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施氏食狮史
✍ dations ◷ 2025-10-08 20:21:18 #施氏食狮史
《施氏食狮史》是一篇由中国语言学家赵元任所写的同音文章,全文共92字(连标题97字),每字之普通话拼音都为shi(注音符号为ㄕ),只是声调相异。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这篇文言文作品在书面阅读或者用其他汉语族语言朗诵时并无问题(如粤语有入声就不太会有同音问题)文言文始于先秦时期。如果在先秦时期的人们用口音表达这些同音文,当时的人们能够听得懂。作者专门在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中挑选同音字写了这篇文言文,因为要迁就同音字,因而文章内容显得很不合逻辑,现实中没有人要吃十只狮子后来又在吃时发觉狮子是石狮子的荒谬事,要看懂,要具有文言文功底,不具有文言文功底的人,照样很难看明白原文的意思。惟使用现代标准汉语普通话朗读或者将作品官话拉丁转写的时候,问题则浮现,会感觉很绕口,因为只有四个调的国语普通话同音字较多。20世纪50年代初期,有人认为汉语应该拉丁化,汉字应该全部改为拼音,如此低龄儿童就没有了认识成百上千的汉字的痛苦。而《施氏食狮史》正诞生于此时。有人认为,作者赵元任是想引证汉语拉丁化所带来之荒谬。有支持汉语拉丁化的人指出:赵元任是国语罗马字的主要设计者,认为他只是举例说明,按现代标准汉语拼音的汉语拉丁化,只适合白话文,不适合文言文和文白相杂的文章。而赵元任本人也说:“这些当然是极端的例子。如果你要是写语言,当然不会有问题。因为你写的要是不够清楚(假定你把语言里的声音全写出来而仍旧不够清楚),那你本来话就没有说清楚。在多数文字用处的场合,我觉得现在就可以用国语罗马字拼音文字。”有人认为,赵元任用这种在现实口语中根本不会出现之情况,来反面证明汉字拉丁化之可能。
相关
- 头孢地嗪头孢地嗪是一种第三代头孢菌素,属于半合成的抗生素。其对β内酰胺酶稳定,对头孢菌素酶和青霉素酶极稳定,且有较长的生物学半衰期。头孢地嗪对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均有抗菌活
- 醛固酮拮抗剂抗盐皮质激素(anti-mineralocorticoid、或称"醛固酮拮抗剂"(aldosterone antagonist)、醛固酮受体拮抗剂、醛甾酮拮抗剂)是指一种利尿剂能拮抗在盐皮质激素受体(Mineralocor
- 流行性脑炎流行性脑炎(encephalitis lethargica;sleeping sickness (sleepy sickness))或甲型脑炎是一种非典型的脑炎,又称为嗜睡性脑炎(但不是由采采蝇(tsetse fly)传播的非洲昏睡症)。此病最
- 阶层关于美国社会阶层一直有着很大的争议,而对于阶层的定义也有许多不同的观点。许多美国民众认为可分成三个阶层,分别是“富裕”、“中产阶级”和“贫穷”。其他许多更复杂的社会
- 苹果公司1976年4月1日(43年338天)苹果公司(英语:Apple Inc.,NASDAQ:AAPL,原称苹果电脑公司(英语:Apple Computer, Inc.),是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库比蒂诺的跨国科技公司。公司最初由史蒂夫·乔布斯
- 圣萨尔瓦多圣萨尔瓦多(西班牙语:San Salvador)简称萨京,是萨尔瓦多的首都及第一大城。最早中美洲的比比尔族(pipil)曾在今圣萨尔瓦多一带建立了首都Cuzcatlán,但后来被遗弃。其后在16世纪,西
- 婆罗洲婆罗洲(马来语:Borneo),印尼称之为加里曼丹岛(印尼语:Kalimantan)是世界第三大岛,亚洲第一大岛,面积743,330平方公里,仅次于格陵兰及新几内亚。现全境由印尼、马来西亚及文莱三国管辖,
- 色诺芬色诺芬(Ξενοφών,前427年-前355年)雅典人。军事家,文史学家。他以记录当时的希腊历史、苏格拉底语录而著称。色诺芬的出生日期不详。考古学者认为,公元前431年他出生于雅典
- 血液灌流血液灌流(英语:hemoperfusion),是一个用于从病人血液里分离有毒物质的医疗过程。治疗是用抽水设备将病人大量的血液抽出体外,然后通过固态过滤剂过滤。常用的吸附物质是活性炭和
- 感性感性(英语:Sensibility),是人类经由感官,对于某种事物产生直接感觉与情绪的一种能力,相对于理性的概念。这个概念在18世纪时起源于英国,对于知识是如何获得,这个课题进行讨论时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