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号坦克

✍ dations ◷ 2025-07-11 16:29:05 #轻型坦克,骑兵坦克,德国二战坦克,一战和二战之间的装甲战斗车辆

二号坦克(德语:Panzer II)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的坦克,这型坦克是用来填补其他设计中坦克的空隙,它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波兰战役与法国战役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到1942年底前绝大多数二号坦克已经离开第一线单位,生产线到1943年终止,然而车体继续被改良回其他种类装甲车辆。

本车车身由表面硬化钢板焊接而成,前方装甲平均厚约30毫米,而后侧方装甲则为16毫米;炮塔亦以此制成,前缘处厚约30毫米,后侧方则为16毫米。引擎室位于车体后方,动力经由战斗舱传至前方ZF恒久啮合式的手动变速箱,总计有前进六档、倒车一档,由离合器以及刹车来进行控制。驾驶座位于车身左前方,战斗舱上方为炮塔,位置略往左偏。主要武器为20毫米Kwk30机炮,能发射PzGr.39穿甲弹、PzGr.40高速穿甲弹以及Sprgr. 39高爆弹,全车带有18个10发的20毫米弹匣(共180发)和1425发7.92毫米机枪弹药。大多数车型都备有无线电。本车承载系统设计十分特别,五个路轮分别装置在四分之一椭圆的避震叶片上;前轮位于前方、惰轮则在后方,履带虽为窄型,但仍十分坚固。

1934年德国陆军部提出发展重量10吨,装备20毫米火炮的装甲车辆的计划。德国军器局便于1935年后期分别要求MAN、克虏伯、亨舍尔(Henschel)及戴姆勒·奔驰(Daimler-Benz)设计一种重量10吨以下、拥有一挺20毫米机炮和两挺7.92毫米机枪的轻型坦克。

亨舍尔的设计样车称为LaS 100H,即“100H农业拖拉机”,这是防止凡尔赛条约条款干涉的一种伪装名称。没有炮塔的敞开式车体由6个小直径负重轮支撑。MAN的设计样车称为LaS 100MAN(100MAN农业拖拉机),外形和英国“卡登·洛伊德6”轻型坦克相似,每侧有5个小直径负重轮和4个托带轮,采用2个一组的板弹簧平衡式悬挂,同样没有炮塔。克虏伯的设计样车称为LKA2(K)或LaS100K(100K农业拖拉机)。与其他两家公司不同,克虏伯将以前自己设计的一号坦克样车加以改进,仍使用4个大直径负重轮(最后一个接地作为诱导轮)支撑车体,炮塔比一号坦克的大并且装有一门KWK30型20毫米机关炮和一挺拥有大型防弹板的7.92毫米机枪,使用视野宽广的蔡斯(Zeiss)潜望镜。

MAN最终中标,但军方规定MAN必须在新坦克上安装克虏伯制造的炮塔。其后的开发工作由MAN和戴姆勒·奔驰合作进行。1937年7月,二号A型修正了原先部分的设计并开始出厂,是第一种量产型二号坦克。装甲厚度增加,尤其是前缘装甲处。承载系统和动力系统也做了改良,加大了梅巴赫引擎的汽缸内径,使动力增加了10马力,全身重量增加的较原先设计近2000千克。由于没有指挥塔而使车长观察十分不便,进而导致射击控制困难;为了改善这缺点,二号A型指挥塔被重新设计,而其改良型则陆续被命为二号B型(1937年12月投产)和二号C型(1938年6月投产)。并提升了其防护性能,在驾驶室前部和炮塔前部也加装了20毫米的附加装甲(用螺栓固定),同时也换装了较大马力的引擎和新型的齿轮组与履带。

由于早期二号坦克在火力、防护和机动性方面都逊色于捷克的Panzer 38(t),军方于是向厂家提出了进一步修改的要求,进而设计出二号F型。该坦克是由C型的基础上改装的,F型设有车长指挥塔,从而更好地保证了观察的安全性。驾驶室前部装甲改为35毫米并一体化、侧部增至20毫米,解决了以前临时附加装甲结构不牢固的问题,但车重也增加到9.5吨。车体前部装甲再次改为平直型并经常挂有备用履带作为防护。F型后期改装了威力更强的KWK 38型60倍口径20毫米机关炮并在炮塔后部加上了工具箱。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时,二号坦克已明显落后于时代,因此在1941年3月至1942年12月生产了524辆F型后,标准二号坦克开始退出现役,到坦克学校用作训练、改装成指挥车之类的特种用途车、发给警察和亲德组织扫荡游击队。部分二号坦克A~F型改进了发动机和冷却设备以适应沙漠战,这些德意志非洲军使用的二号坦克称为A~F(Tp)型。二号坦克的底盘被用来改装成不同用途的特种车辆,如Luchs“山猫”装甲侦察车(配备装甲侦察部队),105毫米的自行榴弹炮,比较有名的是Marder II 黄鼠狼 75/76.2毫米自行式火炮,主要用来装备步兵师的反坦克炮团;二号坦克还发展出两栖坦克和装甲抢修车等。

二号坦克D型、E型 Panzerkampfwagen II(2cm) Ausf D, E, (Sd.Kfz.121), LaS 138

以骑兵部队对象而产生的速度特化型。由戴姆勒朋驰公司以农业用拖拉机138型的名义秘密开发,不过生产则是与过去的型号一样由MAN公司来进行。虽然炮塔跟A~C型相同,但是车体则是全然不同的设计,底盘部分改为使用大型转轮与及扭力杆式的悬吊。1939年开始生产的E型,则变为使用和半履带车一样的湿式履带。本车型虽然在波兰战役投入实战,但是越野时的机动性却比过去的型号来得差,1940年5月起就被排除在部队编制之外。后来有部分车体被改造为火焰放射车,另外有一部分后来则被改造为黄鼠狼II自行反坦克炮(7.62 cm Pak36(r)搭载型)。


二号火焰放射坦克 Panzerkampfwagen II Flamm, (Sd.Kfz.122)

通称 Flamingo。由前述的D型或者E型的底盘改造出来的火焰放射车。


二号自走重歩兵炮 15cm sIG33 auf Fahrgestell Panzerkampfwagen II(Sf)

亦被称为Sturmpanzer II Bison。将二号坦克的车体加以延长、搭载15cm歩兵炮sIG33的车型。


二号坦克G型 Panzerkampfwagen II Ausf G, VK901

以提升速度为主要目的的发展型,主炮也同时变更为新型的20mm KwK38。在本型之后的二号坦克,多采用跟豹式、虎式相似的扭力感以及交叠式的转轮。在制作了12辆试作车之后,量产计划被终止,没有配备到部队的纪录。至于原本制作出来要当作本车炮塔的剩余零件,则被转用为要塞阵地用的火炮。


二号坦克J型 Panzerkampfwagen II Ausf J, VK1601

与一号坦克F型(VK1801)同様,是以强化装甲为主轴的发展型,正面装甲最厚达到80mm,侧面也有50mm。一共制作了22辆,在1943年时配备到第12装甲师、在东部战线参加了实战。


二号坦克L型 Panzerspähwagen II Ausf L, (Sd.Kfz.123), VK1303

通称Luchs(山猫),仅在1943年9月~1944年1月少量生产了100辆。虽然编号上被归类为II号坦克,但其实在设计阶段开始就可说是完全不同的产物。主武装只有一门20mm主炮,而且装甲厚度只有30mm,不过在轻量级的车身上却安装了180马力的大出力发动机,因此最高时速可以达到60km/h。底盘部分则使用了由扭力杆支撑的交叠式大型转轮。


黄蜂式自行火炮(Wespe,Sd.Kfz.124)

以二号坦克车体为基础开发出来的一款105mm榴弹自行火炮


黄鼠狼II自行反坦克炮(Marder II,Sd.kfz.132 Sd.kfz.131)

以二号坦克的底盘为基础,加装上76.2mm(俄制)或者75mm(德制)反坦克炮制作而成的。

相关

  • 北方塘鹅Sula bassana北方塘鹅(学名:Morus bassanus),为鲣鸟科大鲣鸟属下的一个种类,又名北鲣鸟或憨鲣鸟,是北大西洋最大的海鸟。北方塘鹅主要生活在北大西洋,为候鸟随季节迁徙,冬季迁徙到美
  • 网页浏览器网页浏览器(英语:Web Browser,常简称为浏览器)是一种用于检索并展示万维网信息资源的应用程序。这些信息资源可为网页、图片、影音或其他内容,它们由统一资源标志符标识。信息资
  • 信浓川信浓川(日语:信濃川/しなのがわ Shinano gawa */?)是日本第一长河川,流域面积是日本第三大,为11,900平方公里。整体来说称之为“信浓川水系”,但在长野县境内叫作“千曲川”(ちく
  • 邦板牙省邦板牙省(Pampanga)是菲律宾中央吕宋大区的一个省,首府为圣费尔南多市。人口近两百万,主体民族为邦板牙族。使用语言有邦板牙语、他加禄语和英语。省内城市有:圣费尔南多市、安吉
  • 涩谷涩谷(日语:渋谷〔澁谷〕/しぶや  */?)是日本东京的地名,包含以下定义:一般所称的“涩谷”是指第1、2项,即以涩谷站为中心的市街地带。涩谷与新宿、池袋并列为东京三大副都心,是东
  • 克里斯·邓恩克里斯杜化·迈克尔·邓恩(英语:Kristofer "Kris" Michael Dunn,1994年3月18日-),美国职业篮球员,现时效力于NBA球队芝加哥公牛。他在大学篮球时代效力普洛威顿斯学院修士篮球队。2
  • 胡安·甘伯胡安·甘伯(加泰罗尼亚语:Joan Gamper,1877年11月22日-1930年7月30日), 原名汉斯·马克斯·坎佩尔-海西格(德语:Hans Max Gamper-Haessig),是一位瑞士的足球先驱者、球员和俱乐部主席
  • 格拉德-沙弗拉诺夫方程格拉德-沙弗拉诺夫方程为理想等离子体中用角向磁通描述等离子体平衡的方程。该方程最初的形式为二维的,但也可以通过一维格拉德-沙弗拉诺夫方程来描述一维螺旋磁镜位形的等离子
  •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书馆坐标:42°54′5.5″N 129°27′52.67″E / 42.901528°N 129.4646306°E / 42.901528; 129.4646306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书馆(韩语:연변조선족자치주 도서관),简称延边图书馆(韩语:연
  • 伊曼纽尔·席卡内德伊曼纽尔·席卡内德(德语:Emanuel Schikaneder;1751年9月1日-1812年9月21日),18世纪德意志剧作家、戏剧歌唱家、演员,曾任维也纳河畔剧院经理,委托沃尔夫冈·阿马德乌斯·莫扎特替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