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传染性鲑鱼贫血病毒
✍ dations ◷ 2025-07-17 23:32:50 #传染性鲑鱼贫血病毒
三文鱼贫血症是一种由三文鱼贫血症病毒引致,经接触受感染三文鱼及其分泌物传播,出现在大西洋三文鱼的疾病,近年在多个地区爆发,令三文鱼的产量骤降。三文鱼贫血症最先在1984年秋天被发现于挪威诺尔兰郡一个养鱼场的大西洋三文鱼身上,当时的散播较为缓慢,直至1988年6月出现大规模及严重的扩散,英国的鱼类及食品农业部随即要求如发展三文鱼感染此病要上报。1996年夏天,加拿大的新不伦瑞克芬迪湾亦首次发现有三文鱼感染。1998年5月,苏格兰高地区的三文鱼也受到感染,随后斯凯岛及昔德兰群岛相继证实受到三文鱼贫血症的侵袭。1998年法罗群岛证实首宗病毒,智利亦怀疑受到病毒的入侵。2001年,美国缅因州亦上报发现三文鱼感染病毒。2006年,加拿大三文鱼感染三文鱼贫血症的情况得到缓和,但病毒随即在2007年于智利爆发,此病毒于智利一直蔓延到2010年亦未得到改善。受感染三文鱼外表上明显的感染病症包括会令三文鱼的鳃部变得苍白软弱,三文鱼需要游到靠近水面的地方呼吸、眼球突出、眼窝出现班点、腹部肿胀出血及水肿。受感染三文鱼内部的血细胞会异常活跃,红血球会遭病毒攻击,大量死亡,坏细胞则上升,出现严重贫血,令肝脏及脾脏肿胀,循环系统停顿,最终令三文鱼死亡。三文鱼贫血症的死亡率十分高,养殖场内的三文鱼死亡率更高达100%。基本上,大量感染的情况只会出现在养殖场饲养的大西洋三文鱼,但少部分野生的大西洋三文鱼、契努克三文鱼、棕鳟、海鳟、虹鳟亦被发现三文鱼贫血症病毒的病原体。1999年,挪威及加拿大因三文鱼贫血症的经济损失为1千1百万美元及1千4百万美元,而苏格兰的损失更高达3千2百万美元。2007年,智利超过1百万条三文鱼因疫病而被杀,两年来产量大跌75%,由2008年售出40.3万公吨三文鱼跌至2009年售出约9万公吨,智利因此预计会有约1万5千名直接工人及8千名间接工人丧失工作或受到影响。
相关
- 水杨酸水杨酸(英语:Salicylic acid,源于拉丁文的“杨柳” salix),又名柳酸、邻羟基苯甲酸、2-羟基苯甲酸。水杨酸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苯、丙酮、松节油,不易溶于水,20°C时溶解度为
- 奇霉素奇霉素,通常以曲必星(Trobicin)为名贩售,系为一种用以治疗淋病感染症状的抗生素。投药方式是注射进肌肉以发挥药效。常见的副作用包含注射处疼痛、起疹子、恶心、发烧及出现睡
- 抗酸药抑酸剂,又称抗酸剂,抑制胃酸分泌,缓解烧心、反酸的症状,常用的药物有H2受体阻滞剂和质子泵抑制剂PPI(奥美拉唑等)。如氢氧化铝凝胶、三硅酸镁、碳酸氢钠等至今已经出现三代,既第一
- 白三烯白三烯(Leukotriene, LTs)是一类含三个共轭双键的20碳直链羟基酸的总称,是与过敏性反应有关的生物活性物质,其他与过敏性反应有关的生物活性物质包括组胺、缓激肽、血小板活化因
- 嘌呤类似物嘌呤类似物(英语:Purine analogues)是一类与嘌呤结构相似的抗代谢物。主要的嘌呤类似物包括硫唑嘌呤、巯基嘌呤与硫鸟嘌呤等。嘌呤巯基嘌呤硫鸟嘌呤氟达拉滨卤化/核糖核苷酸还
- 坎地沙坦坎地沙坦(英语:Candesartan、发音为/ˌkændɨˈsɑrtən/,rINN)是一款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药物,多用于治疗高血压症。前体药物坎地沙坦酯是日本武田制药公司率先研制,后阿斯利
- 鬼臼毒素鬼臼毒素,也称普达非洛,是一种一个非生物碱类木脂素类毒素。它提取自鬼臼的根茎。它的乙醇溶液和软膏的商品名分别为慷定来和化疣敌,可作为外用药物用于治疗由人类乳头瘤病毒引
- 香菇香菇(学名:Lentinula edodes)又叫做冬菇、北菇、香蕈、厚菇、薄菇、花菇、椎茸,为小皮伞科香菇属的物种,是一种食用菇类。一般食用的成员为,鲜香菇脱水即成干香菇,而且会产生浓郁特
- 乙醇 (食用酒精)酒精(Alcohol)有时也称为乙醇,是一种精神药物,也是酒类饮料(例如啤酒及葡萄酒)及蒸馏酒中的活性成分。是年代最早,也是最常见的娱乐性用药,过度饮用会出现酒精中毒(酒醉)的症状。酒精
- 强迫症强迫症(英语: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缩写:OCD)又译强迫性疾患、强迫性障碍、强迫性病症强迫症疾患、强迫性神经症,亦译沉溺,是一种精神病。西方精神医学中的强迫症包含强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