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萧公权
✍ dations ◷ 2025-09-30 15:29:29 #萧公权
萧公权(威氏拼音:Kung-chuan Hsiao,1897年11月29日-1981年11月4日),原名笃平,字恭甫,自号迹园,笔名君衡、巴人、石沤,江西省泰和县人,清光绪廿三年丁酉(1897年)十一月初六生于江西省南安县(今大庾县),1981年11月4日晨因胃病卒于美国西雅图其寓所。萧善政治学与社会史,学贯中西,于1948年当选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有《政治多元论》、《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国乡村》、《康有为思想研究》等著作,遗著辑成《萧公权全集》,计九册。萧族自北宋末年由河南迁入江西,世代为商。萧公权尚未满月之际,母亲猝死,以姑为母;六岁时,祖父去世;十二岁时,父亲去世,由大伯抚养;待其至上海求学时,由二伯父照顾。萧曾说:“余虽早失双亲,仍得教养成人,拜旧家庭之赐也。”民国四年萧公权考入上海中国基督教青年会中学。民国七年夏,自青年会中学毕业,考入清华学校高等科三年级(庚申级),与其同界的有陈岱孙、李干、富文寿、陈可忠、孟继懋、刘驭万、刘师舜、高惜冰等人。五四时,萧公权与同学共创《晨锺》日报,并因此立志学习新闻。民国九年,自清华毕业,赴美求学,就读于密苏里大学新闻专业。后在康奈尔大学哲学系取得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政治多元论》。民国十五年,萧公权取得康奈尔大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先后在南开大学、东北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校任教。抗战爆发后,迁成都,任教于四川大学、成都燕京大学、光华大学,抗战胜利后继续在光华大学及四川大学任教。1948年,萧公权当选中华民国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底赴美出任西雅图华盛顿大学教授直至病逝。萧公权认为史家应“以学心读,以平心取,以公心述。”萧公权之学生汪荣祖评其“身短而瘦,重仪容,性淡泊,与世无争,言辞多机智,有远旨。”
相关
- 研究机构研究中心,或称研究所、研究院、研究机构,是指以研究或研发为目的之设施、组织或机构。所做的研究通常都会聚焦于一个特定的领域。一个研究中心可能同时具有不同的学科或专业,同
- 公众科学公众科学(Citizen Science),公民科学或群智科学,是指公众参与的科学研究, 包括非职业的科学家、科学爱好者和志愿者参与的科研活动, 范围涵盖科学问题探索、新技术发展、数据收
- 神经分泌细胞神经分泌细胞,将神经信号转变成化学刺激的神经元。神经分泌细胞能产生神经激素,神经激素沿轴突移,在神经血器官(轴突终端与毛细血管紧密接触的特殊部位)释放至血液中。神经分泌细
- 亚平宁山脉亚平宁山脉(意大利语:Appennini),位于亚平宁半岛东侧,是亚平宁半岛的主干山脉,北起阿尔卑斯山南麓,南至亚平宁半岛南端,全长超过1000公里。全境属意大利管辖。多悬崖峭壁的断层式海
- 泡沫逆转录病毒亚科泡沫反转录病毒亚科(Spumaretrovirinae),又译作泡沫逆转录病毒亚科 是反转录病毒科底下的一个亚科。 下有一属:明称来源: Spuma:从拉丁文spuma,泡沫;灭火泡沫;(马等的)大汗(foam)
- 次氯酸盐次氯酸盐是次氯酸的盐,含有次氯酸根离子ClO−,其中氯的氧化态为+1。次氯酸盐常以溶液态存在,不稳定,会发生歧化反应生成氯酸盐和氯化物。见光分解为氯化物和氧气。常见的次氯酸
- 1918-1919年德国革命德国革命者德意志帝国魏玛十一月革命(德语:Novemberrevolution),又称“德国1918年-1919年革命”,是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与1919年发生的一连串事件,致使德意志帝国被推翻以及
- 乔纳斯·爱德华·索尔克乔纳斯·爱德华·索尔克(英语:Jonas Edward Salk,乔纳斯·爱德华·索尔克,港澳称为乔纳斯·索尔克,台湾称为约纳斯·沙克,1914年10月28日-1995年6月23日),美国实验医学家、病毒学家,主
- 桂枝去芍药汤桂枝去芍药汤为一中药汤剂名称。主治为太阳病被医生误判而采用“攻下”的治疗方法后,所引起的后遗症。其症状为短而急促的脉膊,感觉胸腔烦闷。《伤寒论.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篇
- 攻击位在塔兰托塔兰托战役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1940年11月11日晚上至11月12日,英国皇家海军进行了在历史上首次航空母舰舰载机对海军舰只的进攻,从地中海上的航空母舰派出少量飞机攻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