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华莱士线
✍ dations ◷ 2025-09-06 07:47:00 #华莱士线
华莱士线(Wallace's Line)是生物地理学中,区分东洋区(又名极东区:60)和澳大拉西亚区的分界线。1854年到1862年英国动物地理学者阿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在马来群岛研究岛屿上的动物时,注意到婆罗洲与苏拉威西岛、巴厘岛和龙目岛之间,似乎有一条隐形的界线将两边的生物分开;界线以西接近东南亚的生物相,界线以东则接近新几内亚的生物相。华莱士注意到:巴厘岛的鸟类与爪哇岛几乎相同,但在距巴厘岛仅约30千米的龙目岛,却只有50%的鸟类相同。为纪念他的发现,科学界将划分这两区的界线称为华莱士线。“华莱士线”这一名称最早是由托马斯·赫胥黎在1868年致伦敦动物学会的一封信件中提出,但是他延伸该线至菲律宾西侧。此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生物地理学者一直尝试划出一条明确的界限,以区分亚洲与澳洲的生物相;许多学者在华莱士线的基础上提出延伸或修正,如韦伯线(Weber's Line(英语:Max Carl Wilhelm Weber))、里德克线(Lydekker's Line)和赫胥黎线(Huxley's Line)等。20世纪起随着科技的进步、声纳的发明,人类开始对海洋进行海底探测,逐渐对海底地形有更多了解,其中发现华莱士线与海平面下降约120 ~ 150米的陆地海岸线一致。推测在冰河时期,海平面下降,因此婆罗洲及巴厘岛等岛屿曾经与亚洲大陆相连,新几内亚和邻近岛屿则曾与澳大利亚相连;而华莱士线划过的地方仍然有海洋的阻隔,如婆罗洲与苏拉威西、巴厘岛与龙目岛之间。由于动植物多以陆行方式散布迁移,因此即使距离较近,多数动植物也无法跨过海洋的阻隔。马六甲海峡最浅处仅深25米,巽他海峡更浅,仅深20米,巨大船舶的搁浅事故时有发生;由于龙目海峡与望加锡海峡水深均远深于马六甲海峡,因此华莱士线经过之处也可供24万吨级 (Malacca-Max) 以上的超级油轮通行。
相关
- 创伤弧菌创伤弧菌(学名:Vibrio vulnificus、俗称:海洋弧菌),是一种栖息于海洋中的细菌。如果伤口暴露在含有这种细菌的海水中,创伤弧菌会在伤口上繁殖,可能引发溃烂,甚至导致组织坏死。若食
- 散热片散热片在电子工程设计的领域中被归类为“被动性散热组件”,以导热性佳、质轻、易加工之金属(多为铝或铜,银则过于昂贵,一般不用)贴附于发热表面,以复合的热交换模式来散热。散热片
- 解脲支原体请负责验证本条目版权的维基人在标识侵权后,于Wikipedia:页面存废讨论/疑似侵权内容的部分加上: {{subst:CopyvioVFDRecord|1=解脲支原体}} 并在本条目创建者的对话页中加入:
- 杜克斯县杜克斯县(英语:Dukes County)是美国马萨诸塞州东南部的一个县,由玛莎葡萄园岛和伊莉莎伯群岛组成。面积1,272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14,987人。县治埃德加敦(E
- 10月13日10月13日是阳历一年中的第286天(闰年第287天),离全年的结束还有79天。
- 张果老张果,(596年-735年)唐代一位精通服气,修炼内丹的道士,中唐以后,逐渐被神化,后来成为民间神话中的八仙之一,被称为张果老。据记载,张果老是唐朝(618年-907年)人;他的故事最早见于《明皇杂录
- 血色素沉着症第1型HFE遗传性血色病,又名血色沉着症第1型或HFE相关遗传血色病是一种遗传病,患者过度摄取铁质,令身体内的总铁质含量达至病理性的水平。人类与及其他动物都没有方法排出多余的铁质
- 伊法特伊法特苏丹国是中世纪在非洲之角的一个穆斯林王朝。伊法特国由瓦拉什马王朝建立,国家的中心是在塞拉和谢瓦古城。王国统治了今天埃塞俄比亚的东部、吉布提和索马里北部的部分
- 京师大学堂京师大学堂是中国最早的综合性高等教育机构之一,是现在的北京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的共同前身。京师大学堂由清政府于1898年创立,为中国第一所官办现代大学,目的是教授“西文西艺
- 西德马克德国马克( Deutsche Mark 帮助·信息 ,德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