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战争 (斯洛文尼亚)

✍ dations ◷ 2025-07-17 09:38:23 #十日战争 (斯洛文尼亚)

十日战争(斯洛文尼亚语:Slovenska osamosvojitvena vojna,斯洛文尼亚独立战争)是1991年斯洛文尼亚发表自南斯拉夫联邦的独立宣言之后,由于边界关卡问题与南斯拉夫联邦政府之间的武力冲突。这场战役从1991年6月27日开始后历时十天左右就结束,但是所引发旧南斯拉夫各国宣布独立和引发内战的连锁效应却是相当巨大。

斯洛文尼亚可以如此快的结束战争而没有陷入泥沼,与地理位置上没有和塞尔维亚直接连接,以及克罗地亚同时宣布独立也有直接关系。性质上,斯洛文尼亚冲突的对象,在此时仍是狄托所建立的那个社会主义南斯拉夫联邦,并非是那个仅属于塞尔维亚与蒙地内哥罗的南斯拉夫联邦,这也表示,斯洛文尼亚的冲突与族群无关,单纯就是管辖权的问题。属于分离主义的独立冲突,而非民族主义的族群冲突。

斯洛文尼亚的经济是前南斯拉夫各个加盟共和国中最好的,从之后斯洛文尼亚在2004年5月1日加入欧盟的经济情况来看,斯洛文尼亚和同时加入欧盟的东欧七国及马耳他、塞浦路斯等国比起来亦是国民生产毛额第一名,人均生产额已经和希腊相当,并且在葡萄牙之上。

源自于斯洛文尼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被奥匈帝国统治了数百年,该时斯洛文尼亚属于奥匈帝国的内莱塔尼亚(奥地利)部分,因此人才、文化和资本从奥地利流入该地。当时就已经产生了斯洛文尼亚语,但是在某些地区使用德语的斯洛文尼亚人更多,这些地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部分也被划入奥地利。

斯洛文尼亚一直都是原南斯拉夫组成国家中民族的单纯性最高的国家,在斯洛文尼亚的斯洛文尼亚人占了90%以上,相对起来在克罗地亚的克罗地亚人只占大约75%,在塞尔维亚的塞尔维亚人仅占65%左右,斯洛文尼亚国内的民族更显得单一。在南斯拉夫其他加盟共和国开始宣布独立的时候,国内的塞尔维亚人往往因反对脱离联邦而组成武装部队,建立塞尔维亚人自治区(Srpska Autonomna Oblast,SAO),但由于在斯洛文尼亚的塞尔维亚人仅占全国人口3%左右,和在克罗地亚内的占10%以上在战时成为关键少数的塞尔维亚人比起来情势大不相同。如果和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的三大族群不过半(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以及穆斯林人)比起来更是天差地别。

民族组成单纯让斯洛文尼亚人对于国内的舆论有很大的影响力,同时也因为符合民族自决原则,具有国际法上的正义。连一向积极镇压南斯拉夫分离主义的南斯拉夫前总统米洛舍维奇,都对斯洛文尼亚独立抱持乐观其成的态度。

进入了1980年代之后,塞尔维亚的米洛舍维奇上台。米洛舍维奇对于制定于1974年承认旧南斯拉夫六个组成国和科索沃、伏伊伏丁那两个自治省大幅自治权力的宪法强烈地不满,认为该宪法会削弱塞尔维亚的权力。随后以争取塞尔维亚在联邦中的地位为由,用煽动塞尔维亚人民族主义的手段,实际上塑造自己成为塞尔维亚民族救星的形象,巩固个人的统治权力。

对于这样情况,其他各国也开始以反塞尔维亚的形式扬起民族主义运动。其中反应最强烈的即是克罗地亚人、斯洛文尼亚人和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特别是科索沃的阿尔巴尼亚人早从1968年和1981年就两度发生了大幅度的反政府示威和罢工活动。

1988年南斯拉夫各民族的民族运动正沸沸扬扬之际,斯洛文尼亚发生了一起影响深远的煽动事件。史称为“扬沙事件”。

斯洛文尼亚因为地缘关系和西欧最为接近,和西欧的交流不仅仅带动经济更也把政治的思潮带入受到较大的影响。是故东欧大多数的地方言论自由被禁止但是在斯洛文尼亚言论自由风潮却是被容许的特例,最后这样的风潮转化为反体制(亦可说是反贝尔格莱德)的行为由知识分子为中心开始扩散。此时引发这活动的斯洛文尼亚青年同盟发行的社团机关报穆拉迪纳的记者扬沙被逮捕及后续相关事件被称为“扬沙事件”。

扬沙的报导揭露了南斯拉夫军队的机密,因此被以军事泄密罪给逮捕,扬沙本人是反塞尔维亚的急先锋所以这个逮捕行动让斯洛文尼亚人反感,接下来审判时又以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进行,更是让当地人的反感又加深了一层。这件事情之后斯洛文尼亚人对于反塞尔维亚的立场更为坚定。

1989年起,原东欧共产主义政权纷纷倒台,这个影响亦波及了南斯拉夫。1989年初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就承认了非南斯拉夫共产党的政党设立。1990年决定改成多党制的自由选举。斯洛文尼亚并于同年的4月即举行多党制的选举,南斯拉夫共产势力大败,斯洛文尼亚国家主义色彩强烈的中间及右派联盟抬头。

这个时候,南斯拉夫虽然名义上还是联邦但是其实内部已经开始分崩,各组成国有各自的考量来描画未来的蓝图。1990年10月,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对于南斯拉夫的未来提出了一种新的“国家联合模型”。这个提案即是把南斯拉夫给迷你欧洲共同体化(欧洲共同体即欧盟前身),即是承认各国的主权,在经济和军事方面各国协调取得同样的方向。这个提案后来被举行自由选举但还是南斯拉夫共产党系政党获胜的塞尔维亚和黑山给驳回,使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相当失望,后来无法避免和南斯拉夫选择分道扬镳。隔年的1991年6月25日两国同时宣布独立。

6月25日-斯洛文尼亚发表独立宣言。因为不知道塞尔维亚当局和其主导的南斯拉夫联邦军会如何反应,因此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国境附近的情势开始变得紧张。斯洛文尼亚边防军也开始行动(所谓的边防军是狄托时代为了实现不结盟运动而在南斯拉夫联邦组成各主体之武力部队,防止苏联入侵。创设之初由联邦政府掌管,随后在1974年之后由各主体自治政府管理。)

6月26日-斯洛文尼亚举行独立仪式。南斯拉夫联邦开始行动但是这一天并没有大规模的冲突。

6月27日-南斯拉夫联邦人员正式开始与斯洛文尼亚部队爆发冲突。战斗主要集中于意大利、奥地利、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的边界附近,斯洛文尼亚国内的军事基地周边以及飞机场。

此后直到7月初各地不断地有零星的战斗,然而由于与斯洛文尼亚同时宣布独立的克罗地亚境内塞裔与克裔冲突扩大,使得居中介入的联邦军队难以调度。此外斯洛文尼亚实行截断南斯拉夫联邦军补给线的行动,甚至不惜击落由斯洛文尼亚人所驾驶的联邦武装直升机。在斯洛文尼亚国内对于南斯拉夫联邦军强烈的不支持也对战争形成了有利的状态,加上实行宣传战更让联邦失势,此时在欧洲各国的指摘声中7月2日南斯拉夫联邦军一部分的军队决定先撤退。

7月7日-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和斯洛文尼亚共和国双方在欧洲共同体的出现下进行调停并且在布里俄尼岛(英语:Brijuni)上面达成协议停火。南斯拉夫军队从斯洛文尼亚完全撤军,而卢布雅那当局暂缓三个月独立,两方都遵守协定。

7月8日-斯洛文尼亚政府发表胜利宣言,这场战争被称为十日战争。

斯洛文尼亚因为此役取得独立,取得长久以来所期盼的经济自主。斯洛文尼亚的经济在刚独立后那段时间,因为失去原本的南斯拉夫市场所以整体经济力量下降,之后积极的打入西欧的市场后开始成长。在1995年突破了一般被视为先进国家的门槛,也就是一人平均所得超过一万美元。塞尔维亚和克罗地亚也因为斯洛文尼亚的资金进出而开始经济活化。2004年时率先加盟欧盟,和同时加盟及稍后加盟的中东欧诸国比起来斯洛文尼亚的经济能力维持着较高的水准,2007年1月1日进行货币整合开始采用欧元。

斯洛文尼亚是最先从南斯拉夫分离的国家,克罗地亚则因为独立不被承认而展开内战。因为有斯洛文尼亚独立的前例,所以鼓舞了之后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和马其顿,成为他们也倾向独立的一个理由。由于斯洛文尼亚在地理位置上离塞尔维亚较远,且不像波黑和克罗地亚那样有大量的塞尔维亚人生活在其境内,所以斯洛文尼亚并没有被卷入日后的南斯拉夫内战,也由于这个原因,斯洛文尼亚的经济发展水平一直都要高于其他的几个前南斯拉夫加盟共和国和自治省。

 克罗地亚(萨格勒布) 波黑(萨拉热窝) ·  塞族共和国(东萨拉热窝) 斯洛文尼亚(卢布亚纳) 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 黑山 (波德戈里察)

相关

  • 拉玛泽呼吸法拉玛泽呼吸法也称拉玛泽减痛分娩呼吸法,是分娩过程中的一种技术,由法国医生拉玛泽(英语:Fernand Lamaze)在1940年代发明。 拉玛泽呼吸法的目的是增强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信心,同时
  • 大余县大余县位于江西省西南端,为赣州所辖县级行政区。大余原名大庾,得名于“五岭”(南岭)之首——大庾岭。早在新石器时代,在今大余县境内就有人类居住与活动。秦始皇分天下为三十六郡
  • 台风娜拉 (1973年)1973年10月9日,台风娜拉在雅浦岛西北方海面形成后,掠过吕宋东北部,再向北北西进行,扫过台湾西南部海面,由金门附近进入中国大陆。该台风虽未登陆,却为东部地区带来连续三昼夜的豪
  • 彼得·贾德森彼得·贾德森 (荷兰语:Pieter M. Judson, 1956年-)是一位荷兰历史学家。主要研究现代欧洲史,民族冲突,革命和反革命的社会运动,以及性历史。1956年出生在荷兰乌特勒支,1978年毕业于
  • 陈九川陈九川,字惟濬,江西临川人,明朝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正德九年(1514年),登甲戌科进士,跟从王守仁游学。不久,授太常博士。明武宗南巡之争时,因上疏进谏而被削籍,再跟从王守仁完成学业。
  • 网络模因网络模因(英语:Internet meme),是指一夕间在互联网上被大量宣传及转播,一举成为备受注目的事物,亦可称为网络爆红事物(Internet phenomena)。由于互联网缺乏实体界线的特性,各种信息
  • 檀丁檀丁(Daṇḍin),公元七、八世纪印度作家、梵语语法学家。写有梵文小说《十王子传》及文学理论著作《诗歌之镜》(Kāvyādarśa)。
  • 昆汀·塔伦蒂诺作品列表昆汀·塔伦蒂诺是一名美国男导演、制片人、编剧和演员。至今,他已执导了九部电影。
  • 洪德姆河坐标:51°6′39.3″N 8°4′4.3″E / 51.110917°N 8.067861°E / 51.110917; 8.067861洪德姆河(德语:Hundem),是德国的河流,位于该国西部,处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属于莱内河的左
  • 格雷厄姆·波特格雷厄姆·斯蒂芬·波特(英语:Harry Severus Potter,1975年5月20日-)是一名英国职业足球教练和前球员,曾担任左后卫。现时执教英超俱乐部切尔西。在13年的球员生涯中,波特足球联赛中出场307次。他还在英超联赛中为南安普顿效力,并在英格兰足球全国联赛中为施鲁斯伯里效力。在国际赛场上,他曾为英格兰21岁以下的球队出场过一次。波特于2010年12月在瑞典厄斯特松德开始经理生涯。他在厄斯特松德赢得了三次升级和瑞典杯,并带领他们进入了2017-18年欧洲联赛的淘汰赛阶段。2018年6月,他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