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恙虫病
✍ dations ◷ 2025-10-08 01:59:55 #恙虫病
恙虫病,又称丛林斑疹伤寒,顾名思义为一种恙虫所传播的发热出疹性疾病,带有恙虫东方体(Orientia tsutsugamushi)。被恙虫叮咬过后,并经由其唾液使宿主感染立克次体的急性发热性疾病。老鼠是恙虫最常见之宿主。具体来说,恙虫病主要是经由某些恙螨的品种,特别是主要在浓密的灌木丛植被里生活的纤恙螨(Leptotrombidium deliense,又名「沙蚤」);其他相关的品种还包括:L. akamushi, L. arenicola, L. fletcheri, L. pallidum 及 L. pavlovsky。一旦被这些恙螨咬过后,会在皮肤上留下具明显特征的黑色焦痂,对医生作出诊断非常有用。潜伏期通常为9-12天,约有50%-80%患者可在被恙虫叮咬处发现黑色的溃疡性焦痂,且大多为无痛性;局部淋巴腺发炎肿大,发烧至39℃以上,发烧4-5天起躯干先出现红色斑丘疹,继而扩至四肢及脸,第9-10病日消退;头痛或肌肉痛、大量出汗、结膜充血、咳嗽及肠胃系统方面的问题,如未适当治疗,严重时会因为出血或血管内凝血而引致血压下降、意识不清,甚或出现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又或休克现象,死亡率可有1%-60%之差异。您如果有上述症状,应提醒医师您曾经去过恙虫病危险地区,如此才能正确诊断,对症给药,早日康复。以四环霉素类药物为首选,氯霉素、利福平等也有疗效,但副作用较强,一到两天内即可退烧。 须注意若不治疗的恙虫病致死率可能达60%,通常为25%上下。早在晋朝,葛洪已述及本病流行于华南一带,称之为沙虱热。中文成语“别来无恙”中的“恙”字就是代表恙虫,见《康熙字典》,即今时今日的恙螨目动物。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物(J1p、w、n、m、疫苗)
相关
- 巨细胞病毒巨细胞病毒(拉丁语:Cytomegalovirus,简称CMV)是一种疱疹病毒。感染人类的品种称 human CMV (HCMV) 或Human herpesvirus-5 (HHV-5),是巨细胞病毒中研究最深入的在人类和哺乳动物
- 拉丁语拉ä¸è¯ï¼ˆæ‹‰ä¸è¯ï¼šlingua latÄ«na,IPAï¼šï¼‰ï¼Œæ˜¯å°æ¬§è¯ç³»çš„æ„å¤§åˆ©è¯æ—è¯è¨€
- 显生宙显生宙(Phanerozoic),或称显生元、显生代,是5.41亿年前大量生物出现的时期。显生宙即意为这个时期地球上有显著的生物出现。而那些看不到或者很难见到生物的时代统称为隐生元或
- G+CGC含量是在所研究的对象(例如放线菌)的全基因组中,(鸟嘌呤)(Guanine)和胞嘧啶(Cytosine)所占的比例。一种生物的基因组或特定DNA、RNA片段有特定的GC含量。在DNA链中G和C是以三个氢键
- 浮力浮力是指物体在流体(液体和气体)中受到的力,方向与其所受重力相反。浮力来自各表面受流体(液体和气体)压力的差(合力)。浮力的单位是牛顿(N)。相传叙拉古赫农王让工匠替他做了一顶纯
- 库鲁病库鲁病(英语:Kuru),是一种不可治愈的退化性人类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一般认为其病原体为普里昂蛋白(朊毒体),与克雅二氏病类似。症状主要有头
- 胰脏胰脏也称胰腺(英语:Pancreas),旧称膵、脺,脊椎动物具有外、内分泌功能的腺体;外分泌由腺泡、连通肠腔的导管组成,腺泡分泌多种消化酶,导管上皮细胞分泌碳酸氢盐、钠、钾、氯等离子和
- 天体生物学天体生物学(英语:astrobiology),旧称外空生物学(xenobiology),是一门研究在宇宙中生命起源、生物演化、分布和未来发展的交叉学科,并不只限于地外生物,或包括对地球生物的研究。在天
- ALT谷丙转氨酶(英文:Alanine transaminase,缩写ALT)是一种转氨酶(EC 2.6.1.2,存在于血浆及多种身体组织中,但最常见与肝脏关联。也叫血清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英语:serum glutamate pyruv
- 免疫球蛋白类型转换免疫球蛋白类型转换(又称为种型转换,种型交换,或者类型转换重组(英文简写CSR))是一种可以使得B细胞所生产的抗体从一种类型转变成另一种类型(例如从IgM转换成IgG)的生物学机制。在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