约瑟夫·里欧纳德·戈尔茨坦(英语:Joseph Leonard Goldstein,1940年4月18日-),美国生化学家与遗传学家,出生于南卡罗来纳州金斯特里。由于关于胆固醇的研究,而获得1985年的诺贝尔生
  • 实数N ⊆ Z ⊆ Q ⊆ R ⊆
  • 法国-印第安人战争英法北美战争(英语:French and Indian War),或加拿大所称的征服战争(英语:War of the Conquest),是1754年至1763年间大不列颠王国和法兰西王国在北美的一场战争。1756年,战争扩大至世
  • 诺埃尔-贝克菲利普约翰·诺埃尔-贝克,诺埃尔-贝克男爵(英语:Philip Noel-Baker, Baron Noel-Baker,1889年11月1日-1982年10月8日),英国政治家、外交家、学者、杰出的业余运动员,以解决战争,纠纷
  • 约翰·W·史诺约翰·威廉·史诺(英语:John William Snow,1939年8月2日-),生于俄亥俄州托莱多市,法律学士及哲学博士,第73任美国财政部部长。他在2003年2月3日接替保罗·亨利·奥尼尔,但在2006年5
  • 台北南山广场台北南山广场(英语:Taipei Nan Shan Plaza)是位于台湾台北市信义计划区的商办摩天大楼,坐落于松智路与松仁路之间,土地面积约为5300坪,兴建基地原为台北世贸二馆。楼高272米,地上楼
  • 卡尔加里-埃德蒙顿走廊卡尔加里-埃德蒙顿走廊(英语:Calgary–Edmonton Corridor)是加拿大艾伯塔省的一个区域,该区域是艾伯塔省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区域,也是加拿大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四个区域之一。走廊
  • 巴洛克画派巴洛克绘画是指巴洛克艺术运动中的绘画流派。巴洛克绘画在1600年左右开始形成气候,在整个17世纪到18世纪初的艺术界都有较大的影响力。其作品特征为富有丰富而浓重的色彩和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