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海象
✍ dations ◷ 2025-09-30 15:23:48 #海象
大西洋海象O. r. rosmarus
太平洋海象O. r. divergens海象(学名:Odobenus rosmarus)是海象属唯一的物种,属食肉目海象科,是一种鳍足类。海象科史前有几个属,但目前仅存一属一种。海象嘴短而阔,犬齿特别发达,似象牙,故名,用以掘食和攻防。有稀疏的坚硬的体毛,眼小,视力欠佳。四肢呈鳍状,后肢能弯曲到前方,可以在冰块和陆上行走。海象体型巨大,雄性体重平均800-1700公斤,长度2.2-3.6米,一些个体可达到2000公斤。世界最大的雄性海象重2268公斤,长度4.9米。海象的皮下脂肪极厚,可抵御的寒冷的极地环境。海象在陆地上与海水中皮肤的颜色不一样(在陆上皮肤呈棕红色,而在水中则呈白色),因为在水中,血管冷缩,将血从皮下脂肪层挤出,以减少热能的流失。海象主要生活于北冰洋海域;由于海象可作短途旅行,所以在太平洋和大西洋都有其踪影。通常群居于大的浮冰或海岸附近。海象是出色的潜水能手。海象能潜入90米深的海里,在水中逗留大约20分钟。海象主要用獠牙在海底挖掘甲壳类。同时,用其敏感的嘴唇和触须也随之探测、辨别,碰到食物,便用齿将甲壳类的壳咬破,然后将其肉体吃掉。海象也吃鱼类、软体动物、植物甚至其它海兽(如独角鲸和海豹)。四至六月生殖,通常仅产一胎。海象在自然界的天敌很少,捕杀海象的记录仅见于人类、北极熊和虎鲸。
相关
- 生理节律睡眠障碍昼夜节律睡眠障碍(CRSD)是影响睡眠时间及其他方面的一种睡眠障碍 。患有昼夜节律睡眠障碍者无法在一般工作、学校和社会需求所需要的入睡时间睡着,或起床时间起床。如果允许他
- 托斯登·威塞尔托斯坦·尼尔斯·威泽尔(瑞典语:Torsten Nils Wiesel,1924年6月3日-),瑞典神经科学家,与大卫·休伯尔(David H. Hubel)由于对视觉系统的讯息处理过程之研究,而和研究左右脑半球的罗杰
- 巨婴巨婴是一个汉语流行词,本义是指体型巨大的婴儿,现在一般用于描述心理不成熟的成年人。巨婴的特点是只知道索取而不知道付出,而且心理脆弱,一旦出现超出预期的情况,就会做出过激行
- 科学理论科学理论是一种解释亦是描述,它按照科学方法来阐述自然界中某方面事物的原因,即可以反复实验(英语:Reproducibility),并需使用一个预定义的观察和实验协议(英语:Protocol (science))
- 罗蒙诺索夫金质奖章罗蒙诺索夫金质奖章(俄语:Большая золотая медаль имени М. В. Ломоносова)以俄罗斯科学家和博学家米哈伊尔·罗蒙诺索夫的名字命名,自19
- 葫芦藓此处应含所辖亚种葫芦藓在生物分类学上是葫芦藓科中的葫芦藓属中的一个种。
- 地磁偏角地磁偏角是指地球上任一处的磁北方向和正北方向之间的夹角。当地磁北向实际偏东时,地磁偏角为正,反之为负。地磁偏角在历史上最早由中国北宋科学家沈括记录在著作《梦溪笔谈》
- 奎特·马西雷奎特·马西雷(Quett Masire,1925年7月23日-2017年6月22日),博茨瓦纳政治家,博茨瓦纳民主党成员,曾任博茨瓦纳副总统(1966年-1980年)、总统(1980年-1998年)。
- 通灵板通灵板(英语:Ouija board,发音为/ˈwiːdʒiː/),也称为灵乩板、灵应牌(spirit board)、对话板(talking board),流行在欧美的一种占卜方式,可能起源于古代巫术。它的外型为一种平面木板
- 海螯虾另见内文。螯龙虾科(学名:Nephropidae),又名海螯虾科,有一对非常巨大的钳子,是一种大型海生甲壳类的总称,生物学上属于十足目。螯龙虾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海域,大中华地区主要是各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