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俄斯

✍ dations ◷ 2025-07-11 08:21:21 #卡俄斯

卡俄斯(希腊语:Χάος,英语:Chaos,字面意思是“裂缝”或“打哈欠”),即“混沌”的音译,是希腊神话中的概念,没有形体,也没有明确的性别,它是一切空间及概念的开始,最早由赫西俄德在《神谱》中提到。

根据赫西俄德的说法,卡俄斯是存在于宇宙形成之前的一片黑暗空间;它的形状不可描述,因为那时还没有光。赫西俄德笔下的卡俄斯并未被拟人化,只是代表世界之初的原始状态。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将卡俄斯的概念进一步扩展为内部的毫无秩序,比较接近于现代词语中的“混沌”。从卡俄斯中诞生了希腊神话中的第一代神祇,包括:盖亚(大地)、塔耳塔罗斯(地狱)、厄洛斯(欲望)、倪克斯(深夜)、厄瑞玻斯(黑暗)。厄瑞玻斯和倪克斯结合,产生了埃忒耳(光明)和赫墨拉(白天),盖亚又独自产生了乌拉诺斯(天空)和蓬托斯(海洋)以及乌瑞亚(山脉)。后来的古典作家将卡俄斯人格化,认为这是原初之神。

俄耳甫斯教教义对于卡俄斯有着不同的解释。俄耳甫斯教并不把卡俄斯视作最早的存在,认为他是更原始的存在克罗诺斯(时间)和阿南刻(必然性)的产物。亦有俄耳甫斯教教徒把卡俄斯想象成出自于一个充满迷雾的无底深渊,当凝结成卵形的雾被分开时,就形成了天与地。

部分现代研究者认为,卡俄斯不大可能是原始希腊神话中就有的概念,认为“世界之初是一片混沌”的抽象思维应该是在神话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才产生的。其他民族也有类似的概念(如《梨俱吠陀》:“起初黑暗被黑暗掩盖,不能分辨的深渊,这就是一切”;《圣经·创世纪》:“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卡俄斯的出现说明古希腊人试图对宇宙的存在作出解释(创世论),在这之中的创世过程是:混沌产生大地,大地产生天空,天空与大地结合产生世间万物。

相关

  • ICD-9编码列表 (800–999)Template:FracturesTemplate:Nonmusculoskeletal injuries of head, neck, and thorax Template:Chest trauma Template:Nonmusculoskeletal injuries of abdomen and pelvi
  • 石勒苏益格Rathausmarkt 1 24837 Schleswig石勒苏益格(德语:Schleswig;低地德语:Sleswig;丹麦语:Slesvig),德国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州的一个城市,是石勒苏益格-弗伦斯堡县县府所在地。石勒苏
  • 圣赫勒拿岛圣赫勒拿(英语:Saint Helena)是大西洋岛屿,主权属于英国,离非洲西岸1900公里,离南美洲东岸3400公里。圣赫勒拿岛与其北方的阿森松岛和南方的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一起组成英国的
  • 请赐我一双翅膀《请赐我一双翅膀》(英语:Please Give Me A Pair of Wings),2019年中国时代剧。由鞠婧祎、炎亚纶、韩栋、张予曦领衔主演,优酷视频、爱奇艺、腾讯视频于2019年7月9日首播。
  • 峰牙-己榜国家公园峰牙-己榜国家公园(越南语:Vườn quốc gia Phong Nha-Kẻ Bàng/.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 日本漫画杂志发行量排名表以下是日本漫画杂志发行量排名表,数据统计截止于2010年9月30日。
  • 绝对库仑绝对库仑(abC或aC)也称为EMU电荷单位(emu of charge),是厘米-克-秒制的电磁单位制下的电荷单位,一绝对库仑等于10库仑。CGS电磁单位制是厘米-克-秒制下的几种单位制之一,其他厘米-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是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该法律于2006年8月27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并于2007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的第一条是“为保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推进依法治国,根据宪法,制定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的最后一条是“本法自2007年1月1日起施行。”
  • 接收语言能力接收语言能力(英语:Receptive language skills)指的是理解资讯的能力,涵盖理解词汇、句子、他人说的话、所阅读的文章等。接收语言能力与表达语言能力不同。接收词汇是接收语言能力的一部分。
  • 四年计划四年计划(德语:Vierjahresplan)是纳粹德国的一项经济计划。由阿道夫·希特勒所提出,共有两次,“第一次四年计划”于1933年执行,使德国达到人民生活富足;“第二次四年计划”则令德国达到尽可能资源上自给自足,以防未来战争爆发后再度遭受像第一次世界大战被协约国封锁而导致物资缺乏的问题。第二次四年计划取得了某种程度的成效,建设了颇具规模的人造石油、纤维、合成橡胶制造厂,并整合了巨型工业联合体“赫尔曼·戈林国家工厂”来提升效率。赫尔曼·戈林被任命为本计划之总负责人,后来成为经济部长,将本计划转移至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