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獴

✍ dations ◷ 2025-10-07 10:18:44 #IUCN无危物种,獴科,南非动物,纳米比亚动物,安哥拉动物,1776年描述的动物

狐獴(学名:)是细尾獴属的唯一物种,属食肉目獴科,居住在南非、纳米比亚及安哥拉西南部的卡拉哈里沙漠。

狐獴是一种小型昼行性动物,雄性平均重约731克,雌性720克,有着修长的躯干跟四肢,使它们的身长可达到25到35公分,尾长亦有17-25公分。它的尾巴(并不如其他的獴类那样一丛)为长、细,并尖尖延伸到端点,在末端的端点都为黑色,在直立时狐獴会用尾巴支撑来保持平衡,它们的脸型也是尖尖延伸到棕色的鼻子,狐獴的眼睛周围都有着黑色块,这些构造的作用跟太阳眼镜相同,让它们在艳阳普照下仍能清晰的视物,甚至是直视太阳,这对狐獴帮助很大,因为空中的掠食者通常是在太阳之前飞行以避免被察觉。狐獴有着小、黑、新月型的耳朵,有着在挖洞时能闭起来以避免砂进入耳内的功能。

狐獴有着有力、2公分长、弯曲的爪子,可用来挖洞猎食和调整它们的地底洞穴,它们在每只脚上有四根脚趾和长细的肢体。毛皮的颜色通常是浅黄棕色参杂着灰、古铜或微带银的棕色,它们有着短平行的条纹横过它们的背,这些条纹从尾巴的基部延伸到肩且每只皆不同。狐獴的身体下部没有花样,但在腹部只有稀疏覆体的毛,并露出底下的黑色皮肤,当它们用后脚站立时,狐獴利用腹部这块黑色区域吸收太阳的热,这通常是它们在寒冷的沙漠夜晚之后晨间做的第一件事以弄暖身体。

狐獴的主要以昆虫为食,但它们也会吃蜥蜴、蛇、蜘蛛、植物、卵跟小型哺乳动物。就如其他獴一样,狐獴演化为对许多的毒免疫,这使它们可以吃蝎子(包括刺)跟有些蛇而不至于导致不适、中毒或死亡。它们体内没有储存脂肪,所以如果它们没有每天觅食就会饿死。

在人工饲养环境下,狐獴会吃大麦虫、黄粉虫、蟋蟀、蚱蜢,也会进食猫科饲料、鸡肉、牛肉、小白鼠、熟鸡蛋。另外它们也会摄取蔬果类,例如红萝卜、蕃薯、玉米、苹果、香蕉等。

狐獴主要的天敌包括猛雕、草原雕与胡狼等。狐獴也时常因遭遇鼓腹咝蝰和黄金眼镜蛇等蛇类时被咬伤致死。

狐獴在大约一年达到性成熟,平均每胎生三只,野生的狐獴一年可生到三胎。狐獴是反复生殖的动物,一年到头随时都可以繁殖,但大多在较暖的时候生产。报告指出它们没有求偶行为,只有能打得过雌獴的雄獴才有机会交配。怀孕期持续约11周幼兽浑身无毛的诞生在地洞里,幼兽的耳朵在十天左右打开,眼睛在十到十四天,它们在四十九到六十三天之间断奶,它们在三周大以前不会上到地上,之后跟保姆在一起在地洞附近约一周左右直到它们加入成兽的觅食团。

通常领导族群的最高阶级配偶才有权繁殖,并会在正常情况下杀光所有非它们所生的幼兽以确保它们的后代有最好的生存机会。它们也会放逐或杀掉生下有冒犯它们幼兽的母兽。

狐獴是会挖洞的动物,住在大型的地底有着数个入口的网状洞穴,只有在白天才离开。它们是非常社会化的动物,住在可达到四十只的群落里,在同一团体中的个体会经常彼此理毛来强化社交的系绊。

领导的配偶会经常的会在团体里的下属身上留下嗅迹记号以表达它们的权威,诸如这类的举动通常伴随着下属舔和梳理领导配偶,这些举动也通常发生在团体成员离开一阵子后的重聚,大多数的狐獴在同一团体的全是领导配偶的手足或子女。

狐獴在它们的群落中表现出利他行为,一或多只狐獴在其他狐獴觅食或嬉戏时,会站哨以警告它们靠近的危险。

当发现到掠食者狐獴哨兵会叫出警示其余成员就赶紧逃或躲进散布在它们地盘里的洞内,哨兵会是第一个从洞口出现来探掠食者动静持续叫着使其他成员保持在洞内,若是没有威胁了哨兵停止警告的叫声,其他的成员就安全地现身。

狐獴也会看护团体里所有的幼兽,未繁殖过的雌兽在领导的雌兽不在时会为幼兽哺乳。它们也会保护幼兽免于任何威胁,经常是连会威胁它们的性命也如此。在警告危险的警告发出,这些保母会带幼兽到地下避难,并准备守护它们如果危险能尾随而至的话(如会钻洞的掠食者)。若是无法躲到地下保母会聚拢幼兽,并用自己的身躯挡在他们上面。

目前已知狐獴会从事独特的社会活动,包括了那些看起来像摔角或赛跑的活动。
由国家地理频道与探索频道的节目可知,野生狐獴不怕人也不怕镜头,对人不会有攻击行为,亦不会逃跑躲藏,显然不把人类当掠食者。

狐獴的叫声近年来被注意到带有意义,对于不同的掠食者会有其特别的叫声。

这些叫声是如何演化出来的目前不明,它们是明显的例子意义并不仅只存在人类的语言,虽然没有证据能够指出狐獴的叫声能组成一种语言。

不只一组的野地研究者曾报告目击狐獴用真假嗓音变化地唱进行某种的歌唱仪式。

相关

  • 三世纪危机三世纪危机,又名军事无政府状态或帝国危机(英语:Crisis of the Third Century),是指罗马帝国在235年(皇帝亚历山大·塞维鲁被杀)至284年(皇帝戴克里先即位)间受到三项同时发生的危机
  • 农村社区农村社区 ,指农村领域中的人群聚落,从而演化发展的人文活动和土地、建物、设施、环境、景观、生态、空间等交互关系的有机领域构成。若依据中华民国的《农村社区土地重划条例
  • 前口纲前口类(学名:Prostomatea)泛指所有前口纲以下、属于纤毛虫类动物的总称。它包含了以下两个属: Coleps、Pelagothrix及其他各属。前口类动物可分作以下两大亚纲八个科:
  • 贝克斯菲尔德市克恩县贝克斯菲尔德(英语:Bakersfield),美国华裔普遍简称贝克菲尔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中南部,是克恩县的县治所在。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本城共有人口347,483人。本城于1869年成立
  • 3密3密是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症在日本蔓延时,总理大臣官邸及厚生劳动省推出的防疫标语,呼吁国民避开密闭、密集、密接(密切接触)场合,帮助防止疫情扩散。2020年3月1日,厚生劳动省
  • 中央区 (以色列)中央区(希伯来语:מחוז המרכז‎)是以色列六个行政区之一,首府拉姆拉。面积1,276km²;人口约161万(2005年),其中犹太人占88%、阿拉伯人占8%。
  • 雅冈雅冈(Yagan,1795年-1833年7月11日),一名Noongar战士,是澳洲原住民反抗欧洲移民运动早期的要人。他因为领导了许多袭击白人的活动,有人悬红捉拿他。后来他被箭射死。雅冈的死在澳洲
  • 松村松年松村松年(日语:松村 松年/まつむら しょうねん ,1872年4月12日-1960年11月7日)为日本知名昆虫学者,本籍日本兵库县明石郡大明石町(现在的明石市)。1895年7月毕业于札幌农业学校的他
  • 约阿希姆·莱莱韦尔约阿希姆·莱莱韦尔(波兰语:Joachim Lelewel,1786年3月22日-1861年5月29日),波兰历史学家、文献学家、语言学家、政治家。莱莱韦尔出生于华沙,毕业于维尔纳帝国大学。1814年,莱莱韦
  • 黑水亚麻黑水亚麻(学名:)为亚麻科亚麻属下的一个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