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虎

✍ dations ◷ 2025-07-11 17:01:28 #生年不详,北魏官员,西魏官员,西魏郡公,北周追赠国公,陇西李氏,唐朝追尊皇帝,李姓

李虎(?-551年6月或554年10月),字文彬,西魏时赐鲜卑姓大野氏,代郡武川县(今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人。中国北魏、西魏官员,“西魏八大柱国”之一,官至太尉、左仆射,唐朝开国皇帝李渊的祖父。

李虎即唐高祖李渊之祖。李虎自幼倜傥有大志,喜欢阅读,箭术高超,性格豪迈,轻财重义,其家族是西凉王室后裔。李虎在关于西魏、北周的史书没有传记,《北史》、《周书》等正史类列传没有记载。西魏北周时期正史是唐朝编纂,李虎在唐代是追尊皇帝,没有列入臣下所在的列传。如同《三国志》没有晋朝皇帝先祖司马懿的列传一样。但是,关于唐代的史书《旧唐书》、《新唐书》,也没有像《晋书》把司马懿作为司马氏先祖记入本纪。李虎相关史料,在《册府元龟》、《资治通鉴》、《西魏书》等后代史书中。

529年,北海王元颢在南梁支援下,攻下洛阳。尔朱兆、贺拔胜击败元颢,李虎这时是贺拔胜的弟弟贺拔岳属下,因为讨伐万俟丑奴有功,加官宁朔将军、屯骑校尉、东雍州刺史、卫将军(武卫将军或左右卫将军)。成为了贺拔岳的心腹。534年贺拔岳被暗杀。李虎作为贺拔岳旧部。官至左厢大都督,贺拔岳遇害后,诸将谋议拥戴宇文泰,李虎不同意而“奔荆州”,投靠贺拔胜,后又归宇文泰。永熙三年(534年),征讨灵州(宁夏灵武县北)刺史曹泥之乱,又“从文帝破高欢于沙苑,斩级居多”。

537年,跟随宇文泰参与和东魏高欢之间进行的沙苑之战,538年回到长安,东魏的俘虏赵青雀作乱据长安,李虎和太尉王盟、仆射周惠达辅佐皇太子元钦屯守渭北。李虎镇压各地叛乱、防卫异族有功,任开府仪同三司、封陇西郡公。548年,李虎任右军大都督、少师。《册府元龟》、《西魏书》记载他当时任太尉、柱国大将军。当时,西魏柱国大将军有八名,称“八柱国”。《周书》记载李虎仅次于宇文泰为第二位,《通典》卷34·职官16·勋官条,记载他次于宇文泰、元欣为第3位,《资治通鉴》记载他次于宇文泰、元欣、李弼为第4位。548年宇文泰主导以《周礼》为基础的官制改革。

秦汉以来的太尉等三公官制被废除,《周礼》记载的六卿被设置。543年,李弼任太尉后官制改革推行,李虎担任太尉不符合史实。八柱国包括事实上最高权力者宇文泰有六名担任六卿,李虎、侯莫陈崇除外。李虎任少保,侯莫陈崇任少傅,李虎的地位在六卿之下,侯莫陈崇之上,列第7位。第6位于谨、第8位侯莫陈崇于549年就任柱国大将军,推定第7位李虎就任柱国大将军同为549年。

西魏大统十六年(550年),被封为“八大柱国”之一,为陇西郡公,同期还有宇文泰、太保李弼、大司马独孤信等人。大统十七年(551年)逝世。《西魏书》称李虎死于554年,《唐六典》卷4·尚书礼部·祠部郎中·道观条注,记载李虎于九月十八日去世。死后追谥襄公。

一生历仕北魏、西魏二朝。西魏赐姓大野氏(554年),北周追谥唐襄公(564年九月)。《魏书》、《周书》以及《北史》均无传。

李虎有一子李昞,生唐高祖李渊。李渊登位后,李虎被尊为皇帝,庙号太祖,谥号景皇帝,陵墓称永康陵。

1825年(清道光5年),在甘肃省清水县出土李虎墓志铭,并发现李虎墓。据墓志所载,此李虎为魏陇西行台李爵之孙,周陇东太守李宝之子。

杨希义、刘向阳认为清水李虎即李渊祖父李虎,李爵乃李暠六子李翻的讳字。同时亦承认由此产生颇多抵牾之处。如清水李虎约生于北魏正始三年,此时李宝已卒48年有余,不可能成为父子。凡此种种,条件所限不能深入考订。但作者仍强调清水《李虎墓志》撰写于隋大业二年,较之唐朝谱牒更为可信。

诸多学者不认同此说法,岳维宗认为二者籍贯不同、先辈不同、官衔不同、卒年葬地不同、唐公李虎为西魏北周佐命功臣反而《墓志》只字不提;汪受宽也提出二者姓氏由来说法不同、本人字号与父祖姓名不同、历官封爵不同、逝年葬地不同。李阿能、穆兴平认为清水李虎为陇西旁支,充其量仅为地方高官,非西魏八大柱国之一的李虎。

据传统史料所载,唐朝皇室出自陇西李氏,为李暠第二子李歆的后裔,唐初武德九年太史令傅奕上疏抬道抑佛,和尚法琳作《破邪论》《辨证论》反对傅奕,佛道论争愈演愈烈。根据法琳的看法,唐朝皇室非老子李耳后裔,并非出自陇西李氏,而是拓跋氏后裔,后法琳为唐太宗流放益州而死。

陈寅恪依据唐祖陵在今河北省境,认为李唐出身赵郡李氏,原为汉人寒门。因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以关内诸州为其本望”,所以改赵郡郡望为陇西郡望。实际上不是赵郡李氏破落户,就是广阿庶姓李氏的假冒牌。姚薇元认同此观点,并认为近人对于李唐氏族出于异族的举证虽不无可疑,但终究缺乏实证。

朱希祖经考据认为李熙与李买得不是同一个人,李熙曾作为强宗子弟镇戍武川,后卒于武川。其子李天锡为避六镇兵乱,携父遗骨南迁于赵郡广阿,因以为家,不久亦卒。其子李虎将父祖合葬,即所谓唐祖陵。李氏并非出身赵郡李氏,而确系为陇西李氏。

冯承钧于〈唐代华化蕃胡考〉中,因为其祖父李虎的兄弟名为起头与乞豆,非为汉族姓名,怀疑李渊家族有可能出身胡人。日本学者金井之忠主张李渊家族出身胡人,可能出身高车叱李氏,但遭陈寅恪驳斥。中华人民共和国学者苏日巴达拉哈在《蒙古族族源新论》一书中,认为李渊家族为高车后裔。

今日中文“马桶”一词的由来和李虎也有一段关系。中国古代夜壶做成虎状以厌胜,称为“虎子”。唐代避李虎讳,更名为“马子”,马子再改名“马桶”,延续至今。


三皇五帝 → 夏 → 商 → 周 → 秦 → 汉 → 三国 → 晋 / 十六国 → 南朝 / 元魏 – 北齐 – 北周 → 隋 → 唐 → 五代 – 十国 → 宋 / 西夏 / 辽 / 金 → 元 → 明 → 清 → 民国 / 共和国

相关

  • 荧光荧光(fluorescence)是一种光致冷发光现象。当某种常温物质经某种波长的入射光(通常是紫外线或X射线)照射,吸收光能后进入激发态,并且立即退激发并发出出射光(通常波长比入射光的的
  • 冠姓冠姓是指因出生,婚姻,收养等法律程序而产生授与姓氏或增加姓氏的人类行为。一般来说,是种权力象征。冠姓来源虔信自文字历史开始。种类则约有授与和增加两种方式。有些国家的配
  • 海森堡显微镜实验在量子力学里,不确定性原理(uncertainty principle,又译测不准原理)表明,粒子的位置与动量不可同时被确定,位置的不确定性越小,则动量的不确定性越大,反之亦然。:引言对于不同的案例
  • 前燕前燕(337年 - 370年)是十六国时代由鲜卑人首领慕容皝所建立的政权,至慕容儁正式称帝建国,其国号为“燕”。其全盛时的统治地区包括冀州、兖州、青州、并州、豫州、徐州、幽州等
  • 影子内阁政治主题女王陛下最忠诚的影子内阁(英语:Her Majesty's Most Loyal Opposition),由在野党高级党员组成,他们会批评执政党对应官员,提出本党政策,迫使执政党为施政辩护。自2010年5月
  • 施密特修正板施密特修正板(英语:Schmidt corrector plate)是伯恩哈德·施密特在1930年发明的 ,它是用来修正反射望远镜的球面镜所产生的球面像差的透镜。这个修正透镜被安置在望远镜前端,光线
  • 拉胡里拉胡里(Rahuri),是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Ahmadnagar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34465(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34465人,其中男性17850人,女性16615人;0—6岁人口4398人,其中男2323人,女2075人
  • 谷永谷永(前1世纪-前8年),西汉大臣,字子云,原名并,长安人。少年时博通经书。汉元帝时为太常丞,汉成帝时历任光禄大夫、安定郡太守,凉州刺史,太中大夫、光禄大夫给事中,北地郡太守,大司农。多
  • 硅酸锆硅酸锆(化学式:ZrSiO4)是一种无机化合物,为锆的硅酸盐。它在自然界中以锆石的形式存在。硅酸锆通常是无色的,但一些杂质会使其着色。它难溶于水、酸、碱或王水。其莫氏硬度为7.5
  • 甘精华甘精华(1969年-),广西田东人,壮族,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广西地区代表。毕业于广西医科大学临床医学。2013年,担任全国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