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拉·舒曼

✍ dations ◷ 2025-07-18 05:53:29 #克拉拉·舒曼
克拉拉·舒曼(德语:Clara Schumann,1819年9月13日-1896年5月20日)为著名德国钢琴家与作曲家罗伯特·舒曼之妻,也是浪漫主义最重要的钢琴师之一。克拉拉·舒曼的父亲为佛列德‧维克,他是莱比锡有名的音乐老师,母亲玛丽安娜是莱比锡著名的演唱家,每星期固定在布商大厦表演独唱。 两人的差别无法调和,大多是因为维克的顽固。在玛丽安娜与维克的朋友Adolph Bargiel外遇后,两人在1824年离婚,玛丽安娜随后与Bargiel结婚。5歳的克拉拉跟着父亲。 尔后维克在克拉拉9岁时娶了第二任妻子葛蕾蜜蒂,父亲对于克拉拉的一生无疑是影响最深的关键人物。虽然克拉拉的父亲强烈反对克拉拉与罗伯特‧舒曼的婚事,但是他也是位信念坚定,个性刚强的教育家。当时克拉拉使用的维克钢琴练习曲集,现也已出版,对于钢琴学习者有许多的帮助,内容主张真正的音乐家应培养个人的情操和感受力,不只是一味的学习机械性的技术。克拉拉也承认自己到了晚年还能持续热爱的演奏工作,这都得感谢父亲从小的教导。将女儿以天才钢琴家之名送上音乐舞台,原是希望她功成名就,并且得到全欧洲人的赞赏,难怪这时候罗伯特‧舒曼的出现会引起她父亲的坚决排斥。更何况舒曼是个内向、爱幻想、神经衰弱又缺乏谋生技能的音乐工作者。克拉拉从小便接受父亲佛列德‧维克的严格训练,12岁便在布商大厦以“音乐神童”之姿首次公开演奏,之后就以天才少女钢琴家扬名于音乐界了。克拉拉精湛的钢琴弹奏技巧,除了在少女时代接受指导,并奠定良好的基础之外,还经历了非常专业的训练。1829年,她在帕格尼尼面前演奏自己的作品波兰舞曲。1830年,她和父亲前往德累斯顿展开巡回演奏。1831年9月,克拉拉·舒曼前往德国各地及巴黎进行巡回演出,并在威麦尔为哥德演奏而获赠青铜牌。克拉拉在8岁时遇到比她年长九岁的舒曼后,由于彼此的爱慕,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这份感情在克拉拉的父亲百般阻挠下,两人尝尽了相思之苦,终于在1840年有情人终成眷属。当时因为克拉拉经常外出演奏旅行,两人难得见面,于是借由书信往返以维系情谊。舒曼的钢琴套曲《童年情景》由十三首小品组成,一般人们只是熟悉其中的第七首《梦幻曲》。这是一首美丽温馨的小品,它的曲调在世界各国家喻户晓,即使不太关心音乐的人。《童年情景》之所以成为一部名曲,主要利益于《梦幻曲》的流行。《童年情景》是一部很私人化的作品,是舒曼写给他热恋中的情人克拉拉·维克的情书。舒曼18岁从家乡茨维考到莱比锡大学法律系学习,同时,跟钢琴家弗里德利希·维克学钢琴,这时维克的女儿克拉拉只有9岁,父亲的精心培养下,钢琴已经弹得很出色。两年以后,舒曼的母亲不再阻挠他学习音乐,舒曼全身心地投入音乐,他住到老师维克先生家里,专注于钢琴演奏。维克对这位入室弟子视为己出,舒曼与克拉拉也结成兄妹般的友谊。1832年4月,她在巴黎举办演奏会,却因霍乱流行而影响演出,7月在度于布商大厦举行两次演奏会,秋天前往兹维克演奏。他们除了在钢琴上四手联弹,还做音乐游戏,一起读书、郊游,舒曼给她讲离奇的故事。舒曼每写出新钢琴小品,就由克拉拉试奏。随着年龄的增长,克拉拉与舒曼之间的友谊变成了爱情,这时的克拉拉16岁。维克先生知道他们的关系后大怒,禁止女儿与舒曼有同学之外的任何感情,他要女儿成就为一位伟大的钢琴家。舒曼此时已弄伤手指,他开始走上创作道路,而作曲家当时是个很没有保障的职业。父亲带着女儿离开莱比锡,不准他们会面、通信,甚至不准克拉拉弹舒曼写的曲子。有一次克拉拉在德累斯顿演出,舒曼偷偷跑去与她见了一面,维克知道后警告他们,要是再敢见面,就要用手枪干掉舒曼。这件事在当时的音乐界几乎成了一桩丑闻,在经历过启蒙运动的欧洲,粗暴干涉年轻人的爱情会被认为是极不道德。维克带克拉拉到巴黎演出时,肖邦对此事表示了不满,维克的好友李斯特竟宣布与之绝交进行抗议,在莱比锡的门德尔松也向舒曼表示同情。1835年,克拉拉在门德尔松和萧邦面前弹奏舒曼的曲子,1836年,她在德累斯顿攻读音乐理论和声乐。1837年到1838年,舒曼到维也纳居住了一段时间,他想在这座音乐名城感受一下维也纳乐派的文化氛围,但是在贝多芬、舒伯特去世之后,维也纳的音乐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经典音乐传统遭到冷落,四处弥散的上兰纳和施特劳斯的圆舞曲,当局需要这类歌舞升平的音乐,当局也禁止言论,舒曼在维也纳出版《新音乐杂志》的申请没有获准。这时舒曼很久没有克拉拉的音讯了,克拉拉的情况他一无所知。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得知克拉拉在演奏会上演奏了他的作品,这无异于发出一个信号,克拉拉还在等着他。希望重新燃起,回忆起与克拉拉生活在一起的快乐时光,舒曼便写下了几十首钢琴小品,这些小品像一幅音乐素描,记录着舒曼最初与克拉拉相识时的生活片段,那里克拉拉还是只有9岁的小女孩。根据舒曼自己的说明,他当时共写了30首小品,从中挑选13首,每首都加上标题,合成一集,取名《童年情景》。浏览一下套曲里13首小曲的标题,就知道音乐是描写儿童生活的,如《木马骑士》、《惊吓》、《捉迷藏》、《奇怪的传说》,等等,这些都是普通儿童生活场景。但是,舒曼在描绘这些情景时,是有很具体的生活事件为根据的,作曲家不说,外人是无论如何无法猜测的,只有舒曼和克拉拉两人在弹起这些小品时才会在妙趣横生之处彼此送上会心的一笑。所以前面提到,这是一部私人化作品,舒曼把它寄给远方的克拉拉,提醒她不要把爱人遗忘。1841年3月,舒曼的第一号交响曲一春首次公开演奏。有一些音乐赏析文章说《童年情景》充满了童稚之趣。这部套曲大致描写的是克拉拉9岁到13岁之间的生活,是舒曼以兄长般的眼光对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的观察印象。舒曼后来对成了他妻子的克拉拉说:“由于回忆起你的童年,我在维也纳写下了这部作品。”《童年情景》的13首短曲从各个侧面描写儿童生活,有的是游戏场景,有的只描写一个神态,有的描写孩子的心理活动,合起来便构成了一个生动的儿童世界。生动的形象是整部套曲的主要特点,例如第9首《木马骑士》,用切分音和低音节拍模仿小孩子摇木马的“格登登”的节奏,既形象又生动,栩栩如生地勾勒出孩子骑在木马上前后摇摆的动态。又如《捉迷藏》,快速跳跃闪动的旋律刻画出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心情地欢乐。全部作品里流行最广的当然要属《梦幻曲》,这首曲子常拿出来单独演奏,并改编成各种乐器的独奏与合奏,它的旋律非常简单,便于记忆,乐曲起伏回转,富于浪漫的幻想,有一种朦胧美妙的憧憬蕴含其中。克拉拉在21岁嫁给30岁的舒曼,婚后生活虽然充实却很辛苦。她在16年之间生了8个孩子,还要照顾患病丈夫,再加上经济困难,1844年不得不再重新开始在俄国圣彼得堡巡回演奏以维持家计。这时舒曼因为精神衰弱问题而无法继续工作,于是他们全家迁至莱茵河畔的杜塞尔多夫。不久,20岁的布拉姆斯登门求教,三人深厚的友谊从此扎根。舒曼曾称赞布拉姆斯为“贝多芬再世”,后来布拉姆斯也不负舒曼的期望成为浪漫乐派的巨星。布拉姆斯一直到克拉拉去世前,一有新作完成,就会先请克拉拉批评指教。舒曼在克拉拉37岁时逝世。期间也经历孩子生病和死亡。幸好布拉姆斯及小提琴手姚阿幸等人支持她,布拉姆斯担心克拉拉的风湿病情,曾劝她停止奔波的演奏生涯,但克拉拉却因此受到伤害,并寄了一封信给布拉姆斯:“我一停止演奏,心情就会变得非常不好。对我来说,钢琴演奏等于是我的生命。”她在舒曼死后首次在布商大厦举行演奏,其后首次到访英格兰。1878年,她开始在法兰克福音乐学院教授钢琴,10月举行音乐生涯的50周年纪念演奏会。克拉拉·舒曼在76岁因脑中风而去世。

相关

  • 呼吸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是指原发性PaCO2升高而导致pH值下降,是酸碱平衡失调的四大分类中其中一类。根据发病的快慢可又分为急性与慢性两大类。造成呼吸性酸中毒的原因为CO2积聚,动脉血中
  • 疑问句疑问句,是提出问题的句子。一般带有疑问词以及以问号结尾 。
  • 中等教育中等教育(英语:Secondary education)包括国际标准教育分类(英语: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中的两个阶段。第二级:初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第二,也是最后的
  • 溶解溶解是指溶剂分子和溶质分子或离子吸引并结合的过程。当离子溶解时,它们会散布开来并被溶剂分子包裹。离子越大,能包裹它的溶剂分子就越多。有时,溶解会产生放热、吸热的现象。
  • 安德烈·波伽利安德烈·波切利(Andrea Bocelli,1958年9月22日-)是一位意大利盲人歌手。他是一位古典跨界音乐男高音,和英国女高音莎拉·布莱曼(Sarah Brightman),新西兰女高音海莉·薇思特拉等同属
  • 遗传污染基因污染(英语:Genetic pollution)指对原生物种基因库非预期或不受控制的基因流动。长期以来,保护生物学以及自然保护提倡者用基因污染这一术语来形容从家养的、野生的、非本土
  • 数字权利数字权利(Digital rights)意指个人合法使用电脑的权限,包含所有的电子仪器或是沟通网络。特别是针对现实已存的权利,诸如在新兴科技中内容的隐私权、言论自由(详见信息自由),尤其是
  • 尸毒尸胺 (cadaverine),又称1,5-戊二胺(1,5-pentanediamine)、1,5-二氨基戊烷(pentamethylenediamine)、五亚甲基二胺或尸毒素,分子式为NH2(CH2)5NH2,是一种在动物身体组织腐烂时由蛋白
  • 永康县坐标:28°53′27″N 120°02′33″E / 28.89083°N 120.04250°E / 28.89083; 120.04250永康市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中部。三国吴时置永康县,1992年撤县设市。目前隶属于
  • 耐火砖耐火砖,又称火砖,是由耐热陶瓷材料制作的砖,形状跟普通建筑用砖类似,因此常用于建筑窑炉和各种热工设备。耐火砖一方面在高温下不会有化学变化,一般也是热传导较差的材料。通常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