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宗教在宗教学中是指和特定民族相关的宗教信仰,例如犹太人信仰的犹太教、伊朗人信仰的祆教、印度人信仰的印度教、旁遮普人的锡克教 、日本人信仰的神道、凯尔特人信仰的凯尔特宗教(英语:ancient Celtic religion)、古希腊人的希腊宗教等。
民族宗教的概念和“普世宗教”相对,即不受民族身份限制的宗教,如基督宗教、伊斯兰教、佛教等。
民族宗教和特定的民族相关联,常常是民族身份认同的一部分,起到维系群体凝聚力的作用。除了犹太教、祆教、印度教、凯尔特宗教、希腊宗教,民族宗教的例子还有伊斯兰教的德鲁兹教、阿拉维派和阿列维派;曼达安教:4、雅兹迪;中国汉人的民间信仰;爪哇族的克贾文(英语:Kejawèn)和卡皮塔扬(英语:Kapitayan)信仰、巽他族的维维坦(英语:Sunda Wiwitan)信仰;塞雷尔人的塞雷尔宗教(英语:Serer religion)。作为普世宗教的基督教也可能成为民族身份认同的元素,例如亚述人的叙利亚基督教信仰。
流散的族群常常将信仰民族宗教作为维持族群认同的方式。美洲的非洲裔族群就有维持非洲传统宗教的现象。
近年来新异教主义兴起,欧洲一些已经消亡的多神教信仰得到一定程度复苏,常以“民族宗教”的概念出现,而非此前惯用的“异教”(pagan)。北美也有“天然宗教(英语:nature religion)”的近义概念。