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餐肉

✍ dations ◷ 2025-07-19 11:24:38 #午餐肉
午餐肉(英语:Spam)是一种罐装压缩的肉块,通常由猪肉、淀粉、盐和香料混合制成。中文的午餐肉与英语中的Lunch Meat或Luncheon Meat意思不同。1937年7月5日,美国人杰伊·荷美尔(Jay Hormel)发布了称为 Spam 的食品,此前该款食品原名为荷美尔香料火腿(Hormel Spiced Ham),但是因为销量欠佳而在后来透过命名比赛征用此新名。名称的意思是将香料(Spices)加入火腿(Ham)而制成的罐头食物(当初荷美尔的官方译法为“Shoulder of Pork and Ham”,指猪肩肉与火腿)。在1930年代大萧条时期研究及制造,主要材料是猪肉、糖、盐、水和马铃薯淀粉,再加点硝酸钠就可以让肉块永久地保存为粉红色。当年大萧条,人们买不起鲜肉,由于午餐肉较牛肉和猪肉便宜,又属于熟食,打开即可以直接食用,帮助当年大多数的纽约人渡过难关。由于价格低廉,并且易于储藏,美国在二战参战时被当时的美国战争部大量采购作为其战时肉类供应来源。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午餐肉成了美国军队的伙食,并且随着美国军队征战各地(英语:Expeditionary warfare)而迅速推广至全球各地,被誉为“帮助美国打赢二次大战的食物”,亦有谓“美军胜在有午餐肉”。当时午餐只常见于中产及上层阶级,一般劳工阶层无经济能力负担午餐的开销,现在午餐肉亦常用于现代的冲绳料理,这是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军进驻冲绳而传入。1950年代韩战后,午餐肉亦由于韩国肉类匮乏,而从驻韩美军基地流入韩国军及民间的火锅中,成为“部队锅”。虽然对于同盟国盟友部队来说,午餐肉是当时难得的战时肉类供应来源,不过对于美军士兵来说,由于味道并不好(尤其后期供应的午餐肉成分,肉的比例大幅下降而其他成分大幅提升,令口感更差),而且供应数量极为庞大而常见,反而对午餐肉极为厌恶。垃圾邮件的英文与午餐肉相同为 Spam。语源来自英国搞笑节目《蒙提·派森》中以午餐肉为题的搞笑短剧,说一间餐厅供应的餐点全是午餐肉,而且还有一群维京人打扮的食客唱着不断重复“Spam”这歌词的赞歌,令人烦厌。到今时今日,午餐肉被广泛应用成桌上佳肴,亦是很多人早餐的方便之选。但世界卫生组织于2015年10月已将午餐肉,火腿,香肠,烟肉等精制加工肉类列为1级致癌物, 国际癌症研究基金(IARC)表示,每日进食50克加工肉类(即相约2片午餐肉或4分1罐198克午餐肉),会增加大肠癌风险18%。

相关

  • 胆癌胆癌是发生在胆部的恶性肿瘤,常见的有胆管癌、胆囊癌和肝外胆管癌三种。胆癌并不常见,通常会发生在六至七十岁人士身上。原发性胆管癌较少见,性别以男性为多。中上腹及右上腹疼
  • 巴布亚诸语言巴布亚诸语言(英语:Papuan languages)是指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及邻近地区流通,但不属于南岛语系的多种语言的集合。由于这个语系内有多达6000多种不同的语言,而语言间的差异又很大,有
  • 欧洲药品管理局欧洲药品管理局(英文: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EMA)是一个欧盟药品评估机构。1995年至2004年这一段时间内,名为欧洲药物检验局(European Agency for the Evaluation of Medic
  • gRNA向导RNA(guide RNA,gRNA),也称为小向导RNA(small guide RNA,sgRNA)。是作用于动质体(kinetoplastid)体内一种称为RNA编辑(RNA editing)的后转录修饰过程中。也是一种小型非编码RNA。可
  • 波特罗德尼·罗伯特·波特(英语:Rodney Robert Porter,1917年10月8日-1985年9月7日),英国生物化学家,出生于兰开夏郡牛顿勒威洛斯(英语:Newton-le-Willows)。由于对抗体化学结构的研究,而于
  • VHSVHS是Video Home System的缩写,意为家用录像系统,是由日本JVC公司在1976年开发的一种家用录像机录制和播放标准。虽然VHS的官方翻译就是家用录像系统,但是最初VHS代表Vertical
  • 埃德温·哈勃埃德温·鲍威尔·哈勃(英语:Edwin Powell Hubble,1889年11月20日-1953年9月28日),美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哈勃证实了银河系外其他星系的存在,并发现了大多数星系都存在红移的现象,建立
  • 皇后大学女王大学(或皇后大学,Queen's University)可以指:
  • 细胞计数法细胞计数法是一组用来测量不同细胞参数的生物方法的统称。细胞计数法一般可用来测量细胞大小,细胞周期,细胞脱氧核糖核酸,并可测定特定蛋白质的存在与否等等。
  • 军机处办理军机事务处(满语:ᠴᠣᡠᡥᠠᡳᠨᠠᠰᡥᡡᠨ ᡳᠪᠠ,穆麟德:coohai nashūn i ba,太清:qouhai nashvn-i ba),简称军机处,前称军需房、军机房。是清朝中后期的中央机关,专责参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