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罗洛·梅
✍ dations ◷ 2025-10-07 20:25:52 #罗洛·梅
罗洛·梅(英语:Rollo May,1909年4月21日-1994年10月22)是一位美国存在主义心理学家。他在1969年期间撰写了具有影响力的书《爱与意志》。他经常被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存在主义哲学联系在一起。梅是神学家保罗·田立克的一位亲密朋友。罗洛·梅的作品包括《爱与意志》和《创造的勇气》,后者的题目纪念了田立克的《存在的勇气》。1909年,罗洛·梅生于俄亥俄州艾达(英语:Ada, Ohio)。他经历了一个坎坷的童年,他的父母离异并且他的姐姐患上了精神病。他的受教育经历使他进入了密歇根学院主修英语和奥柏林学院以获得学士学位,他在希腊教了一段时间的书,1938年期间进入联合神学院以获得神学学士学位,并且最后1949年期间进入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以获得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罗洛·梅是位于圣弗兰西斯科的塞布鲁克研究生院(英语:Saybrook University)和研究中心的创立者和资深成员。人生的最后几年他居住在蒂勃朗的圣弗朗西斯科海湾,并于1994年10月在当地去世。1994年10月22日,梅死于多种原因,在他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蒂伯龙的家。他的妻子,格鲁吉亚,因为知道他的健康状况已迫在眉睫,邀请他的一些朋友到他家陪他。梅的健康状况已经恶化个月,他的朋友与他同在此期间多次被知道他是如何奋勇维护自己,尽管意识到他的能力是失败的,直到结束了他的一生。罗洛·梅受美国人本主义影响,并且对使存在主义心理学和其他哲学调和感兴趣,特别是对弗洛伊德的。罗洛·梅认为奥托·兰克(1884-1939)是存在主义疗法最重要的先驱。在他去世前不久,罗洛·梅为由罗伯特·克雷默编辑的兰克美国演讲集作了序。罗洛·梅写道“我一直认为奥托·兰克是弗洛伊德领域中伟大且未得承认的天才”罗洛·梅在使用一些传统的存在主义的术语上相比其他人的方式略微不同,并且他为传统存在主义的概念发明了新的词汇给予。例如,命运,"thrownness" 联合"fallenness"——被决定给予我们的我们生命的一部分,以创造我们的生命为目的。他总是用“勇敢”来表示抵制焦虑。
相关
- 巴斯德消毒法巴氏消毒法(法语:Pasteurisation),法国生物学家路易·巴斯德于1864年发明的消毒方法,原理是用60~90°C的短暂加热,来杀死液体中的微生物,以达到保质的效果;确切温度和时间依照液体的
- 扫墓扫墓,是中国人的传统习俗,闽南人称扫墓(sàu-bōng)、挂纸(kuì-tsuá)、探墓厝(thàm-bōng-tshù),如有携带三牲等供品,才称作“培墓”(puē-bōng)。客家人则呼为挂纸(koa-chṳ́)、福
- 淋巴细胞淋巴细胞(英语:lymphocyte),也称淋巴球,为白细胞中体积最小的一种,直径6—8微米;在人体约占白细胞的20—30%,圆形细胞核,细胞质很少。某些疾病可以影响淋巴细胞数目的增减,如患肺结核
- 黑粉菌见内文黑粉菌目(学名:Ustilaginales)是担子菌门黑粉菌纲下的一目。该目真菌是重要的植物病原菌,可引起多种植物的黑粉病。另有少数黑粉菌的菌瘿可食用,如原产自墨西哥的玉米蘑菇(
- 异无腔动物异无腔动物(Xenacoelomorpha)是包括异涡虫和无腔动物的简单生物。这种分类的依据是分子生物学资讯与衍徴。异无腔动物演化枝包含无腔动物与异涡虫,在演化树上的具体位置有多种
- UNII特殊成分标识(UNique Ingredient Identifier,UNII)是一种公用、免费、独特、明确、非语义的分子结构资讯识别系统,本物质注册系统(SRS)由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及美国药典(USP)
- +蒿甲醚复方蒿甲醚(Artemether/lumefantrine),常见商品名Coartem,为由蒿甲醚及苯芴醇混和而成的副方抗疟药。本品主要用于对抗具有氯喹抗药性的恶性疟原虫,本品通常不会用于预防疟疾,为一
- 甲氧苯青霉素甲氧西林(Methicillin)是一种于1960年首次合成的β-内酰胺类半合成抗生素。发现于1960年,主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有作用,可用于治疗败血症、呼吸道感染、脑膜炎等由
- 西爪哇省西爪哇(印尼语:Jawa Barat)是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的一个省,首府为万隆。西爪哇是印尼最老的一个省,1950年它正式成为印尼的省,2000年10月17日万丹被从西爪哇分离出去形成了一个新的
- 希波克拉底誓言希波克拉底誓词(希腊语:Όρκος του Ιπποκράτη,英语:Hippocratic Oath),俗称医师誓词,是西方医生传统上行医前的誓言,希波克拉底乃古希腊医者,被誉为西方“医学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