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荷·阿雷

✍ dations ◷ 2025-07-08 03:27:35 #1869年出生,1941年逝世,台湾日治时期抗日人物,南投人,布农族人,卓溪乡

拉荷·阿雷(布农语:Dahu Ali或Lahu Ali,1869年-1941年,另一说1854年-1943年),台湾原住民布农族人,抗暴志士,是少数抗日能得善终的原住民。

出身于今南投县郡社群中的 Takis Talan 小氏族,后被推举为今花莲县卓溪乡大分部落头目。

其妻子名为 Ali,因此连名后被人称 Dahu Ali,活跃于花莲县的拉库拉库溪流域和台东县新武路溪流域,以及高雄县荖浓溪上游。

拉荷·阿雷之后迁居到花莲卓溪乡大分地区;日本人与当地族人原本过着相安无事的日子,直到1914年日人进行对“南蕃枪支收缴行动”,开始有巨大的改变。1915年,拉库拉库溪流域各地先后发生布农族人袭击驻在所、连锁抗警事件,根据《理蕃志稿》记载,2月23日来自台东厅社摩天格鲁(Matinkulu)支社、戒茂斯(Haimus)两社约二十名布农族人,由拉荷家族带领,围攻大分驻在所。5月12日是喀西帕南事件,5月17日则为大分事件,官方文书记载大分事件的起因,是因南蕃枪支收缴行动。

部落族人则认为是拉荷·阿雷之兄长呼颂(Husung)因故被日警捉走,拘禁受虐,返回部落后便去世,使拉荷·阿雷家族对日警不满。拉荷·阿雷在大分事件中亲手刃七名日警。

整个拉荷·阿雷兄弟的抗日行动自1915年到1933年4月22日,多年游击战骚扰日警,最后逼得台湾总督府不得不接受拉荷·阿雷的条件。当时花莲港厅警务部课长代理蓬田吉兵卫警部,提出的和解办法是让布农族美女华利斯(Valis,汉名:颜凉娘)与拉荷·阿雷的次子西达结婚 。在高雄州厅举办mapakasil(和解)仪式,日人则称为“归顺仪式”,创下日本治理原住民史上的首例,也结束了18年之久的抗争。

根据《理蕃之友》第三卷记载,拉荷·阿雷的死亡时间为1941年,享年72岁。

日本当局称其为“最后归顺蕃”。

相关

  • 330110 数学 120 信息科学与系统科学 130 力学 140 物理学 150 化学 160 天文学 170 地球科学 180 生物学210 农学 220 林学 230 畜牧、兽医科学 240 水产学310 
  • 复州复州,中国古代的州。辽朝兴宗时(1031年—1055年)置复州。治所在永宁县(今辽宁省瓦房店市西北复州)。下辖两县:永宁县、德胜县。辖境约今辽宁省瓦房店市地。蒙古废复州。清朝雍正十
  • 朱兰成上海交通大学学士(1934年) 麻省理工学院硕士(1935年)朱兰成(英语:Lan Jen Chu,1913年8月24日-1973年7月25日),生于江苏淮阴,电气工程师,麻省理工学院电气工程教授,美国无线电工程师学会(现
  • 胡安·卡普里略胡安·罗德里格斯·卡布里略(西班牙语:Juan Rodríguez Cabrillo)或若昂·罗德里格斯·卡布里略(葡萄牙语:João Rodrigues Cabrilho;1497年?-1543年1月3日),是一个西班牙探险家,出生于
  • 丢勒的犀牛《丢勒的犀牛》是一幅由德国画家兼版画家阿尔布雷希特·丢勒于1515年作的木刻版画。作品建基于一幅印度犀牛的素描,由不知名画家所画的,画上并写有描述。而画中的犀牛则是早几
  • 对对碰《对对碰》(英文:It Takes Two),新传媒电视(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制作的时装家庭喜剧,由 姚玟隆、陈汉玮、钟琴、郑各评、郭舒贤、金银姬、朱厚任、陈慧慧、陈泰铭、陈罗密欧、李美
  • 钱瑗钱瑗(1937年5月19日-1997年3月4日),英国牛津出生,祖籍江苏无锡,中国著名学者兼作家钱锺书和杨绛独生女,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教授。钱瑗是著名学者兼作家钱锺书和杨绛在英国牛津
  • 时代力量历任直辖市议员及县市议员列表本列表关于台湾时代力量历任县市议员列表。
  • 瓜达卢佩·维多利亚瓜达卢佩·维多利亚(Guadalupe Victoria) (1786年9月29日-1843年3月21日) 原名何塞·米格尔·拉蒙·阿道克托·曼努埃尔·费尔南德斯·费利克斯José Miguel Ramón Adaucto
  • 南开大学图书馆南开大学图书馆,自1919年建校起即为南开大学的藏书单位,1927年卢木斋向南开大学捐资兴建了木斋图书馆是南开大学图书馆的前身。抗日战争结束后,南开大学复校后在天津八里台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