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休克症候群

✍ dations ◷ 2025-10-07 22:57:17 #中毒休克症候群
毒性休克症候群(Toxic shock syndrome,TSS)是一种因细菌外毒素引起的症候群。相关症状包含发烧、红疹、皮肤脱落(英语:skin peeling),及低血压等等。其它与特定病原菌相关的症状包含乳腺炎、骨髓炎(英语:osteomyelitis)、坏死性筋膜炎,及肺炎等等。造成毒性休克症候群的病原菌包含化脓链球菌(英语:Streptococcus pyogenes)(Streptococcus pyogenes)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链球菌性毒性休克症候群有时又称为似毒性休克症候群(toxic-shock-like syndrome,TSLS),其致病机转乃是入侵性链球菌性或局部葡萄球菌感染释出的超级抗原所致。葡萄球菌性的危险因子包含使用超吸水型卫生棉条,或是儿童身上的表皮病灶。诊断一般透过症状进行。治疗方式可给予抗细菌药,若存在脓疡建议切开引流(英语:incision and drainage)。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也可以用于治疗。一般建议若为链球菌性感染建议进行外科清创,移除感染源,但此作法的必要性相关实证仍相对薄弱。有些文献甚至建议可以延后清创(英语:surgical debridement)。链球菌性感染的死亡率高达五成,葡萄球菌则约为5%,可能在2日内致死。在美国,链球菌性毒性休克症候群约为每年10万分之3,葡萄球菌性则约为20万分之1。此疾病在发展中国家较为常见。本疾病于1927年首度记述。由于毒性休克症候群与超吸水性卫生棉条的高度相关性,目前此类产品已经全面下架。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物(J1p、w、n、m、疫苗)

相关

  • 非洲人类锥虫病非洲人类锥虫病(法语:Trypanosomiasis africain; 英语:African trypanosomiasis)或称昏睡病、嗜睡病(英语:sleeping sickness),是一种由布氏锥虫(英语:Trypanosoma brucei)引起的寄生虫
  • 致密斑致密斑(macula densa、致密斑),在肾脏中是位于肾皮质亨利氏环(英语:Loop of Henle)粗上升支(英语:Ascending limb of loop of Henle)紧密排列之特殊细胞衬壁的区域,即处于过渡到远曲小
  • 人猿/古猿非洲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 africanus),又名非洲南猿或南方古猿非洲种,是属于早期人科的非洲南方人猿,生存于200-300万年前的上新世。较古老的阿法南方古猿与非洲南方古猿都
  • 林同炎林同炎(英语:Tung-yen Lin 或 T. Y. Lin,1912年11月14日-2003年11月15日),原名林同棪,美籍华裔结构工程师。林同炎出生于福建省福州,是家中第4个小孩(共有11个),后来在北京成长。他的父
  • 石墨烯石墨烯(Graphene)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2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平面薄膜,只有一个碳原子厚度的二维材料。石墨烯从前被认为是假设性的结构,无法单独稳定存在,直至2004年,英
  • 规模经济规模经济(Economies of scale)在微观经济学中是指扩大生产规模引起经济效益增加的现象,是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减少的特性。规模经济反映的是生产要素的集中程度同经济效
  • 塞内加尔华人,在塞内加尔人口虽少但正不断增长,主要是由20世纪80年代抵达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移民组成。在八十年代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移民开始诠进入塞内加尔。塞内加尔总统阿布杜·迪乌夫
  • 智能流体智能流体(英语:smart fluids)指的是用电场或磁场可以改变其流动性能(主要为粘滞系数)的流体。智能流体分为二大类;电流变液和磁流变液。电流变液一般是由半导体颗粒在介电质油中组
  • 环礁环礁,是由珊瑚礁形成的环状或部分环状岛屿,中间围绕着潟湖。由于形成过程与环境的变异,环礁的轮廓除了圆形之外,亦有椭圆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大部分的环礁分布于太平洋与印度洋
  • 2007年U20世界杯足球赛2007年国际足联U-20世界杯(2007 FIFA U-20 World Cup)为第 16 届世界青年足球锦标赛(从本届杯赛起,世青杯的英文名称由FIFA World Youth Championship改为FIFA U-20 World Cup),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