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比卡种

✍ dations ◷ 2025-10-06 22:25:00 #阿拉比卡种
小果咖啡(学名:Coffea arabica)亦称阿拉伯咖啡、阿拉比卡咖啡,为茜草科(Rubiaceae)咖啡属的一个物种,属大灌木或小乔木,高度5到8米,叶薄革质,卵状披针形,长6—14厘米,宽3.5—5厘米;叶缘全缘成浅波浪状;花冠为白色;浆果椭圆形,成熟时变成红色,长约10~15毫米,直径9~12毫米,花期3~4月,是最传统的咖啡品种。原产于东非,在公元15世纪以前,咖啡长期被阿拉伯世界所垄断,因此被欧洲人称为“阿拉伯咖啡”。原来世界上的商品咖啡都是小果咖啡,只是到了19世纪末,发生了一次大面积的病害,种植者才开始寻找其他抗病的品种,目前小果咖啡仍然是最主要的咖啡品种,约占世界咖啡总产量的3/4。主要在拉丁美洲各国种植,也有部分在印度尼西亚和太平洋岛屿种植。目前世界最大的咖啡产地巴西的地理条件非常适合小果咖啡的生长,种植的主要咖啡品种也是小果咖啡,巴西的咖啡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1/3以上。传说中,埃塞俄比亚的牧羊人发现山羊吃了咖啡的叶子与果实后变得异常兴奋,于是传教士们便摘了一些这种植物煮汤,而发现了咖啡。现今埃塞俄比亚仍有人喝用咖啡叶熬煮的汁液。最早的文字记载将咖啡豆磨碎的用法是由阿拉伯学者所著,并说明有益于延长他们的工作时间。烘焙咖啡豆的做法由也门的阿拉伯人发明,随后传到埃及人与土耳其人,并最后传到全世界。小果咖啡的果实比中果咖啡和大果咖啡要小,浆果椭圆型,一般内有两粒种子,即所谓的“咖啡豆”。小果咖啡适合生长温度为20℃左右、海拔600米富含矿物质的火山地质土壤生长。小果咖啡首次在也门西南高地被发现,现今在原产地已经很少见,然而在南苏丹博马高原与肯亚马萨比特也发现原生种,但不知道是被移植的或是原生的,因此至今小果咖啡的原产地仍是争议。现今的小果咖啡多是与其他品种杂交改良的后代。小果咖啡首度由安东尼‧乔舍,研究阿姆斯特丹植物园的样本后,分类为月桂科茉莉属。后来在1737年由林奈重新分类为茜草科咖啡属,咖啡属是为全新的专属分支。

相关

  • 蛋白质A蛋白质A(英语:Protein A)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面上发现的一种表面蛋白,大小约为42 kDa。该蛋白由 spa 基因转译而成,并由DNA的拓朴结构、包内渗透压,以及一个名为ArlS-ArlR的双单元
  • 脓溢性皮肤角化病脓溢性皮肤角化病 (英语:Keratoderma blennorrhagicum)是反应性关节炎的皮肤表现,见于约15%的反应性关节炎患者。发生部位通常位于手掌或脚掌,但也可能蔓延至阴囊,头皮或躯干等
  • 窒息式性爱窒息式性爱(英语:erotic asphyxiation、breath control play)是指为了获得性快感,故意限制大脑供氧的行为。该做法利用人体在缺氧、窒息的瞬间,局部器官的高度收缩,而使自己或对方
  • 辛努塞尔特二世辛努塞尔特二世 Senusret II (希腊人用的称呼是塞索斯特利斯二世 Sesostris II,另一埃及名为森沃斯勒 Senwosret,意为“沃斯雷特(女神)的子民”) 古埃及第十二王朝法老(约公元前189
  • 872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逝世重要人物
  • 无血开城江户开城是指日本江户时代末期(幕末)的庆应4年(1868年)的3至4月间(旧历),旧幕府(德川宗家)在经过与明治新政府军队(东征大总督府(日语:東征大総督))的一系列谈判后将江户移交给新政府的事
  • 美国新闻《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英语:U.S. News & World Report)是一本与《时代》和《新闻周刊》齐名的新闻杂志,以每年对美国大学的调查报告及排名而广为人知。其编辑部位于华盛顿特区
  • 铁道模型铁道模型是指铁路的比例模型,通常依照真实的尺寸依比例制作而成。铁路模型包括铁路与相关物件及环境,如铁路机车、列车、路轨、讯号系统等,也包括周边设施,如道路、大厦、车站、
  • 卡恩夫·班纳肯尼斯·查尔斯·“肯”·布莱纳爵士(英语:Sir Kenneth Charles "Ken" Branagh,/ˈbrænə/ BRAN-ə,1960年12月10日-)是一名北爱尔兰出身的英国男演员、导演、监制和编剧。他曾执
  •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英语:computer network),通常也简称网络,是指容许节点分享资源的数字电信网络:1-3。在电脑网络,电脑设备会透过节点之间的连接(数据链路)互相交换数据。传输介质可分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