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5月30日日食是一次日全食,发生于1965年5月30日(东半球为5月31日)。新月当天(即朔日),地球上观测到月球和太阳的角距离极小,此时月球如果恰好在月球交点附近,穿过太阳和地球之间,与地球、太阳接近一直线,则会出现日食。月球本影接触地表而使该区域完全得不到阳光,就会形成日全食,同时在本影两侧数千公里的半影范围内遮挡部分阳光,形成日偏食。此次日全食经过了新西兰、库克群岛、法属波利尼西亚、秘鲁,日偏食则覆盖了中美洲大部、南美洲西北部和太平洋中南部的广大地区。
塔斯曼海东部、新西兰北岛北地半岛(英语:Northland Peninsula)西南约220公里的海域在5月31日日出时最先看到日全食,随后月球本影向东北划过北地半岛,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覆盖了新西兰领地库克群岛(今已成为新西兰联系国)和法属波利尼西亚的部分岛屿后在马克萨斯群岛东北约900公里的洋面达到最大食分。此后本影继续划过很长的洋面,逐渐转向东南移动,最终在5月30日日落时分接触秘鲁沿岸一小部分后随即离开地表。
本次月球本影覆盖范围内绝大部分也都是海洋。除部分岛屿外,本次全食带内的陆地仅有本影即将离开地表时在秘鲁划过的不足150公里。本影经过的陆地依次包括:
除了狭窄的全食带内能看见日全食之外,月球半影覆盖范围内都能看到日偏食,包括澳大利亚东部、美拉尼西亚东部、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东南部、波利尼西亚群岛绝大部分(其中夏威夷群岛仅包括卡胡拉威岛、茂宜岛中南部、夏威夷岛)、中美洲大陆部分及大安的列斯群岛、哥伦比亚、委内瑞拉除东部边境外的大部、厄瓜多尔、秘鲁、玻利维亚西部、智利北部、阿根廷西北部边境的极小部分。其中大部分位于国际日期变更线以东,在5月30日看到日食,剩下的部分在5月31日看到日食。
新西兰、澳大利亚、英国、美国、德国、日本、苏联等国均派观测队到库克群岛的马努瓦埃环礁观测了此次日全食。新西兰政府调配了船只将乘客从库克群岛首府阿瓦鲁阿所在的拉罗汤加岛运送到马努瓦埃环礁。该环礁面积共有1524公顷,只有少数做椰肉的工人常住当地。而在日全食期间,环礁上仅科学家就有85名,此外还有他们的助手。然而,在日食期间太阳被云层遮挡,观测未获成功。而在新西兰北岛的北部,日全食发生在当地时间5月31日日出后不久,尽管在前一天傍晚天空中有一些云,最终还是成功看到了日全食。此外还有科学家向空中发射火箭,以获得高空的观测资料。
月球交替位于相对的月球交点时,以半个交点年(食年),即约177天又4小时间隔出现下列日食。
注:1964年1月14日和1964年7月9日的日偏食属于上一组交点年系列。
沙罗周期长度为18年11天。本次日食属于沙罗周期127,共包含82次日食,依次为991年10月10日至1334年5月4日的20次日偏食、1352年5月14日至2091年8月15日的42次日全食、2109年8月26日至2416年2月29日的20次日偏食,总共历时1460.44年。其中最长的全食发生于1532年8月30日,共持续了5分40秒。
下表列举了1901年至2100年间发生的属于该周期的日食,是第52至6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