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西西的方济各

✍ dations ◷ 2025-07-19 12:39:29 #亚西西的方济各
圣方济各亚西西(意大利语:San Francesco d'Assisi;拉丁语:Sanctus Franciscus Assisiensis;1182年7月5日-1226年10月3日),简称方济各、方济,亚西西(Assisi)天主教译名外的中文一译“阿西西”,是动物、天主教教会运动、美国旧金山以及自然环境的守护圣人,也是方济各会(又称“小兄弟会”)的创办者(会祖),知名的苦行僧。教宗方济各的名号就是为了纪念这位圣人。大约在1182年,方济出生在亚西西城富有的布商伯铎‧伯纳戴德(Pietro Bernardone)家中,洗名若翰;父亲自法国经商归来后,将小若翰改名为方济。富裕的家境,加上天生的领袖气质,年少的方济受同侪拥戴成“亚西西欢愉王子”。父亲虽事业有成,但毕竟不是贵族,他渴望晋升名门的心愿,便落到了儿子方济的肩上;当时要跻身贵族之列,当骑士是最佳捷径,方济加入亚西西军队,对抗世仇佩鲁贾(Perugia)。战事中方济沦为俘虏,囚于佩鲁贾,后因病释放返回亚西西,长期处于患病状态。 某日,在靠近亚西西城一座快要倾倒的圣达勉堂(San Damiano)里,偌大的苦像对圣人说:“重建我的殿宇吧!因为它已经快要倾倒了。”方济便开始修筑已经倾圮的圣达勉堂,连附近的二座圣堂也一并重修。由于修筑需用的石头须向亚西西城乞讨,方济便在这过程中,饱尝了城内朋友的嘲弄。1205年,方济响应教宗“十字军”之号召,再次披甲上阵;在十字军南下将近40公里处的Spoleto城,方济听到了一个声音对他说:“方济,谁能为你做更多的事?主人或是仆人?富人或乞丐?”他回答:“主人和富人能为我多所作为。”天主说:“那么,你为什么离弃了主人而献身与仆人?为何拣选乞丐,而放弃无穷富有的天主?”1208年2月24日,方济在宝尊堂听到了圣马弟亚瞻礼的福音“你们不要在腰带里备下金、银、铜钱…(马10:9)”,深受感动,自此度贫穷生活的心意坚定,再也没有动摇;他舍弃了隐修士的皮带,改以细绳束腰,并开始宣讲。有一天,方济与一位患有癞病的人相遇,他本能地想就此避开,但在主恩的驱使下,他反而下马亲吻了该病患,且给了他一些金钱。此事件成了方济生命转变的一个关键点,自此以后,方济便时常与跟随者一同在癞病人当中服务。这个发生在亚西西城外的事件,是在方济生命的末期才被他自己写出来的:“那(指该事件)为我看似酸苦,但后来却在我的肉身与灵魂中转为甘美。”方济在那条路上战胜了自己的软弱,并更加增了随时为贫苦者服务的热望。方济的善行很快地就吸引了许多愿意来跟随他的人。方济追随者住在亚西西旁曲河的痳疯病院里,但他们花很多时间在翁布里亚山区间传教。他们总是很高兴地传教,而且常常唱歌,可是他们的讲道词让人产生很深的印象。城内有名望的人士伯纳多·昆特瓦雷把所有财产都贡献出去来跟随他,而在一年内陆续加入有将近十一个跟随者。他称这些跟随者为“fratres minores”,在拉丁话中“小兄弟”的意思。方济会修士有时候会被称为Friars,这是由拉丁话的兄弟“fratres”转来的。1209年,他为了众多的跟随弟兄来到了罗马,欲寻求教宗依诺森三世(Pope Innocent III)对这新成立团体的批准。最初,这个团体被称做“来自亚西西的补赎者”,他们致力于祈祷、劳力工作与宣讲福音;他们的生活方式则与他们所坚持的贫穷完全一致。 1219年的1月16日,方济指派伯纳德(Berard)弟兄与其同伴前往摩洛哥宣讲福音;同年,方济自己则前往埃及与圣地。 1220年,方济回到亚西西后,开始卧病在床;同时,他也开始意识到:需要更有能力的人来管理这个愈加庞大的团体,而这正是他自认力有未逮的部分。稍后,他便辞去了总会长的职务,且在往后的二年致力于会规的撰写,因为他希望借此获得教宗正式的许可。果然,在方济的努力下,最后定稿的会规,于1223年获得教宗的官方认可。为了回应圣女佳兰(St. Clare)追随福音生活的渴望,方济协助圣女组织了一个女性的团体,她们就生活在圣达勉堂里,因此被称为“圣达勉堂的贫穷女士”(Poor Ladies of San Damiano);也就是后来“贫穷佳兰隐修会”(The Poor Clares)的前身(又称为“方济第二会”)。渐渐地,方济运动成为一股热潮,连一般教友都要求圣人为他们建立在俗修道的团体,于是便成立了“在俗方济会”(the Secular Francisan Order--亦即“方济第三会”)1224年的9月,方济正在拉维纳山(Mt. La Verna)上祈祷时,他领受了五伤的恩宠,因为从那刻起,在他的手、足与肋旁都出现了基督苦难的标记;然而,方济越是努力地在众人面前隐藏,反而越是吸引周围的人对此伤口的注意。1225年,圣人的视力与健康都每况愈下,也就是在此时,他撰写了著名的“太阳兄弟之歌”(Canticle of Brother Sun)。最后,方济在1226年的10月3日傍晚与世长辞,享年45岁。他称呼太阳、风、火为兄弟,称呼月亮、星辰、水为自己的姐妹,称大地为母亲,圣方济用心灵的眼睛看到它们的光明、美丽和滋养力。故此,后世奉他为现代的生态环保圣人。他连觅食的小鸟、冻僵的蜜蜂、饥饿的野狼…都爱护,因为圣方济认为万物都是人类的兄弟姐妹。关于方济对于大自然的关怀最有名的故事大概是在《小花》(Fioretti)一书中提到的,说到关于方济和鸟的故事。该书搜集了在圣方济各死后的多种传闻及民间故事。一天圣方济和他的伴侣们在旅途上看到了路的两边的树上有很多鸟,他告诉他同伴们说“你们等我,我要去对我的鸟姊妹传教。”鸟在他传教的时候围绕着他,被他的声音吸引,一只都没有飞走。圣方济各对他们说:“我的鸟姊妹,你们受助于天主太多了,所以你们一定要随时随地感谢上主。为了他给你们自由在天空飞翔,为了他给你们衣裳……你们不用耕种不用收割上主就喂了你们,给你们河流和泉水止渴,给你们山谷遮荫,给你们高树筑巢。你们虽不知道如何缝纫或编织,上主就帮你和你后代制好了衣服。因为主如此爱你们,他对你们满是恩惠。因此,永远要赞美天主。”由于方济与动物的亲近,也导致他的庆日(10月4日)成了世界动物日。圣方济各与他的一生,创作于13世纪《圣方济各受圣伤》,由埃尔·格雷考所作,1585年至1590年间《神魂超拔的圣方济各》 由胡塞佩·德·里贝拉所作(1639)《神魂超拔的圣方济各(英语:Saint Francis of Assisi in Ecstasy (Caravaggio))》,卡拉瓦乔创作 (约于1595年)《天使为圣方济各奏乐》,弗朗西斯科·里瓦尔塔(英语:Francisco Ribalta)所作,约于1620年《默想的圣方济各》,弗朗西斯柯·德·苏巴朗所作的油画(1639)《圣母将圣婴耶稣递给圣方济各抱》,由雅各布·达·恩波利(英语:Jacopo Chimenti)所作《身在远方的方济,乘火战车拜访他的弟兄们》,何塞·本鲁雷(英语:José Benlliure y Gil)创作意大利导演罗伯托·罗西里尼于1950年执导的电影《圣方济各的花束》即是改编自圣方济各一生的经历,片中由Nazario Gerardi修士扮演圣方济各。

相关

  • 宿主宿主(英语:Host),也称为寄主,是指为寄生物包括寄生虫、病毒等提供生存环境的生物。最终宿主(primary host或definitive host)是指寄生物的成虫赖以寄生的物种。这类宿主通常为寄生
  • 布莱克史密斯研究所布莱克史密斯研究所(Blacksmith Institute)是一个资助与环境污染相关研究的非政府机构,成立于1999年,总部设于美国纽约市,2002年起在中国运作。受资助的其中一个研究计划是“受污
  • 假借字假借字是汉字中的一类用字法,属于六书之一。其产生是书写者只考虑语音因素而未考虑形体因素造成的。汉字的数量有限,而语言中的词汇无穷,要用有限的文字纪录无穷的词汇,文字的表
  • 可体纤可体纤(CortiSlim)是一种由 Window Rock Enterprises 推上市的减重系统。它由 Shawn Talbot 医学博士 (营养科学) 所配方。 CortiSlim 药片,减重方案的一部分,包括维他命、矿物
  • span class=nowrapCesub2/sub(SOsub4/sub)sub&g硫酸铈(III),又称硫酸亚铈,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e2(SO4)3。它在水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硫酸铈(III)通常以硝酸铈(IV)铵为原料,经过30%过氧化氢还原得到:
  • 愤怒愤怒,或称生气,是一种强烈情绪化的心理状态,通常包含了对个体受到的挑衅、威胁或伤害所产生的不适感及敌对反应。当某一对象愤怒时,会出现如眼、嘴张大,毛发竖起,以及胸部挺起、紧
  • EPAS11P97, 2A24, 3F1N, 3F1O, 3F1P, 3H7W, 3H82, 4GHI, 4GS9· DNA binding · signal transducer activity · protein binding · transcription factor binding · histo
  • 壬辰壬辰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29个。前一位是辛卯,后一位是癸巳。论阴阳五行,天干之壬属阳之水,地支之辰属阳之土,是土克水相克。中国传统纪年农历的干支纪年中一个循环的第29年称“壬
  • 悉尼海港大桥悉尼海港大桥(英语:Sydney Harbour Bridge)是澳大利亚悉尼的一座主要桥梁,横跨悉尼港连接悉尼商业中心区与北岸。这座引人注目的桥梁与附近的悉尼歌剧院构成了悉尼最知名的景色
  • 气辉气辉(有时也称为夜辉)是在行星大气层中非常弱的发射光。在地球的大气层,这种光学现象导致在背向太阳的夜空即使在排除了星光和扩散的阳光,也不会完全黑暗。气辉现象是瑞典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