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非语言沟通
✍ dations ◷ 2025-09-29 15:44:37 #非语言沟通
非言语交际(英语:Nonverbal communication)或译非语文沟通,是社会心理学中的概念,指人在传达讯息时,会使用语言、文字以外的媒介,例如脸部表情、肢体语言或音调等,来辅助说明语文的意旨。人类对事物的印象受外在形体影响至深,即使人们理智知道不应以貌取人、事或物,但仍会在潜意识中受第一印象影响。通常我们先注意一个人的语言或文字,因为这是最方便判别的外显特征。但因为语文表达终有不足,所以我们会额外注意他的非语文表达,这有助我们理解对方的情绪、态度、个人特质,甚至是内心真正的意图。非语文沟通发生在人们的日常,而且通常是在无意识的状态表现或接收,因为人无法每个沟通都先刻意思考才回答。相同情境下的非语文沟通会不断重复,以方便人们识别。在特殊状况下也会出现语文和非语文沟通不一致的状况,例如意图表现讽刺时,人们倾向以非语文沟通传达“这是一个讽刺”的讯息。脸部表情是人类最常用来进行非语文沟通的途径。人们对愤怒、快乐、惊讶、恐惧、嫌恶和悲伤等主要情绪有既定的脸部表情,例如愤怒时脸部会潮红、眼睛眯细、压低眉毛,并瞪视某人或某物。第一个研究此现象的是生物学家查尔斯·达尔文,他在《人类和动物的情绪表达》(The Expression of the Emotions in Man and Animals)中,认为人类脸部表达的情绪有共通性,每个地方的人用来表现某一情绪的脸部动作是相同的,而所有人也都能正确解读它们。达尔文认为这是受“物种特性”影响,人类会记取远古对求生有效的表情,这可以帮助物种维持繁衍生存。这在上述6种情绪中特别明显,无论生长于欧美社会还是新几内亚的原始部落,对同一情绪都有相同的反应。然而,文化有时也会影响人们的非语文沟通。在脸部表情上,文化会影响人何时和如何表达情绪。这是因为每个文化都有其表达规则,规定人们该在什么场合下露出什么表情。例如西方人普遍对东方人有“难以解读他们的情绪”的刻板印象,这是因为东方社会相对拘谨、不鼓励人们(特别是女性)表现自我,所以东方人的脸部表情较西方人少,也相对不像西方人那样容易被解读情绪。解读一个人的情绪并不容易,因为这些非语文沟通的“特征”有时并不明显,甚至会两种特征同时出现,成为一种混合的情绪。用文字形容就是“惊喜”(包含惊讶和快乐)、“怨怒”(怨恨和愤怒)、“妒羡”(嫉妒和羡慕)等。人类做出某种表情的速度极快,通常只要1秒的几分之一就能做完一个表情。当一个表情持续得越久(0.4秒以上),那这个表情就越容易被旁人解读和诠释。除了脸部途径外,“眼神”和“肢体动作”也是人们常用的非语文沟通方式。一个人传递讯息时眼神的接触、凝视或不凝视可以传递出这个人的内在情绪,例如一个人说话却不直视对方,会被认为是在说谎。同样地,肢体动作也会传递出人们的情绪、性格特质和态度。内向的人和外向的人在肢体动作上的差异尤其明显,外向的人动作较大,音调和语气也会比较宏亮。某些肢体动作甚至会成为标记(Emblems),融入大众文化中。这些标记有其地域性,某地的标记,在另一地不见得适用。例如在美国,拇指和食指弯成圆圈,表示“没有问题”。但在其它文化里,这样的手势可能表示金钱或其它意涵。人的日常生活由频繁的社会互动所构成,因此时时刻刻需要发出或接收非语文沟通。这些非语文沟通由多种途径所构成,例如要判读一个人的行为或情绪,需要同时判断他的脸部表情、肢体动作、眼神、语气和音调等。如果其中一项无法判读,人们倾向以另一项替代。利用非语文讯息敏感度量表(Profile of Nonverbal Sensitivity)或社会解读实验(Social Interpretation Task, SIT)可以实验人们判读多重途径的非语文沟通能力。在实验后,社会心理学家发现人们在沟通时会自然表现丰富的非语文讯息,即使他们内心并不这么想。判读的管道越多元,例如可以同时借由某人的语气、眼神和脸部状况判断他是否在难过时,会越有助于他人正确解读。每个人在判读非语文沟通上的的能力并非相同,外向的人通常更擅于判读非语文讯息。多重途径研究也可用于分析人们拆穿谎言的成功率。一般来说,说谎的人会试图控制所有沟通媒介以取信他人,包括语文和非语文沟通在内,因此高明的谎言是很难被拆穿的。人们认真拆穿谎言的成功率虽然比乱猜高,但因为人普遍会事先假设别人说的是实话,所以成功率仍然没有高到哪去。即使事前已被告知对方在说谎,人也很难找出对方的真正意图,也就是谎言背后的真相。这是因为说谎的人会努力控制脸部表情,使人们受到蒙蔽,而导致判断错误。若要避免落入陷阱,从对方的语气和肢体动作来判读不失为一个方法,因为这两项媒介比较难以控制。普遍来说,女性无论在判读或传达非语文沟通上都比男性来得优秀。而这个情况只建立在对方说实话的假设上,如果对方说谎,则男性判读非语文沟通要比女性来得熟练。这是因为不同性别判读的媒介不同,女性倾向从对方的脸部表情来判读,男性则会藉其它媒介来判断。社会心理学家贝拉·德保罗(Bella M. DePaulo)和罗伯特·罗森塔尔认为,这是因为女性比男性来得客气,因此即使她们发现对方在说谎,她们也会选择忽略这些讯息,而只看对方的脸部表情。这样的见解符合性别角色理论。由于社会对不同性别的期望不同,所交代的任务也不同,进而产生不同的思维和处世模式。如果社会期望女性应从事家务、不应获得较多的政治或公共权力,那女性会倾向学习更多包容、礼貌和客气。在压抑女性越深的文化中,这种倾向就越为明显,在压抑文化中成长的女性,会比那些在较开放文化中成长的女性来得有礼貌和客气。
相关
- 彼得·雷文彼得·汉密尔顿·雷文(英语:Peter Hamilton Raven,1936年6月13日-),美国植物学家和环保主义者,在密苏里植物园长期担任主任和名誉主席。1936年6月13日出生于中国上海,他的父母是美国
- 絮凝水处理时,会透过常不同药剂进行絮凝以利除去水中悬浮物质,例如为混拟使用之硫酸铝、氯化铁、PAC等混拟剂等,以及强化胶凝作用之各种助凝剂等,为调整酸碱度之石灰、苏打等碱剂,或
- 法兰西艺术院法兰西艺术院(法语:Académie des Beaux-Arts)是法兰西学会5个院之一,是法国艺术界的权威机构。法兰西艺术院创建于1803年,是由三个院合并而成的,包括1648年创建的“法兰西绘画雕
- 葡萄牙人葡萄牙人(葡萄牙语:os portugueses)是欧洲的一个民族。主要居住在欧洲西南部伊比利亚半岛西端的葡萄牙和拉丁美洲的巴西。葡萄牙人以葡萄牙语为母语。多信奉天主教,天主教仍是葡
- 坎巴族坎巴人(Kamba,复数Akamba)是班图人的一支,居住在肯尼亚东部省,向西延伸到内罗毕、Tsavo,向北延伸到恩布。该区域被称作“Ukambani”。根据来源不同,坎巴人被认为是肯尼亚的第三、第
- 吞噬小体吞噬体也称为吞噬小体,是一种在胞吞作用中在被吞噬物质周围形成的囊泡,这种囊泡由细胞膜向细胞内凹陷产生。吞噬体是一种在免疫过程中常见的细胞结构,入侵机体的病原微生物可在
- 加的斯湾加的斯湾(西班牙语:Golfo de Cádiz)是大西洋的一个海湾,位于葡萄牙的圣维森特角与直布罗陀海峡西端的特拉法尔加角之间。在加的斯湾注入大西洋的有两条大河:瓜达尔基维尔河和瓜
- 过轻体重不足指一个人的体重低于健康水平,通常以身高体重指数(BMI)作指标,BMI低于18.5属于体重不足。医学上体重不足的定义,未必适用于其他方面(如作为吸引力的指标)。体重不足最常见的
- 鹅膏菌氨酸鹅膏蕈氨酸(Ibotenic acid), 是一种含有异
- 鳞蚊属鳞蚊属(学名:Psorophora)是蚊科家蚊亚科斑蚊族之下一个蚊子的分类单元。本属包括下列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