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饶平客家语
✍ dations ◷ 2025-09-29 07:32:19 #饶平客家语
本文属于客家系列的一部分饶平客家语,或饶平客家话(饶平腔台湾客拼:Ngiau Pin Kagˋ Gaˇ Faˋ,客语白话字:Ngiàu-Phìn Hak-kâ-fa)是分布在中国广东省潮州市饶平县的客家人所讲的客家语方言。根据1987年和2012年《中国语言地图集》,饶平客家语仍属于未分片的方言岛。而台湾也有饶平客家语的分布,使用这些语言的居民都是于明末清初从饶平县迁徙到该地区的。饶平县的客家语主要分布在饶平县北部靠近大埔县和平和县的地区,有上善、上饶、饶洋、九村、建饶等镇及新丰镇的大部分乡村、汉江林场食饭溪村、渔村等地都说客家语。据1994年《饶平县志》记载,饶平客家语使用人口17万,占全县约19%。台湾饶平话的分布极其松散,据研究主要分布在:1987年和2012年版的《中国语言地图集》没有将饶平客家语归类在任何一个大片。然而,有不少学者根据饶平话和其他地区客家语的共性,将他们归类或分片。如:台湾的饶平话,多数已经成为当地客家语中的隐形话,除了少数几个聚落说饶平话以外,几乎没有整个村里以上的饶平方言岛,饶平话大多数已经退入家庭或宗族间沟通时才使用。另彰化县永靖乡一带也曾通行饶平客语,但已福佬客化。其后裔所说的台湾闽南语永靖腔,仍保有该客语方言之特色。以下是饶平县饶洋镇的客家语。饶洋话有21个声母(包括零声母)饶洋话有53个韵母,包括17个阴声韵,17个阳声韵,17个入声韵和两个成音节鼻音韵母。饶洋话有6个声调,其中平去入分阴阳,而阴上和阴去合并归类为上声(或称阴仄)。这里的语音特点,一般指和客家语代表音梅县话有差别之处做出对比,以及和中古音联系。
相关
-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英文: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 俗称 "小中风") 是由于大脑特定部位的血液供应暂时受到阻碍,致使产生了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一般持续时间少于24小
- 塔木德《塔木德》(希伯来文:תלמוד,Talmud,为教导或学习之意)是犹太教中认为地位仅次于《塔纳赫》的宗教文献。源于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5世纪间,记录了犹太教的律法、条例和传统。其
- 河豚毒素河鲀毒素(英文:Tetrodotoxin,缩写:TTX)是一种强力的神经毒素,目前并没有有效的解毒剂,它会和神经细胞的细胞膜上的快速钠离子通道结合,令神经中的动作电位受阻截。它的名字来自鲀形
- 逻辑语义学我们在论证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句子/判决的有效性条件依赖于它们的意义,所以负责任的逻辑学家不能完全避免提供某种处理这些句子的意义的需求。逻辑的语义指称逻辑学家已经介入
- 叶绿素 a叶绿素是存在于植物、藻类和蓝藻中的光合色素。光合作用的第一步是光能被叶绿素吸收并将叶绿素离子化。产生的化学能被暂时储存在三磷酸腺苷(ATP)中,并最终将二氧化碳和水转
- 加强葡萄酒强化酒(英语:Fortified Wine),又称强化葡萄酒、强化酒、加度葡萄酒、加烈酒,一种加入蒸馏酒(通常是白兰地)的葡萄酒。强化酒与使用葡萄酒蒸馏的烈酒不同之处在于,烈酒都是通过蒸馏生
- 心脏除颤去颤(defibrillation),也称除颤,是指对于危及生命的心律不整(cardiac dysrhythmias)、心室颤动(ventricular fibrillation)、无脉性心室频脉(Pulseless VT(英语:Pulseless VT))一种常见的
- 异麦芽酮糖醇异麦芽酮糖醇(英语:Isomalt)又称巴糖醇,属于二糖醇,因其类似糖的物理性质,可作为一种甜味剂添加在食品中。1960年代被发现,从80年代至今广泛的在世界超过70个国家使用。异麦芽酮糖
- 意导泛种论泛种论,或称胚种论、宇宙撒种说(英语:Panspermia,希腊语:πανσπερμία ),是一种假说,猜想各种形态的微生物存在于全宇宙,并借着流星、小行星与彗星散播、繁衍。在泛种论相关
- 尾尾,又称尾巴,是指位于动物体背部尾端的部分,特别是指构造柔韧可弯曲、且明显分开于躯干的附肢部分,大致上相当于哺乳动物与鸟类的骶骨(荐骨)和尾骨。一般而言尾巴是脊椎动物的专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