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胸腺
✍ dations ◷ 2025-07-21 14:23:19 #胸腺
胸腺是动物的初级淋巴器官。人体内的其中一种腺体,部分骨髓免疫细胞(例如T细胞)在此成熟。胸腺在人体内的胸骨上端,左右两肺叶之间,甲状腺下方,由两叶不对称的淡红色或略带黄色的薄片样组织构成。以前人们把胸腺和阑尾一样看待,认为是一个演化过程中的痕迹器官。随着近半世纪以来免疫学的进展,才认识到胸腺在人体免疫功能中的重要作用。人胸腺的大小和结构随年龄的不同而有明显差异。胸腺出现于胚胎第9周,在胚胎第20周发育成熟,已具有正常胸腺的结构,是发生最早的免疫器官。新生期胸腺约重15-20g,至青春期可达30-40g。青春期以后,胸腺随年龄增长而逐渐萎缩,表现为胸腺细胞减少,间质细胞增多,并含有大量脂肪细胞。老年期胸腺萎缩,多被脂肪组织取代,功能衰退,造成细胞免疫力下降,机体容易发生感染和肿瘤。胸腺有结缔组织包被;胸腺由外层皮质、内层髓质组成;表面的被膜结缔组织伸入胸腺成为胸腺隔,形成许多不完全分隔的小叶;外层皮质主要由淋巴细胞(胸腺细胞)和上皮网状细胞密集构成。皮质外层的胸腺细胞最大,可见到淋巴细胞的有丝分裂;皮质中层的中等,深层的很小,并可见到细胞的退化解体。上皮网状细胞,有些胞质中具有泡状结构,内含的半透明物质,可能是分泌的胸腺素。髓质中有各种胸腺小体,是胸腺的特有结构,由上皮网状细胞呈同心圆排列组成,中心为角质化或透明变性的破碎细胞,还常有巨噬细胞。此外,胸腺髓质中有散在的类肌细胞(单核横纹肌细胞),在鸟的胸腺中较多,幼年哺乳动物中较多,随年龄增长逐渐减少。胸腺的血管有两种结构:血液中的淋巴细胞,70-80%为T淋巴细胞(T细胞)。它们源自于骨髓里的造血干细胞(Hematopoietic stem cell),被血液送到胸腺里,受胸腺激素的诱导,成为成熟但还没有免疫功能的T细胞,再把它们送到脾脏、淋巴系统和其他器官,让它们在那里受胸腺激素的影响进一步成熟,随时准备抵抗各种对人体有害的敌人。胸腺激素还能提高淋巴细胞的防御能力,诱导B细胞(一种淋巴细胞)成熟。胸腺、甲状旁腺都由咽囊发生;胸腺瘤能产生类促肾上腺皮质素、类胰岛素、类胰高血糖素、类降钙素等激素样物质;对脑下垂体细胞有暂时刺激作用,延缓骨的成熟、骨的重量、体积及钙含量减少。胸腺本身受多种激素影响,如睾酮和雌激素可促使胸腺退化;注射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素等能使胸腺变小。表位(线性、构象)抗体(单株抗体、多株抗体、自身抗体) · 多株 B 细胞反应 · 同种异型 · 同种型 · 遗传型
相关
- 低血压低血压在生理学及医学上是指血压不正常地低。比起病症,低血压较适合称作一种生理状况。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没有订定低血压的标准,但如果一般成人肱动脉血压小于(90/60mmHg)时,可能
- 退伍军人菌属Legionella adelaidensis Legionella anisa Legionella beliardensis Legionella birminghamensis Legionella bozemanii Legionella brunensis Legionella busanensis Legi
- RNA加工转录后修饰(RNA修饰,或称修饰RNA)是真核细胞中,将初级转录RNA转化为成熟RNA的加工过程。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前mRNA转化为成熟的mRNA,其中包括剪接,并发生在蛋白质生物合成之前。这
- 免疫力免疫(英语:immunity),指生物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物质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其中包括特异性免疫(后天免疫系统)与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系统)。“免疫”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明代医书《免疫类
- 亚甲蓝亚甲蓝(Methylene blue),又称亚甲基蓝、次甲基蓝、次甲蓝、美蓝、品蓝、甲烯蓝、瑞士蓝(Swiss blue),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INN)为methylthioninium chloride。是一种芳香杂环化合物。
- 尼氏征尼氏征(Nikolsky's sign)又称棘层松解征,是某些皮肤病发生棘层松解时的触诊表现,可有四种阳性表现,是皮肤科常见触诊项目之一。
- 粒毛盘菌纲粒毛盘菌纲只有一纲、一目、一科、一属,是属于外囊菌亚门的真菌,是外囊菌亚门中唯一一类有子囊果的品种,子囊果有7厘米长,呈黄色、橘黄或淡黄色。粒毛盘菌属各品种生长在亚洲、
- 聚酮聚酮(英语:Polyketides)是一类由细菌、真菌、植物与动物所生产出来的次级代谢产物,这类物质对生物的发育生长而言非必要,但可用于防卫或细胞间的沟通。聚酮是源自乙酰基(acetyl)与
- 小管胃壁细胞((gastric) parietal cells)又称壁细胞、泌酸细胞,为分泌盐酸及内在因子之上皮细胞。这些细胞都位于胃之胃底(gastric fundus)衬里中之胃腺体(gastric glands)里。它们含
- 亨尼巴病毒属亨尼巴病毒属(学名:Henipavirus),包括尼帕病毒(又译尼巴病毒、立百病毒)(Nipah virus)和亨德拉病毒(Hendra Virus,HeV)。1999年于东南亚被发现的会引发立百脑炎的新型病毒,也会造成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